正文 第二百四十六章 直接開建

王勝以最快的速度,轉道香港抵滬。

台塑在本地設了接待中心,派了台車到機場接機。王勝上車就看到座椅前面插著幾份報紙。

他隨意展開一份《新聞晨報》,就見頭版印著浦東的照片,橫排用粗體字寫著:浦東地產市場啟動。

王勝一下子坐了起來,一個字一個字的往下看。

台塑對大華實業的關注,早在油田競標時就開始了,王勝和蘇城見面的次數也很多,並有甲醇設備的建造約定。對台塑來說,這是個非常重要的口頭約定,因為大華實業掌握著世界級的油田,雙方若能合作,這就是最好的風險管控。

此外,台塑的70億美元投資,主要是為了解決台塑自己的生產原料問題,王勝邀請蘇城出資,也能降低本身的成本,屬於一舉兩得。只不過,70億美元的項目實在龐大,大陸的熱情抵不過台灣政府的冷眼,投資才始終未能進入實質解決。

王勝仔細閱讀報紙,希望從中得到一些隱藏的信息。直到車停穩,他都沒有察覺。

「王先生,二十四層到了。」司機輕巧的打開了車門。

王勝抬了一下頭,看到「上海國際飯店」的銘牌,便將報紙揣進懷中,遞給司機小費,說了聲「謝謝」。

上海國際飯店是上海年代最悠久的飯店,1934年代建成的24層樓,有遠東第一高樓的美譽,見證了二戰前的最後繁華與衰落。直到80年代,86米高的國際飯店都是上海最高樓,被老上海人稱作二十四層。在超過百米的大廈就要被叫做摩天大廈的年代裡,灰黃厚重的國際飯店總是讓人懷疑資本主義的腐朽,怎麼能腐朽出這樣的大樓呢?

王勝不太喜歡國際飯店,覺得它的裝修太老舊了,陳設太複雜,而且容易讓人聯想到台灣的老飯店。但是,國際飯店就在南京西路,正對著人民公園,交通非常便利,又有不錯的飯廳,作為商務出行是再方便不過了。所以,每次來上海,他還是會住在這裡。

這次來國際飯店,卻是蘇城的選擇。

進到豐澤樓,就見蘇城像是鄉巴佬進城似的,不安分的觀察著很有歷史的義大利銀器,德國瓷磚,舊式的菜單……

王勝笑了一下,腦中也浮現出他們在凱賓斯基共同參詳競標時的場景。

「蘇董。」王勝帶著笑容,快步走向蘇城。

「王總來了。」蘇城推開椅子,迎了上來。

見他沒有拿捏「蘇董」的身份,王勝心情大暢,笑道:「聽說蘇董要做地產大亨,讓我食不下咽啊。買了嗎?」

蘇城頷首,道:「總共5平方公里吧。」

5平方公里大約7500畝,是一所較好的重點大學的校區面積。就浦東此時的區位來說,等於划出了一個大學新校區。

王勝卻想到了浦東的土地價格,心裡一陣陣發緊,問:「付款了嗎?」

「付了定金。」

王勝心下一涼,好心情消失的無影無蹤,道:「看來,蘇董是要放棄台塑的石化基地了?」

蘇城奇道:「為什麼?」

王勝看著他的表情,哭笑不得道:「5平方公里的土地,要一兩億美元吧。台塑的石化基地即將啟動,首期投資超過10億美元,蘇董莫非能找到其它的投資者?」

台塑的70億美元計畫的核心,是建設45萬噸或60萬噸的大乙烯項目,周邊項目或自建,或交給台灣的配套工廠。因為天然氣的緣故,蘇城選擇了同等重要的甲醇項目。但是,如果他拿不出錢來,台塑也不可能為他籌集數以億計的資金。

王勝顯的很遺憾,道:「最近一年,僅僅是購買技術,我們就已經支付了2700萬美元。有煉油、輕油裂解、人造紙廠、BP廠以及年產24萬噸的低密度聚乙烯廠等項目涉及的核心技術。大華實業如果加入到海滄計畫中來,這些技術都可以共享的。但我估計,到計畫正式啟動,最多只有半年時間。唉……蘇董怎麼突然要買地產呢?」

「你誤會了。」蘇城笑了兩聲,道:「浦東的地產只需支付定金,剩下的5年後再說。我是準備用來做總部和大華實驗室駐地的。」

王勝捂著胸口,轉憂為喜,忍不住笑道:「蘇董,你可嚇死我了,這麼說,你手上的現金充沛了?」

「等你們正式啟動,資金不是問題。」蘇城突然有些好笑,心想:也許只有我才會知道,台塑石化基地的啟動有多難吧。

王勝不知蘇城在想什麼,自己已經興奮起來,一拍大腿道:「那就太好了。蘇董,我已被台塑董事會正式委託為甲醇項目的聯絡人。現在,廈門海滄劃撥的土地已經開始了平整工作,我私下裡聽說,還有軍方的機械化工程兵部隊參與,場面宏大,可見大陸上層的意志是非常堅決的。」

蘇城點頭,笑道:「人比人氣死人,你們王董事長一句話,政府就無償撥付了1萬公頃土地吧,這麼算來,可是免費的100平方公里。」

「鄧先生有言,如果1萬公頃用完了,還可以再從毗鄰的漳州再撥5000公頃土地,所以,一共是150平方公里。」王勝為了穩定蘇城,高調的說道:「我們有市場,有技術,又有高層支持,何患『海滄計畫』不能施展。」

可惜沒有台灣的政界支持。蘇城心頭轉悠了一句,沒有說出來。

他有自己想法,無論歷史上的「海滄計畫」是否成功,推行下去的好處是立竿見影的,它不僅意味著豐厚的利潤和行業地位,對於一個國家的石化產業也有極強的推動作用,說是加速五年或者加速十年,都可以算做謙虛的說法。若非如此,中國的國家領導人也不會三番五次的接見台塑代表團,並給出優惠至極的方案,台灣政界也不會撕破臉皮,一定要阻止「海滄計畫」。

對於這麼大的項目來說,成功或失敗,既有其必然性,也免不了偶然性的成分。

即使它在歷史上失敗了,蘇城也想「搶救一下」。

有了這樣的想法,蘇城配合的道:「甲醇項目的資金、原料自然由我來準備,技術方面,台塑能否幫襯一下?」

「應該的。讓我想一下,蘇董還是準備採用天然氣做原料生產甲醇嗎?產量呢?」

「10萬噸以上吧。」這個規模,放在1990年是絕對先進了。不過,大工業生產必須有發展的考量,1990年開始建設,順利的話要一兩年時間,不順利的話,五年十年都有可能。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台塑最終放棄了海滄計畫,改在台灣自建「六輕」項目,也等了將近10年。而且,投資數億乃至數十億的項目,少說也得用上二三十年,規模太小,產率太低,很容易就會被淘汰。

大工業的特點決定了它的非投機性。所以,石化企業明明看著乙烯等石化上游原料在漲價,也很少有人去建設。

規模小了沒有意義,除非有某方面的絕對優勢,純以經濟論是純粹虧本的。規模大了投資就大,風險也就增大了。

台塑集團如果不是有幾百億的資本額,根本不敢撬動70億美元的重型投資計畫。事實上,1990年的中石油和中石化規模也不算小了,他們都不敢在本國進行如此大型的投資,就能想見其中的風險。

王勝向來佩服蘇城的手筆,讚歎的鼓勵道:「不愧是蘇董事長,這樣的規模,和海滄計畫簡直是絕配。嗯,甲醇設備其實相對簡單,10萬噸的甲醇,主要技術集中在合成塔,外購如何?」

「也只能外購了,不過,我傾向於同時購買技術,也就是一套10萬噸級的甲醇設備,同時轉讓相關技術,讓我們能夠自產以降低成本。」這是中國的一貫做法,也是市場換技術中最有用的方案之一。

王勝並不奇怪,道:「我整理一份甲醇設備廠商的資料給您吧。台塑這些年,對業界也有比較深入的了解,我們有一些資料,還是比較有用的。」

他說的是自家情報體系了,石油石化企業和其他大型財團一樣,都注重情報。長時間的積累以後,能有很多的好處,例如哪家企業會願意轉讓技術,轉讓的技術又有多大價值,是必須自己分析才能得到結論的,廠商自己的宣傳肯定是不可靠的。

當然,這種情報並非間諜似的情報。而是由公司的外派部門搜集公開資料為主,配合一些私下裡的信息交流,以及己方的分析整理,最終形成資料。

確定了合作意向,雙方都輕鬆下來。

蘇城拍手叫來了服務員,讓王勝點菜,又笑道:「我帶了女朋友來,她還在房間里休息呢,我叫她下來。」

「哎呀,那等她來了再點菜吧。」

「不用,分量點的足一點就好了。」蘇城示意服務員去打電話。

王勝點了滿滿一桌的菜式,並要了飲料和紅酒。

一會兒,舒蘭就蹦蹦跳跳的出了電梯。她穿了及膝短裙,白色的碎花襯衫,不覺的洋氣,卻有難掩的青春和純真,周身環繞著輕鬆的氛圍。

「王總好。」舒蘭甜甜的叫了一聲,又伏在蘇城耳邊輕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