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二章 玄機暗藏

老頭兒說了半天看我依舊似懂非懂,嘆了口氣,說這些東西,你現在學已經晚了,且現在這些害人的東西已經不大出現了,而且由於木料,地勢的關係,效力也大不如前,所以不是一句兩句能說清楚的事情,回頭再慢慢教給你。

就在我留戀於這些獨特的紋飾時候,一股撲鼻宜人的清香幽幽暗暗的行入心脾,回頭一看,李欣已經十分熟絡的開始泡茶。

初時香氣撲鼻,濃郁繚繞,滿室皆香,仔細嗅,香味中似還有百變,忽如蘭麝,忽又如芳桂,香氣真真的撲鼻而來。

只見這頭道茶,他便呈了上來分與眾人品嘗。我十分納罕,就算對茶道不甚通,但也知道這頭道茶一般是不喝要倒掉的,行內曰:「洗茶」。

可是,李欣這第一道茶便送給大家喝了,十分出乎大家的意料啊,倆老頭兒一點也不遲疑,小飲一口,略一品砸,道聲「好茶」,又把手裡的茶一飲而盡。

我早就把手裡的茶一口悶掉了,絲毫不覺得有什麼異樣。

倒是我們家老爺子,喝完這口茶之後深吸一口氣,憋悶良久之後,才深深的吐了一口氣。

「嶺南武夷山雷劈大紅袍,真是多少年沒有喝過的好茶了,想不到在你這裡能夠喝到啊。」老頭兒竟然又舉著杯子示意李欣斟茶。

李欣眼睛一亮,沒想到這老頭兒竟然還是此中行家,急忙又倒了一杯。

老頭兒又含了一口在嘴裡,慢慢品味之後徐徐咽下。

「醇而不厚,香而不烈,味正而不剛,色美而不淫,茶水分五色,味道分六轉,只有嶺南霧澗里的那半株雷劈大紅袍才有此滋味啊。」老頭兒開始掉起了書袋。

李欣更加欣喜了,連忙坐近一點:「老人家既然知道這茶的來歷,那麼可知道這茶樹的具體位置在那裡么?」

老頭兒一睜眼,看了李欣半天,笑了:「這在當年是貢品,只有五嶺老人怕才知道這半株雷劈大紅袍在那裡吧。」

雷劈大紅袍,故名思意,是被雷劈過的大紅袍。傳說古時,有一窮秀才上京趕考,路過嶺南時,病倒在路上,幸被一座廟裡老方丈看見,泡了一碗茶給他喝,果然病就好了,後來秀才金榜題名,中了狀元,還被招為東床駙馬。一個春日,狀元來到廟裡謝恩,在老方丈的陪同下,前呼後擁,到了茶樹所植的地方,但見峭壁上長著三株高大的茶樹,枝葉繁茂,吐著一簇簇嫩芽,在陽光下閃著紫紅色的光澤,煞是可愛。老方丈說,去年你犯鼓脹病,就是用這種茶葉泡茶治好。

很早以前,每逢春日茶樹發芽時,就鳴鼓召集群猴,穿上紅衣褲,爬上絕壁採下茶葉,炒制後收藏,可以治百病。狀元聽了要求採制一盒進貢皇上。

第二天,廟內燒香點燭、擊鼓鳴鐘,召來大小和尚,去採茶。眾人來到茶樹下焚香禮拜,齊聲高喊「茶發芽!」然後採下芽葉,精工製作,裝入錫盒。狀元帶了茶進京後,正遇皇后肚疼鼓脹,卧床不起。狀元立即獻茶讓皇后服下,果然茶到病除。皇上大喜,將一件大紅袍交給狀元,讓他代表自己去茶山封賞。一路上禮炮轟響,火燭通明,到了茶山,狀元命一樵夫爬上半山腰,將皇上賜的大紅袍披在茶樹上,以示皇恩。說也奇怪,等掀開大紅袍時,三株茶樹的芽葉在陽光下閃出紅光,眾人說這是大紅袍染紅的。後來,人們就把這三株茶樹叫做「大紅袍」了。

大紅袍出名之後,有當地劣紳妄圖獨霸這茶樹,便派惡奴連夜將茶樹鏟回來,誰知道當晚雷雨交加,劈死了偷茶樹的惡奴,同時劈壞了茶樹,只剩下半株焦黑的茶樹榦,誰想到來年竟然又發新芽,此後真正的大紅袍就只剩下了這半株,每年也就產斤把許。

我們家老爺子聽完這個故事後笑說這是當地傳說不足採信,但是真正的好味道的大紅袍確實長在深谷幽澗之中。只因為那株大紅袍所處位置實在是巧妙,常年霧靄繚繞又不缺光線,故此茶葉質量無比上乘。

以前的時候,這斤許茶葉作為貢品直入大內。現在這株茶樹每年只能炒出七兩干茶,在每年的茶葉博覽會上都拍出天價。

李欣說到此頗為得意:「世間知道此茶樹的只有五嶺老人一家,世間現在喝道這茶葉的恐怕國內不超過三家。」

「吹的吧,有這麼貴哦?」我又喝一口。

「每年這七兩茶葉總是被一個日本的大財團拍走,從去年開始,我們幾家茶商聯起手來,共同拍走了這七兩茶葉,按出資比例分了茶葉,如今小日本再也喝不到這美味的茶葉了。」李欣似乎對自己做的這件事很是得意,又勸了大家一杯。

我隨口問了一句:「這麼喜歡中國茶的日本財團還真不多見啊,是那個財團啊?」李欣想了想說:「叫什麼真藏株式會社,會長是個八十多歲的老頭兒,是個中國通,特別喜歡中國文化。」

「恩,日本文化起源於中國,許多日本人都比較喜歡中國文化,這不足為奇啊。」老鍾接過了話頭兒,把話題轉回了此次的目的:「李總,是這樣的,我們這次來呢,目的不單單是為了解決你這座房子可能存在的問題,還有一件事想請李總幫個忙啊。」

事實證明,老鐘頭兒幾乎很少會出岔子,可是這一次,他真的把事兒給耽誤了。事後我們才知道,這次有關茶文化的討論對我們來說是多麼的重要,如果當時老鐘不把話題轉開,繼續問下去,我們就不會像瞎子一樣在黑暗裡摸索良久,更不會處處都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後來我們家老爺子嘆道,冥冥之中似乎都有天定,該經歷的劫一個也少不了啊。他這是唯心主義思想,作為馬列唯物主義思想的鑒定擁護者,我從內心鄙視他。

李欣慢慢的看完了老鍾帶來的照片,然後聽老鍾把情況大致的說了一下,當然,老鍾也是有保留的介紹,只說這幾個客人可能與一樁涉及到違規文物買賣有關的案子里,知道這個客人是李總邀請的,能不能請李總安排一下,一起見個面。

李欣聽到是這樣的事,不由得緊緊的皺起類眉頭。

老鍾見李欣比較為難準備想辦法說服李欣幫這個忙,哪知道李欣先開了口:「幾位老師,不是我駁您的面子,如果您要是想讓我說服這些客人讓你們搜他們的行李,或者對他們進行詢問,那我可是真的做不到。這幾位客人非富即貴,都是在香港東南亞華人圈裡重量級的人物,其實我跟他們交情也不深,只是大家都是大中華茶文化協會的理事,僅此而已。說到這次他們的新鄭之行,其實也不是我安排的,是咱們本省的一個大型商會安排他們過來拜祖的,只不過名義上由我來邀請而已。其實更深的目的是想請他們在中原投資一些項目。所以說你們要調查他們的話,如果沒有正式的手續和命令,我個人認為不要那麼的公事公辦也許可以想一些其他的辦法。」

李欣把話說的很明白了,對不起,這些人對我來說太重要了,沒有能力也不想得罪他們。如果你們需要讓我給你們介紹或者引見,這當然沒有問題,但是如果要是因為這個事兒而得罪這些大佬,我是沒那麼傻的。

商人果然是商人,雖然我們貌似幫了他很大的忙,雖然貌似他很感激我們,雖然他表現出了很大的誠意,但是涉及他處事原則的事情,他還是毫不猶豫的表示了拒絕。這點在我們的意料之中,我們本來就沒打算這個幾個小時前我們才見了第一面的陌生人會給我們什麼特別的幫助。

但是李欣仍然提供給我們很多有用的信息,這次來到新鄭的重要客人共有三位,一位是拍賣行業的領軍人物,在世界著名拍賣行都佔有股份的楊為琛先生,一位是香港著名金銀珠寶玉器行業的翹楚蔡大生,還有著名的華星影業的老闆張振華先生。而根據我們得到情報,疑似文物就在拍賣行業老總楊為琛先生的超大旅行箱里。

怎麼才能確認楊先生的旅行箱里真的是照片上的文物呢?公安方面的同志也比較傷腦筋,如果貿貿然申請了搜查令,搜出文物也就算了,如果搜不出文物,或者那文物壓根就不是文物,只是一個仿製品,那當地的丑可就出大了,這個事想善終都不可能了。

到底怎麼才能拿到那些疑似的文物,這個破費腦筋啊。不過,我相信,按照兩個老邪的做事風格,他們一定會不按常理出牌,而且一定會有出人意料之處。

倆老頭兒果然沒讓我失望,再回去的路上,他們只打了幾個電話就確定了一個方案,這個方案讓我看來,似乎更像是宋旭東我們這倆八零後的主意,而不是這倆老而成精的老頭兒的計謀,他們的主意竟然是:「進去偷走那些行李,看看裡面到底有沒有我們想找的東西。」……當時我就喊起來了,這是什麼餿主意啊,倆老頭兒直接被鬧了個大紅臉。

儘管李欣在臨別的時候再三表示了歉意,但我們依然對他表示了感謝,我們得到一個很有用的訊息,那就是在今晚晚宴之後將會在酒店裡的多功能劇場有一個小型的魔術表演,是由低調來新鄭拜祖的世界著名華人魔術師友情為幾位大佬奉獻。

「誰?誰來?是劉謙么?」我非常感興趣,雖然劉謙的很多魔術規模比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