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後記

說說番外。之所以寫番外,或許是突然萌生的一個想法。2007年12月,我突然產生這樣的疑問:後來的後來,余樂樂和連海平,還有許宸,大家都怎樣了?沒有預期,沒有提綱,就這樣寫下去,三天後,《番外?塵埃落定》就誕生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番外是續集的續集。我很喜歡這個番外。我喜歡聽余樂樂叫連海平「海平」,喜歡她在民政局門口的小鬱悶,這些,是會撒嬌、孩子氣的余樂樂;我喜歡看她終於喊出那聲「爸爸」,喜歡她為了照顧媽媽的心情而選擇住在家裡,這些,是懂事了、長大了的余樂樂;我喜歡看她給愛的人包餃子、燉湯,喜歡她無微不至地照顧生病的連海平,甚至她為了他而號啕大哭,這些,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一個戀愛中的余樂樂。她的小聰明、小狡猾、小好奇、小得意,甚至那些臉紅的瞬間、那些小小的卻動人的羞澀,都是我喜歡的含蓄與純粹。

她終於,從最初的稜角分明到後來的平靜安寧,直至明媚張揚,青春旖旎。

不過,到這裡,故事還沒有結束。 有朋友提醒了我——或許,真的可以有一個關於寶寶的小番外。事實上,看很多小說的時候,那些關於寶寶的小番外,都實實在在地溫暖了我。

只是,這一次我要寫的,卻不是一副家庭和樂圖。因為,當我們漸漸長大,當我們終於為人妻、為人夫、為人父母的時候,我們才突然知道:任何與可愛小寶寶有關的溫暖背後,都一定有一個母親撕心裂肺的煎熬,甚至,是一場生命的賭博;而每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真的會有一個女人,為他放棄所有自己少女時代曾經幻想過的那些浪漫、纏綿、長相廝守……到這個時候,我想,與我心有戚戚焉的你會明白:大愛無聲。因為,假使沒有這樣的愛,20歲那年的余樂樂就不會放棄許宸;假使沒有這樣的愛,22歲那年的余樂樂就不會選擇去錦寨;假使沒有這樣的愛,25歲那年的余樂樂就不會轉讀教育心理學;假使沒有這樣的愛,28歲那年的余樂樂就不會說服連海平去肅陽;假使沒有這樣的愛,29歲那年的余樂樂就不會堅持放棄自己、保住孩子……她的人生哲學或許就是很簡單的那一種:只要我愛的你,可以快樂並且幸福。所以,這個與寶寶有關的番外,我叫它《你是我的愛》。寶寶是余樂樂和連海平的愛、樂樂是連海平和許宸的愛、盧遠洋和所有病人都是趙穎華的愛,而寶寶、海平、許宸甚至那些山裡的孩子們,他們永遠永遠都是余樂樂的愛……我要說: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知道,在這世上,愛我們的人那麼多。只要我們懂得愛人,我們就可以被人愛;只要我們懂得給人以幸福,我們就終究可以獲得幸福——原來,這個世界上最簡單的置換法則,不是化學的、不是物理的、不是數學的,而是人心的。

所以,我和看這個故事的你一樣堅信,許宸應該有一個幸福的未來。盧遠洋說:人總是要往前走的。因為這世上那麼多的愛,泅過了時間的海,終會靠岸。所以,謹以此書,獻給我們所有人都曾有過的青春與愛情,都會擁有的幸福與未來!

上一章目錄+書簽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