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六節 基思卡人奇衡三

靈山軍在郡城休整了三天,奇衡三這才有機會診治一下迷麟的燒傷。他驚訝地發現,只經過短短的三天時間,迷麟的嚴重燒傷基本上已經結痂,在迷麟身體表面形成一層厚厚的角質皮。這是不可思議的。即使可以認為迷麟的脈門控制技術很高,被燒灼時形成了很好的保護渦流,但已經燒傷的部分也應該出現潰瘍反應,而不會變成象犀牛那樣的皮甲。

「你不介意我知道一些你父母的情況吧?」

「不介意,你知道些什麼?」

「不不,我是想請你說一說你父母的情況,我想知道。」

「我什麼也不知道。」迷麟說,「怎麼了,這和我父母有什麼關係嗎?」

「從體質上看,你不是獸族,也不是龍族。」

「那還有什麼族呢?」

「也許蜇族的體質有相似的地方。」

「是蜇族也沒什麼不好。」

「可是外形上又不象,蜇族長的很像蟲子之類的東西。」

「你到底想跟我說什麼?」

「你有可能是天神。」奇衡三說,「也許是天神與人類的後代。」

「被遺棄的?」

「我現在只是在種族意義上探討問題。」

「種族有什麼值得探討的呢?它對我們這些兄弟來說有什麼意義呢?」

「但對醫生是有意義的,我現在是醫生。」

「那你能告訴我,紋耀為什麼會有一些神奇的作用嗎?」

「我也一直在研究這個問題。其實我們基思卡人的主流研究機構也一直在研究這個東西。一個物體可以發出和攜帶能量,但根據能量守衡原理,這個物體本身應該縮小、變輕或是需要定期補充能量,但紋耀顯然不是這樣。」

「你要好好想想這個問題,我特別厭惡這種會帶來種種不公平的東西,非常想知道它到底是一種什麼邪惡的物質?」

「這需要很多時間,迷麟,」奇衡三說,「必要的儀器也沒有,也許根本得不出可信的結果。」

「必要的話,我們可以去你的故鄉呆一陣,那裡有很多儀器可用。」

「不不,還是應該花在更重要的事情上。」奇衡三認真地說,「我看你已經可以很輕易地就讓人們把紋耀拋棄了,我們為什麼要在上面下這麼多功夫呢?」

「你說的更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你本人。」奇衡三說,「一般說來,一個人的潛力是很難全部發揮出來的。大概有百分之七十的能力,你自己是意識不到的,一輩子都不會用上。」

「哦?」

「我想知道你還有哪些潛力在沉睡?它們在什麼地方?怎麼才能發揮出來?」

「百分之七十?」迷麟覺得很好奇。

「也許更多。」

「你有辦法讓它能用出來?」

「我很感興趣,如果你願意配合的話。」

此後,奇衡三經常會在迷麟有空的時候找到迷麟,用能找到的測量儀器測量迷麟的體溫、心跳、脈門可用數量和脈衝強度,然後問迷麟一些生活起居中的問題。迷麟一直比較配合,但狼將軍卻深感不安。

狼將軍提醒迷麟,一支部隊最高指揮官的健康和體能狀況都是絕對的軍事機密,對奇衡三要多加小心。迷麟把這話說給龍長老,問龍長老對奇衡三的看法,龍長老說,奇衡三雖然是基思卡人中的一個異類,但骨子裡還是個很典型的基思卡人。

在地界種族中,基思卡人是一個特點非常鮮明的種族。人們只要一提起「基思卡人」這幾個字,馬上都會聯想到一群很不一樣的科技動物。

自史前時期開始,基思卡人就一直生活在現在的呼嘯高原一帶,即風國。那裡曾經是一片水草繁盛的高原山地,基思卡人的祖先起初也是以採集為生,並逐漸發展出了原始農業。這一點與獸族很相象。然而,魁拔前40年左右,氣候突變,高原上突然莫名其妙地颳起了狂風,而且一刮好像就停不下來似的,每天從早刮到晚,空氣里充滿了恐怖的哨音,「呼嘯高原」就此得名。就是這場風災,決定了基思卡人將由此走上一條與任何種族都不一樣的進化之路。

一連十年的狂風下,森林草木被全部吹枯,原始農業也被摧毀,族群面臨滅亡威脅。絕望之際,基思卡人勉強用一些巨石築起了一座城堡,在城堡內小規模種植作物。由於糧食產量低,種植面積又很有限,不足以解決種族的生存問題,人口銳減至災前的四分之一。

魁拔前33年,基思卡人率懷一通過嫁接手段改進了巨石城堡內的農作物種植,提高了產量,種族的糧食危機得到緩解。於是,率懷一被族人推為領袖。

魁拔前30年的春天,一直不停的狂風終於停歇了下來,基思卡人得以走出城堡,補充一些長久以來一直缺乏的物資。夏末,狂風又起。此後,漸漸按照每年春季暫停三個月的規律颳風。

率懷一認為,要想保證種族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存活,研究風的規律、研究農業以及其他技術,是種族唯一的出路。他選拔出族人中比較聰穎者,組成研究小組開始對風、種植等進行觀測和實驗。

魁拔前20年,農業實驗小組取得重大成果,研究出優良的人造物種——糧食1號,成為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裡基思卡人的主要食物。同期,對風的研究也取得進展,測風小組組長百里沙根據狂風的風向、規律、力量,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也許可以利用原本是災害的狂風為基思卡人服務,將強大的風能轉化成其他可利用的能量。

魁拔前15年,風車1號研製成功。接著,與風車相配套的多種傳動系統也發明出來。風推動葉片產生的轉動,經過一系列齒輪組、變速箱、曲軸、偏心輪的傳導,帶動著抽水機、脫粒機、粉碎機之類的怪異裝置象著了魔似地做著本來只能靠人來完成的工作。

受到這些成就的鼓舞,基思卡人好像領悟到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於是把全部精力都投入科技應用的一些事情上。很快,基思卡人就在農業、能源、建築等多個領域裡取得了多項技術突破,產生了「糧食2號」、「風車2號」、「基地1號」等多項發明。

為了鼓勵族人發揮才智建設家園的積極性,率懷一實行「專利積分制」,凡是在技術創新方面有所貢獻者,按其貢獻大小獲得積分,其政治影響力則按照積分多少評定。兩次在風車研究方面有大貢獻的「百里沙」被推舉為「大技師」,地位僅次於領袖率懷一。

魁拔前3年,由於在農業試驗中對有毒物質吸入過多,領袖率懷一病逝。百里沙繼任領袖。他對族人由於長期食用營養單一的「糧食1號」和「糧食2號」,普遍患有夜盲症一事非常重視,組織營養醫療研究小組,組長卡布四用4年的時間掌握了基思卡人必須的營養素譜,並研製成「足養1號」藥丸,治癒了基思卡人營養缺乏症。

測風小組對風的認識有增加,並且研製成「風車3號」,依靠這幾年的巨大風力,風車3號所提供的動能協助了地質勘探小組的勘測,發現了呼嘯高原地下的豐富礦藏。

化工實驗小組試圖利用基地內部地下的元素合成所有所需物資,以應對狂風肆虐時無法外出的情況,但是成果並不大,僅僅合成了「原材料A」、「原材料B」、「原材料C」,與計畫中需求的24種基本原材料相去甚遠。

魁拔91年,鏡系的小神發現了基思卡人族。不久,基思卡人族接受了紋耀。當時的創意積分最高者田三博獲得王紋耀。

田三博是基思卡人歷史上的一個奇人,他不但在工業、農業、建築、軍事、醫學等方面均有突出發明,更重要的是他有意識要將各種科技和學問分門別類,整合成一個整體框架。他著書《目錄術》,將整個基思卡人的研究分為「物科」與「人科」兩類,而上述工農業等都屬於物科,由此敏銳地發現基思卡人的研究太偏重於對外部自然的改造,而忽視了對族群自身制度的建設。

田三博成為基思卡王之後,立即設立了專家小組研究社會制度建設。魁拔120年,小組帶頭人木子九發明了「制度1號」、「制度2號」和「制度3號」,分別指導基思卡人的教育、計畫生育和紋耀分配。木子九成為基思卡人第一位人文科學家。

在以上制度的促進下,基思卡人科技進一步發展,又有了:

「糧食3號」至「糧食9號」,就此完成了全部基思卡人糧食品種的基本序列;「足養2號U」、「足養2號K」、「足養2號H」,這是針對特定人群的功能性營養品或保健類藥品;「美味1號湯」,標誌著基思卡人的食物進入從純功能性到功能享樂兼具性過渡;「風車4號」,是風動力發生器最大功率記錄保持者;「原材料D」至「原材料X」全系列及「合成材料SJ」,這些新材料的出現為後來的發明提供了基礎;「基地2號」,這是在巨無霸型拼合式基地——「基地1號」基礎上改進的可移動式基地,此後,基思卡人在呼嘯高原上的活動不受風的影響,基地在一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