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一個馬球手 第十七節

六月初三日清辰,宮中傳召太平公主進宮。

「有沒有傳召相王進宮。」太平公主問來傳旨的太監。

「沒有,只召公主一人進宮。」

皇上駕崩的消息太平公主剛剛得到,皇后的旨意跟著就來了。事情變化得太突然,完全出乎太平公主的意料之外,她對此根本就沒有準備。韋氏如此性急,這麼快就下手了,這是她始料不及的。

好在只召她一人進宮,這完全有可能是韋氏要爭取她的支持。如果同時召相王和她一起進宮,事情就危險了。

「慧范大師在門外候見。」

「公主。」慧范面色如常,健步如飛,顯得非常的鎮定。「大事已出,請公主務必敷衍過這幾日,不要意氣用事。過後一切都好設法。」

太平公主的心中也很明了,此時不是發難的時候。

見太平公主當著眾宰相的面向自己跪下行大禮,韋皇后的心中有說不出的痛快。

「國家不幸,遭此大難,皇后宜不拘小節,便宜行事才好。」太平公主在替韋皇后操心。

「是啊!皇上在世的時候總是說起妹妹你,說你才是國之棟樑,你的才幹不是台閣中人能比的。妹妹如能幫助穩定住大局,此社稷之福也。」說著韋皇后竟也向太平公主斂衽一禮,太平公主緊忙拖著胖大的身子再次跪倒在地。

「遺詔有了么?」坐下之後,太平公主問。

「糟了。先君殯天,沒有遺詔像什麼話。」韋皇后大驚失色。

「皇后寬心,此事不難。有一個人能辦此事。」

「誰?」

「上官昭容。」

這位上官昭容名叫上官婉兒,是大詩人上官儀的孫女。上官儀被誅之後,武太后將年幼的上官婉兒養在宮中,跟她學習政事。上官婉兒有許多地方很像當年的武太后,在處理政事方面極有天分,成為武太后不可或缺的左右手。先皇登基後,將上官婉兒納入後宮,封為婕妤,不久又晉封昭容。

有關上官昭容的才能韋皇后也十分清楚,太平公主提出讓她幫助起草遺詔,可謂是上佳人選。

太平公主推舉上官昭容有她自己的想法。這個上官昭容也是個好攬權的女人,她們二人可以在遺詔中做些手腳,為它日之事留些地步。這是韋氏一族缺少大才的地方,如此重要的事情竟輕易地交給了對手。

這樣的機會怎麼能錯過。太平公主帶了一張鈐過御璽的空白詔書施施然而去。

上官昭容雖已年屆四十,她的頭腦仍與太平公主一樣敏銳,對當前的政局也有同樣清楚的了解。

三年前的七月初六日,太子李重俊與左羽林大將軍胡將李多祚殺入宮城,逼索當時的上官婕妤,必欲殺之而後快。太子兵敗之後,她雖仍受到皇上的恩寵,但也受驚嚇不小。加之一度曾與韋皇后失和,這幾年她很少再過問政事,只是顧自享樂生趣而已。

太平公主到來時,上官昭容早已草就了遺詔的內容。

「你倒是有先見之明。」太平公主喜歡這種辦事爽捷的方式,更何況眼前這個人是與她一同長大,一同受過武太后教導的。

「國有大難,此分所當為。」上官昭容實在無法斷定會是韋皇后還是太平公主來談遺詔的事,所以她準備了兩扮遺詔的草搞。她心裡非常清楚,不論是誰來,皇上已經殯天,她們都少不了自己。韋皇后的政治經驗不足,難以駕馭朝政;太平公主如果進不了宮,她在宮中就會需要自己這樣一個有威望又能幹的內應。

上官昭容給太平公主的遺詔簡捷明了,立安樂公主為皇太女,皇太后知政事,相王參謀政事。

立安樂公主為皇太女有多重用意,一、可以討好韋皇后和安樂公主,求得一個暫時的平安;二、讓韋皇后母女二人自以為無所不能,此是器滿則溢的巧計,讓這母女二人過分高估自己的能力,以至激起公憤;三、此事大違祖制,為太平公主日後動手打下伏筆。

「立安樂為皇太女一事不妥。」太平公主深知上官昭容的用意,但太平公主另有想法,她不願在朝中給眾臣留下欲擒故縱的壞名聲,那樣太狡詐了。「我問過皇后的意思,還是立溫王吧。」

溫王李重茂是皇上的小兒子,今年只有十六歲。

一切就這樣輕而易舉地定了下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