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 第十二節

常百興的運氣實在是不怎麼樣,昨夜在太平公主府上被姚元之撞破了戲法,今夜又在太子宮中撞見了當今天子。

今天晚上常百興是全副武裝而來。

昨夜常百興向太平公主坦白了自己近日的大部分經歷,甚至以往一切傳說中的小興所有的非法行為,常百興也作為個人經歷向太平公主坦白交代了。太平公主對此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甚至有些為小興的故事著迷。常百興有一張天生會講故事的巧嘴,但他有意疏漏了他與姚元之的交易,當然,他自己的身份也未申明是一個冒牌貨。

由於與姚元之的不期之遇,常百興不能再冒險離開太平公主府上了,這一點太平公主深表理解,而且親自吩咐人到客館取來了常百興的所有工具。

今夜是上元節,為了避人耳目,太平公主派人用自己的雉車將常百興送至東宮牆外。

常百興的任務十分明確,去看一看太子的動靜。姚元之的突然來訪打亂了太平公主的計畫,如果太子已有準備,上元夜發動政變就顯得太倉促了。

對於常百興來講這也是一個極其危險的時刻,因為,他所有的可能被懷疑為利器的工具在太平公主的監視下全部帶在了身上。他知道,今夜自己若被太子的侍衛抓獲,刺客的身份是確定無疑的了。

今夜裡,常百興如芒刺在脊的感覺格外的明顯。在前幾日,當這種感覺出現時他曾用盡渾身解數想將身後發生的事情弄個清楚,但沒有結果。也許是疑心生暗鬼,然而,以他半生的經驗,每當出現此種感覺時,便是有人在他身後跟蹤。在這一點上他從未有過錯誤的判斷,否則他活不到今日。

皇上的突然出現也使太子吃了一驚。

皇上自從重新登上寶座之後很少離開過大明宮,也許是在他母后武則天當朝時生活得太緊張了,他眼下全部的生活內容似乎只有一個——全力放鬆自己的身心,使自己過得快活一些。至於政事,有能幹的妹妹太平公主和兒子李隆基替他操心。

皇上制止了太子傳喚太子妃前來侍候,只留下他們父子二人在殿中。

「三郎,」太子行三,所以皇上喚道。「你還記得去年的上元節么?」

「是的,父皇,孩兒記得。當時中宗皇帝出關送金城公主遠嫁吐番,父皇您為了避嫌自請為先行大臣,沿路辦差。那時孩兒還在潞州任上,無日不思念父皇。」

「你是個孝順孩子,這我知道。不過父皇也很難哪!」

太子突然跪倒在皇上面前,哽咽道:「謝謝父皇,請父皇收回成命,傳旨還儲君之位給我大哥。」

皇上笑了,聲音雖然很輕,但伏在樑上的常百興清楚地聽到了皇上的笑聲。只聽皇上道:「你起來坐下,聽我跟你說。若論仁厚無欲,你不如你兄長,若論機敏果敢,我這幾個兒子當中以你為第一。你的兄長是守成之材,而你卻是個創業的人才,在眼下這個時候,你說誰最適合繼承大統?」

太子未敢答言。

皇上又道:「你能不能告訴我,這天下是誰的天下?」

「是我們李家的天下。」

「錯了。這天下可能是任何一個人的天下,它曾姓劉,也曾姓司馬,姓楊,而且,就在人們都以為它姓李的時候,它卻成為武氏天下。即使是在如今,你以為它單純是姓李嗎?」

這位皇上是個很好的教師,只聽他娓娓道來,入情入理,不急不躁地將太子引入了一個非常嚴峻的事實。伏在樑上的常百興為此讚嘆不已。

「太宗皇帝的江山是打下來的,當時天下大亂,為此死人無數,血流成河。而你的江山卻不能打,如今百姓太脆弱了,經不起戰亂,如果一打,這江山興許就不再姓李了。即使姓李,卻也可能不是你我的。你要有耐心,用智慧,將這江山完整地演變過來。」皇上講到這裡停了一停,又道:「千萬不要以為我是皇上,你是太子,你我父子可以為所欲為。如今不行,如今你我父子在位不過一年,對下既無恩,又無威,憑的是什麼?只不過是太祖、太宗的一點餘蔭而已,所以,要有耐心,能忍,不怕吃苦。為了守住太祖、太宗的大好江山,就得有大智慧,哪怕走一點彎路也不要緊,有時候,彎路往往似遠實近。」

「孩兒記下了。」

常百興心想,這位皇帝與自己的兒子講話也要繞一個大彎子,不知太子聽明白了沒有。常百興自己對皇上的話也是似懂非懂。

「我這裡有一本奏章,是宋璟、姚元之和張說三人聯名,要我命你監國,將太平公主送往蒲州安置。這似乎有點操之過急,你們不妨再做一些研究。」說完,皇上起駕回大明宮去了。

見太子送駕回來,常百興突然福至心靈,方才皇上的一番話一下子使他有茅塞頓開之感。如果能夠繞上一個大大的彎子,也許就可以使自己從這件麻煩事情中解脫出來,還自己一個自由之身。

想到此處,常百興摘下面罩,小心翼翼地解下背上的革囊,又將袖中領口等處暗藏著的所有危險的物件取出塞入囊中,將革囊在樑上放置安穩。這是他一生當中最大的抉擇,而且時機稍縱即逝。

常百興努力穩住心神,將右手食指伸至眼前,深吸一口氣,又緩緩吐出,見自己的手指鎮定如初,便將手蜷起,用中指指節在樑上不輕不重地敲了三下,緩緩道:「太子殿下,請恕小民擅闖禁宮之罪。」

乾燥的檜木殿梁在常百興的指下發出了非常清脆的聲音。太子被這突如其來的聲音嚇了一跳,他伸手抄起劍架上的寶劍,高聲道:「什麼人?」

常百興有意十分小心地先伸出雙腿,而後是半個身子,當他只有雙手指尖勾住殿梁時,這才一鬆手從樑上跳了下來。他方一落地,便雙手交互從背後抓住自己的肘部,跪倒在地,這在唐代,是最典型也最通用的投降姿態。

這是常百興第一次面對面地觀察太子。他發現,太子是個長身如鶴,丰神俊朗的青年,令人一見心儀。而太子一見他說的第一句話卻讓常百興有五雷轟頂之感。

太子道:「他娘的常百興,你這個混帳東西,這幾天我還以為你在樑上睡著了,怎麼到現在才肯來拜見。」

「小民罪該萬死,理當早來投奔。」常百興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出太子怎麼會識得自己。

「罷了,你小子命大,有貴人替你說話。」太子笑道。「一會兒姚大人他們過來議事,你還是先躲躲吧,免得姚元之見了和你拚命。有什麼事明天我再問你。」

常百興不知磕了多少個頭,這才千恩萬謝地向殿門外走去。他剛剛走到殿門口,突然有人從背後拍了一下他的肩頭,只聽得一個親親熱熱的聲音道:

「您家走好,別忘了行李。」

常百興回頭一看,赫然見到客館的那個油嘴滑舌的茶役正站在他的身後,只見他一手緊握一隻短短的黑色筒弩,另一隻手中提著的正是常百興放在殿樑上的那隻支支稜稜的新革囊。

常百興終於恍然大悟:「原來你就是小興!」

根據史料記載,這一年的二月,太平公主意欲結黨加害太子,睿宗皇帝終於採納了宋璟、姚元之和張說的建議,命太子監國,安置太平公主於蒲州(今山西芮城西北)。

誰知太平公主聞信怒責太子,太子畏縮,便奏言宋璟、姚元之離間姑母、兄長,將二人貶為遠州刺史。

關於常百興,自那日進入東宮之後,再也沒有他的消息。有傳聞說他被太平公主遣人殺掉了;也有人說是太子怕事,將常百興暗自處決了;更有人說常百興被太子放出,攜金南下,隱居於市井之中,安享餘生去了。

後來……,反正後來太平公主作亂不成,皇上禪位給了太子李隆基,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唐明皇。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