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新朝覆滅 第三節 哭城

想來卻也釋然。所謂眼淚,必從傷心處覓。劉備一生顛沛流離,傷心事不知凡幾,隨便想起一件來,都足以灑上半斤熱淚。隨想隨灑,何急之有?

伊等盡皆號啕,無不熱淚盈眶,

看似哀痛帕特羅克洛斯之陣亡,

實則各自哭著各自的悲傷。

且說漢軍在度過了因劉縯之死而引發的一場內部危機之後,開始發動志在滅亡王莽的總攻。七月初,漢軍兵分兩路,一路由定國上公王匡率領,北上攻打洛陽;另一路由申屠建、李松率領,向西進攻武關。

然而,超現實的一幕發生了。

此類假公濟私之哭,西人亦然。荷馬史詩《伊利亞特》敘及英雄帕特羅克洛斯之死,一眾女俘匯聚哭喪,共悼國殤,云:

漢軍大出,三輔震動。析縣豪傑鄧曄、於匡起兵響應,鄧曄自稱輔漢左將軍,於匡自稱輔漢右將軍,眾數千人,先後攻下析縣、丹水,進逼武關。

王莽知道,就像人終究要死一樣,漢軍遲早會來,但他絕對想不到,漢軍居然會來得如此之快。他近日惡補兵書,軍事略通,他知道,失了武關,就意味著長安南邊門戶洞開,漢軍可以自此源源進入關中。丟了湖縣,則意味著長安向東的道路已被攔腰截斷,再也無法和洛陽取得聯繫。

再說長安這些老百姓,奉旨而哭,起初也無眼淚,只能裝裝樣子,慢慢便摸出了規律,拚命想自己的傷心往事,很快便淚如決堤。哭雖是假哭,淚卻是真淚。

人生各有各的不幸,於是各有各的哭法。長安數十萬老百姓,在眼淚中逐漸分出了高下,最終五千餘人脫穎而出,憑藉他們傑出的慟哭,封拜成為郎官。

於是,長安數十萬老百姓,很高興地哭了起來。長安隨之變成一座哭城,從早到晚,哭聲不斷。

古來善哭者,莫過於《三國演義》中的劉備。毛宗崗評《三國演義》,譏劉備曰:安得一副急淚?大有視劉備為演技派之意。然而,劉備不幹了,人家不是演技派,人家明明是實力派!

大司空崔發,說來也是飽學大儒,此次領兵攻打武關的漢軍將領申屠建,當年便曾在他門下學《詩》。然而,無論崔發如何引經據典,餿主意終究是餿主意,哭如果也能作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話,嬰兒早就天下無敵!

王莽祭天完畢,崔發又獻計道:「國難當頭,陛下一人哭之不足。理應舉國慟哭,以祈上天垂憐。」王莽一切照辦,命長安城中百姓旦夕聚哭,凡是來哭者,由朝廷管飯,哭聲悲哀而響亮者,邊哭邊能誦策文者,則加封為郎官。

王莽病急亂投醫,畢竟,餿主意也是主意,於是聽崔發之言,率群臣至城外南郊,築台祭天,陳其符命本末,又作告天策,曆數自己的功勞,長達千言,念罷,雙臂臨風,仰天高呼:「皇天既命授臣莽,何不殄滅眾賊?即令臣莽非是,願下雷霆誅臣莽!」說完,搏心大哭,氣盡,伏而叩頭。

王莽彷徨無策之下,召集群臣而問。群臣大眼瞪小眼,也是毫無主意。只有大司空崔發獻計道:「《周禮》及《春秋左氏》皆有記載,國有大災,則哭以厭之。故《易》稱『先號啕而後笑』。宜呼嗟告天以求救。」

長安已是孤城一座,而派往招降赤眉的使者,卻有如石沉大海,杳無音信。眼看外援斷絕,難道只能坐以待斃?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