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大詩人們的命運 二、紅塵中的謫仙人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的時候,大詩人李白正在漫遊各地,遊山玩水。山水雖好,這時候的李白,心情卻不大好,已經沒有了他詩中經常可以見到的豪放的氣概和熱烈的感情。因為他並不是真心想過目前這樣自由自在的遊樂生活,而是想要在政治上有所作為。只是,他兩次入長安,都是無功而返,這叫他如何不鬱悶呢?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先代於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於中亞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境,當時屬於唐王朝所建置的安西都護府)。五歲時,隨父親遷居蜀中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因為家境富裕,李白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按他自己的說法是:「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

這其中有個著名的傳說,據說李白最初讀書並不專心,他父親把他送到眉州象耳山讀書,他經常逃學。有一次他逃學下山,經過一條溪流,看見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嫗在溪邊的石頭上磨舂米的鐵杵,心中頗感奇怪,便問老嫗磨鐵杵幹什麼,老嫗回答說:「磨成繡花針。」李白聽了備受感動,從此回到山中刻苦讀書。

李白十五歲時,開始醉心於學習劍術。據說他「少任俠,手刃數人」,由此可以推斷,李白的劍術應當相當不錯。他第一次去成都的時候,就因為好打抱不平,與一群當地的無賴動起武來,傷了幾人,還因此被地方官打了一頓。

李白二十歲前後,在家鄉的匡山讀書,跟隨友人學習縱橫術。他勤奮好學,博覽群書,「常橫經籍書,製作不倦」。在二十歲以後,李白遊歷了蜀中不少名勝古迹。蜀中雄偉壯麗的山川,培育了李白豪放的性格。

開元八年(720年),禮部尚書蘇頲出任益州(今四川成都)大都督府長史。李白得知,便帶著自己的詩文在半路上拜謁,請蘇頲予以指教。蘇頲當時文名蓋世,與張說並稱為兩大手筆,李白以弱冠之年,敢以自己的詩文求教,可見他已十分自信。蘇頲讀後,果然大加稱讚:「此子天才英麗,下筆不休。雖風力未成,且見專車之骨,若廣之以學,可以相如比肩也。」給予了李白極高的評價,李白由此而信心百倍。

致仕建功立業是歷代文人的最大心愿,中國傳統認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最後的目標是「一朝聞名天下知」,飛黃騰達,封妻蔭子。李白受到縱橫家和儒家思想的影響,也有著極強的名利心,希望能夠轟轟烈烈地干一番大事業。他少年時正趕上「開元之治」的盛世,當時的玄宗勵精圖治,國家強盛,百姓安居樂業,整個國家充滿了勃勃生機。朝廷重視人才,廣開人才之路,這更讓少負才名的李白激奮不已。他在《別匡山》里這樣寫道:「莫怪無心戀清境,已將書劍許明時。」這便是少懷大志的李白,一心渴望實現經世治國、輔弼天子的宏偉理想。

不過,李白又受道家思想的影響,熱切地嚮往著求仙學道,希望能做超脫塵俗的隱士神仙,這種思想在李白的許多詩歌中都能得到體現。出世與入世的矛盾,在李白身上最後形成二者兼顧的願望,即所謂「功成,名遂,身退」。可惜的是,「功成」的命運始終沒有降落到李白頭上。

開元十四年(726年),李白懷抱「四方之志」,離開蜀中,外出漫遊。年輕的李白攜帶巨金,腰懸長劍,慷慨自負,傲岸不俗。在途中,他寫了著名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他先是順江而下,東遊金陵和揚州。

當時正是開元盛世,國家呈現一派欣欣向榮景象,李白也希望能大展宏圖,成為國家的棟樑。但是李白豪放不羈,又抱負很大,自視甚高,不願走普通科舉道路,所以選擇了終南捷徑。為此,李白在江陵拜訪了著名道士司馬承禎,並寫了一篇《大鵬賦》,用寓言形式記敘這次會晤。年輕氣盛的李白在賦中以大鵬自詡,抒寫了他遠大的抱負。

李白在求仙訪道的同時,很注意結交「豪雄」,即那些能夠抗暴扶弱、仗義捨身的遊俠人物。李白自己就「少任俠」,「輕財好施」。他在東遊吳越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就揮霍完所攜帶的巨金。

開元十六年(728年)早春,李白來到湖北安陸。在這裡,他和曾在唐高宗時期做過宰相的許圉師的孫女結婚,開始了「酒隱安陸,蹉跎十年」的生活。他曾隱居安陸境內的壽山和白兆山桃花岩,後又與道士元丹丘一道隱居嵩山。這其間,李白廣事交遊,同時也從事干謁活動,希望通過引薦步入仕途。

李白三十歲的時候,第一次來到長安,又因為打抱不平和一群市井無賴動起武來,幸好有朋友相助,才沒有出什麼亂子。之後,他隱居在終南山,廣為交遊,希望得到王公貴族的引薦。當時玉真公主 (玄宗之妹)的別館就設在終南山,經常有文人雅士前去作客,其中包括王維、儲光羲等著名詩人。李白也曾經去拜訪過玉真公主。他原來以為來到京師,靠近大唐的政治權力中心,應該能有機會實現自己的理想,誰知卻到處碰壁,未能如願以償。於是李白怏怏離開長安,至河南遊歷。此後,一直過著漫遊的生活。

李白瀟洒不羈的才氣、倜儻風流的性格無疑是極有魅力的。有野史記載說,本已出家當了道士的玉真公主也由此對李白產生了感情。玉真公主晚年在安徽敬亭山修鍊。李白也住在安徽,他曾經七上敬亭山,寫下了「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的詩。超脫和淡泊躍然紙上。寶應元年(762年),玉真公主死於敬亭山,終年七十一歲。同一年,李白在敬亭山下的安徽當塗縣病逝,終年六十二歲。

開元二十四年(736年),李白夫人許氏病逝,李白帶領全家搬到東魯任城(今山東濟寧),自己則繼續往來各地,廣泛結交,希望能尋找到新的政治出路。

在此期間,李白結識了比他大十二歲的孟浩然。二人一見如故。當時孟浩然正在當隱士,李白很欣賞孟浩然不願做官的人生態度,專門寫了《贈孟浩然》:「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卧松雲。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稱讚孟浩然品格像高山一樣,仰望不到。當他們臨別分手時,李白寫了著名的七言絕句《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全詩中除了敘事便是寫景,沒有一字書寫離情別緒,然而全詩之中,卻透露出真切的依依不捨。

其實,孟浩然歸隱,是一種無奈,並不是不想做官。他自上次到長安謀官失敗後,心靈上受到巨大的打擊,感到掉了隱士的身價,失了詩人的臉面,自此心灰意冷,開始有點自暴自棄、不求上進的意味了。李白也經歷過一次入長安不仕的打擊,但與孟浩然的人生態度不同,他依舊是滿腔熱情,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對前途充滿了信心。李白一生都懷有遠大的抱負,他也毫不掩飾地表達對功名事業的嚮往。他這種樂觀向上的精神一直保持至死。

詩文有時能成為揚名致仕的手段,尤其到了唐朝,詩文被真正提升到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的高度。天寶元年(742年)秋,李白詩名遠播,震動朝野,最後連天子也被驚動了。經道士吳筠推薦,玄宗連續三次下詔,徵召李白入京。半生夙願得以實現,李白欣喜若狂,「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躊躇滿志地來到長安。這一年,李白四十二歲。

第二次到長安,李白文章風采,名動一時,由此結識了任太子賓客的老詩人賀知章。賀知章對李白的《蜀道難》十分讚賞,「讀未竟,稱嘆者數四」,認為只有神仙才能寫出這樣的詩句,因而稱李白為「天上謫仙人」。據說賀知章與李白相見恨晚,當即邀李白對酒共飲。但事不湊巧,賀知章剛好當天身上沒帶錢,便毫不猶豫地解下佩帶的金龜(當時大臣的佩飾物),用金龜換酒,與李白開懷暢飲,一醉方休,從而留下了「金龜換酒」的佳話。事見唐人孟棨《本事詩》。

賀知章,字季真,會稽永興人。年輕的時候就以文詞知名,書法也很好,擅長草書和隸書。武則天證聖元年(695年)進士及第後,一直在京城任職,歷官禮部侍郎、集賢學士、太子右庶子兼皇太子侍讀、檢校工部侍郎和秘書監等職。賀知章性格爽直,豁達而健談,自號「四明狂客」,生活放誕不羈,往往因飲酒作樂而歌哭無常,當時被列為「飲中八仙」之一(太子賓客賀知章、汝陽王李進、左丞相李適之、侍御史崔宗之、吏部侍郎蘇晉、書法家張旭、詩人李白、布衣焦遂等嗜酒成癖,被時人戲稱為「飲中八仙」)。賀知章後來告老還鄉時,還有一則趣事。玄宗問他還有什麼要求,他便要求玄宗給他的兒子起個名字,以「幸陛下賜之歸鄉里之榮」。玄宗道:「為道之要莫若信。孚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卿之子必信順人也,宜名之曰:孚。」便以「孚」字為他兒子的名字。這本來是出於好意,賀知章卻懷疑玄宗譏刺他的兒子是爪子,說:「皇上為什麼戲弄我呢?我是吳地人,家鄉的人都說『孚』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