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山河猶在 四、長恨歌

十一月二十二日,玄宗到達鳳翔。當時玄宗身邊有護衛兵600餘人,為了表示誠意,玄宗下令全部將武器送至郡庫。肅宗則派了3000精銳騎兵前去護送玄宗。父子之間關係的微妙再一次得到表現。

寶應元年(762年)四月,玄宗在極度鬱悶與愧恨中溘然逝世,終年78歲,廟號玄宗。死前的一天,他還吹了幾聲紫玉笛,聲調極其悲涼,然後命令名叫宮愛的宮女為他沐浴更衣,卧於床上。當晚,他在室內還傳出笑聲。第二天黎明,宮愛進入卧房,玄宗已經雙目緊閉,四肢僵硬而死。

明朝只有過一個太上皇——明英宗朱祁鎮。公元1449年,蒙古族瓦剌部進犯明朝北部邊疆,前鋒很快逼近大同。在宦官王振的鼓動下,明英宗率50萬大軍親征瓦刺。明軍由於指揮不靈,行動遲緩,在土木堡(今河北省懷來縣東南)被瓦剌軍包圍,明英宗被俘,這就是「土木之變」。消息傳到北京,引起一片恐慌,許多大臣都主張向南逃跑,只有兵部侍郎于謙力排眾議,堅決反對遷都。為了杜絕瓦剌利用明英宗向朝庭要挾,在皇太后的支持下,于謙立明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鈺為新皇帝,是為明代宗,史稱明景帝,並尊明英宗為太上皇。一年後雙方議和,明英宗被送還北京。瓦剌首領也先放走明英宗時,還特地問前來迎接太上皇的明朝使者楊善:「你們太上皇回國,還會再次登基嗎?」楊善答道:「天位已定,不便再更改。」也先又問道:「中國古時有堯舜,稱為聖主,究竟事實如何?」楊善答道:「堯把帝位讓給了舜,我們太上皇把帝位讓給弟弟,古今同出一轍呢。」楊善說這話的時候並沒有想到,即便是親生的兄弟,在爭奪皇位的大事上一樣會撕破了臉皮。明英宗回到北京後,並沒有受到應有的禮遇。他弟弟明代宗朱祁鈺吝嗇而又猜疑地對待他,只派了一輿兩馬,將太上皇迎入。短暫的儀式之後,明英宗被軟禁在南內,開始了7年的軟禁生活。即便如此,明代宗還是不放心。他命人將南宮的大門上鎖並灌鉛,加派錦衣衛看守。因為人無法出入,食物只能由一個小洞遞入。就是這點食物有時還被剋扣。明英宗的原配錢皇后不得不自己做一些女紅,託人變賣了以補家用。明代宗為了避免有人與明英宗聯繫,還派人將南宮的樹木全部伐光。就這樣,身為太上皇的明英宗就在驚恐與飢餓中度過了7年的軟禁生活。閑庭草長,別院螢飛。據野史中記載,這時候還記得明英宗的竟然是瓦剌的也先,可謂是對明朝極大的諷刺。也先時時念及太上皇,經常派人來送一些禮物。據說他聽說明英宗的情況不好,生怕他孤單寂寞,還曾經派人將自己的妹妹送來給明英宗(只不過瓦刺公主沒還送到明英宗手裡,就被手握兵權的五清侯石亨的侄子石彪強佔了。明英宗復辟後,才知曉了瓦刺公主的事,石彪因此被殺)。明代宗見也先如此念舊,心中很不是滋味,派人送信給也先說:「前日朝廷遣使,未得其人,飛短流長,遂致失好。如果太師有使,朕當優禮待遇!」意思是說明英宗和王振當政時與也先失和打仗,現在是他朱祁鈺當政,一定會好好對待也先的使者。實際上也是暗示也先的使者應該送禮物給他朱祁鈺。明英宗不甘心就此下去,他積極地謀求復辟,一些野心家也準備把賭注下在他身上。公元1457年,明代宗病重,明英宗在「奪門之變」中復辟,重登大寶。明代宗則沒有當太上皇的運氣,很快被幽禁病死(一說被明英宗所殺)。而在「土木之變」中力挽狂瀾的民族英雄于謙以「謀逆」罪被殺,成為歷史上的第二個風波亭冤案。

玄宗皇帝遷居甘露殿後,心情更加憂鬱。這時玄宗和高力士都已是70多歲的垂垂老翁了,他們終日無所事事,鬱鬱寡歡。時隔不久,玄宗的幾個親信也相繼遭到了貶黜。上元元年(760年)七月二十三日,有制下達,稱高力士潛通逆黨,心懷異志,本當就戳,念其久侍帷幄,頗效勤勞,免其一死,除籍,長流巫州(今湖南黔陽縣西南黔城)。此時,高力士正患瘧疾,接到謫制後,對李輔國說:「我早該死了,只是因為聖上仁慈憐憫才苟活至今。我請求再拜見一下太上皇的龍顏,那樣我即使死了也心無遺憾了。」李輔國當然沒有同意。

僅從這一件事,便可以看出玄宗與肅宗父子複雜而微妙的關係。

出蜀道時,玄宗對樂工張野狐說:「此去劍門,烏啼花落,水綠青山,無非添朕悲悼妃子的愁緒。」(《楊太真外傳》)這妃子自然是指楊玉環了。到了斜口棧道的時候,霖雨連日。玄宗耳聞馬鈴聲不斷,勾起了往事。長於音律的玄宗在無限惆悵下,采其聲為樂曲,命名「雨霖鈴」 ,以悼念楊貴妃,寄託哀思。曲子悲愴低回,令人凄楚欲絕。事見王灼在他的《碧雞漫志·卷五》中引《明皇雜錄》及《楊貴妃外傳》。

車駕進入劍門,仰望雄關險道,玄宗豪氣忽生,無限感慨地說:「自古到今,敗亡者接踵相繼,豈唯是德行的緣故。」(《開元天寶遺事十種》)到了今天這個地步,玄宗仍然不認為是他自己的錯誤,而是天意的安排。

到達成都時,玄宗隨行官署及軍士只有1300人,宮女只有24人。一日,玄宗登臨成都都督府雕樓,當日天氣晴朗,陽光燦爛,玄宗心情舒暢,便對身邊的隨侍女伶說:「你不是我梨園中的舊人么?隨意唱一支曲給我聽。」女伶就依《水調歌》的曲式唱了一首《汾陰行》,其中幾句說:「千齡人事一朝空,四海為家此路窮。豪雄意氣今何在,壇場宮館盡蒿蓬。山川滿目淚沾衣,富貴榮華能幾時?不見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飛!」曲終,玄宗已流下眼淚,左右也無不感傷。玄宗問女伶:「誰為此詞?」女伶答:「李嶠。」玄宗說:「真才子也!」不歡而去。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太上皇最多的朝代,唐朝後期還出過兩個太上皇。唐順宗李誦,突然中風失語,無法處理軍國大事,繼位僅8個月,便傳位於太子李純,做了太上皇。唐昭宗李曄是在宦官劉季述等擁戴下做的皇帝,光化三年(900年)十一月,劉季述以「廢昏立明」為由,突然發動宮廷政變,將昭宗及皇后鎖進少陽院,隨即擁立太子李裕嗣位,尊昭宗為太上皇。昭宗這個「太上皇」其實與囚徒無異。被囚禁一個多月後,左神策軍指揮使孫德昭殺死了劉季述,擁戴昭宗重新複位,詔令太子重回東宮。

到了咸陽望賢宮(今陝西咸陽東),玄宗與前來迎接的肅宗終於相見。肅宗還特意脫去了黃袍,穿上紫袍。劫後重逢,父子二人抱頭痛哭,不能自勝。肅宗請求歸政。玄宗也知道自己已經失去了人心,臉皮再厚,也不好意思再回到皇位上了。何況,眼前的兒子身邊文臣武將如雲,有了強大的勢力和支持,再也不是以前那個畏自己如虎的太子了。當即長嘆一聲說:「天數、人心皆歸於汝,使朕得保養餘齒,汝之孝也!」(《資治通鑒·卷二百二十》)意思是現在天數、人心均已歸了肅宗,只要能使玄宗過上安穩的晚年,就是兒子的孝心。還要來黃袍,親自為肅宗重新披上。肅宗自然順水推舟應承了下來。然而,玄宗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只是他們父子最後的感情流露,安穩的晚年和兒子的孝心,他以後再也沒有得到過。

一行人啟程,玄宗上馬,肅宗親自執鞚。走了幾步,玄宗就開始有了不祥的預感,他不敢再要兒子執韁。於是肅宗上馬,為玄宗引道。玄宗頗為激動,說:「我當了五十年天子,不知貴,今天看見我子為天子,才知貴。」(《資治通鑒·卷二百二十》)左右人皆高呼萬歲。回到長安後,玄宗從開遠門入城至大明宮,臨含元殿,慰問百姓。然後至長樂殿謝九廟主,失聲慟哭。當天即移居興慶宮。十二月二十一日,玄宗在宣政殿把傳國玉璽交給了兒子肅宗,在興慶宮正式開始了他的太上皇生活。

風波平息後,玄宗皇帝握著高力士的手說:「如果沒有將軍,我就成為亂兵刀下之鬼了!」李輔國在高力士面前出了個大丑,把高力士恨之入骨。高力士本是李輔國的老前輩,又自恃得太上皇寵信,故在李輔國面前常擺架子,甚至有不禮行為,因此高、李二人結怨,李輔國尋機打擊高力士,以固其寵。

延和元年(712年),也就是44年前,玄宗順天應人地將父親睿宗尊為太上皇。中書舍人賈曾為睿宗作傳位冊文,睿宗退居百福殿,「高居無為」,朝廷軍國大政才真正轉移到玄宗手裡。而44年後,同樣是中書舍人的賈至 為玄宗作傳位冊文。極為巧合的是,賈至是賈曾的兒子。對此,玄宗不勝感慨,對賈至說:「二朝盛典,出卿父子之手,可謂繼美。」(《新唐書·賈至傳》)賈至聽了,當即伏倒在地,泣不成聲。

賈至曾受玄宗信任,出入宮廷,甚為顯赫。自然,他也親眼見過當初玄宗如何對待太子,即如今的肅宗皇帝。他痛哭如此,只能說明,他非常清楚玄宗當了太上皇以後的結局。本來,玄宗成為太上皇並不是一件榮耀的事,是為形勢所迫,不得已而為之。試問,有哪個皇帝願意將手中的權力交出去呢?自古以來,皇帝寶座都是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坐上去誠然不易,而下來也非常之難,要麼死於龍榻,要麼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