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風流多情李三郎 四、楊家有女名玉環

楊玉環,祖籍蒲州永樂人(今山西永濟),開元七年(719年)六月一日出生於蜀郡(今四川成都)。她的高祖楊汪系隋朝名臣,曾拜國子監察酒,唐初被太宗李世民所殺。父親楊玄琰是蜀州司戶,負責掌管戶籍、計帳、道路、商旅、婚姻、田宅等事務。楊玉環10歲時,父親早亡,由任職河南府士曹的叔父楊玄珪收養。叔父對她極為溺愛,視為親生女兒,叔侄歡洽,以「父女」相稱。在叔父家生活的這幾年,楊玉環受到良好的教育,尤其在舞蹈方面有極高造詣。楊玄珪官職級別雖然不高,但卻在東都洛陽做官,社交範圍相當廣泛,這就為日後楊玉環出嫁名門望族提供了機會。

隨著年齡的增長,楊玉環越來越出挑得與眾不同。她天生麗質,舉止高雅。尤其是她自幼擅長歌舞,有著極高的音樂天分,更增添了她的魅力。「楊家有女」的美名漸漸傳播開來。

經過這兩次分別後,玄宗與楊玉環的感情反而更加彌篤,楊玉環「恩遇愈隆,後宮莫得進矣」(《資治通鑒·卷二百一十五》)。

楊玉環嫁入壽王府一年後,便與丈夫隨玄宗與武惠妃一行回到了長安。小夫妻都還相當年輕,日子倒過得輕鬆寫意。楊玉環的風姿與溫婉不但贏得了壽王的百般歡寵,也得到了婆婆武惠妃的格外關照。武惠妃當時有中宮皇后之實,在她的庇護下,雖然宮中皇儲鬥爭尖銳複雜,甚至達到了白熱化的地步,壽王李瑁卻沒有受到絲毫影響,只是與楊玉環沐浴在安適悠閑的小家庭生活中。

開元二十三年(735年)七月,武惠妃所生的女兒咸宜公主出嫁。楊玉環獲邀在婚禮上陪伴咸宜公主。咸宜公主同母弟壽王李瑁看見美麗的楊玉環,一見鍾情。經過與母親武惠妃商量,並徵得玄宗同意,於當年十二月納玉環為壽王妃。婚禮由當時的宰相李林甫和黃門侍郎陳希烈主持,排場非常大。楊玉環從此邁進了唐皇室的生活圈子,開始了與李氏父子的感情糾葛。

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十月,玄宗照皇室慣例到驪山溫泉避寒,聽人提及楊玉環艷麗無雙,便立即派最親信的妹妹玉真公主遠赴壽王府,召壽王妃楊玉環隨侍華清宮。皇帝只召兒媳不召兒子,壽王夫婦都明白即將發生什麼事情。楊玉環性格單純,此刻心情凄慘,對壽王說:「臣妾侍奉殿下,共訂白頭偕老之盟,發誓永不變心,誰想皇上下詔迎見。臣妾料想,此去一定與殿下永別了。」自古君命難違,壽王雖然感情上和心理上都接受不了,卻只能忍氣吞聲。夫妻二人含淚而別,各自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誰也料不到,這不僅僅是一對年輕夫妻的慘別,歷史也自此而改寫。

楊玉環辭別壽王后,隨玉真公主來到華清宮。楊玉環儀範出眾,風采動人,「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玄宗一見傾心。此次驪山相會,對於22歲的楊玉環和56歲的玄宗來說,各自的生活都揭開了嶄新的一頁。玄宗在相會當夜便贈予金釵細盒,以為定情信物,又拿著靡磨金步搖(古代婦女的一種首飾名,著於發簪,上有垂珠,走路時便會來回搖動,故此得名),親自為楊玉環戴上,還興高采烈地對高力士說:「朕得玉環,如獲至寶,實是平生第一快事。」欣喜之情,溢於言表。又特意製作了一支新曲,取名為《得寶子》,又叫《得子》。

歷史上最令人難以忘懷、最催人淚下的愛情故事從此開始上演。誰也不會想到,給李楊之戀畫上句號的將是無比悲慘的結局。

像一個被重新點燃青春之火的年輕人一樣,玄宗開始陷入近乎瘋狂的痴迷之中。他開始計畫如何能給楊玉環一個名分。

飄然轉旋迴雪輕,嫣然縱送游龍驚。

小垂手後柳無力,斜曳裾時雲欲生。

煙蛾斂略不勝態,風袖低昂如有情。

上元點鬟招萼綠,王母揮袂別飛瓊。

入宮不到一年的時間,楊玉環便贏得了異乎常人的寵幸,玄宗日夜圍著她轉,其地位上升之快,就連之前的武惠妃也無法相比。當時,宮中上下都尊稱她為「娘子」(楊玉環見玄宗稱梅妃為「愛妃」,對自己卻稱作「太真」,不倫不類,因而頗感不滿,玄宗為了討好她,便改稱她為「娘子」,楊玉環這才笑逐顏開),待她的禮儀規格和皇后一樣。

古時候,少數民族一直有子納父妻、弟納兄婦的習俗。西漢與匈奴戰爭時期,漢朝使者曾經譏諷匈奴這種習俗是亂倫行為,匈奴人對此辯解說:「父子兄弟死後,妻子如果另嫁,便是絕種,不如娶為己妻,還可保全種姓。所以匈奴雖亂,其實是出於立宗種的考慮。中國總說倫理,但親族日疏,互相殘殺,屢見不鮮。」唐朝建國以來,民風開放,父子兄弟爭妃的事情也不乏先例。太宗李世民奪取江山後,曾納弟弟齊王李元吉的妃子楊氏(前隋朝公主)為妃。高宗李治所立的皇后武則天,原本是太宗李世民地位低下的才人(侍妾)。但玄宗的情況又有所不同,楊玉環是壽王李瑁之妃、玄宗的兒媳婦,原丈夫壽王李瑁還活蹦亂跳地活著。玄宗生怕直接冊楊玉環為皇妃,為世人所譏,失了天子的顏面。於是,採取了「曲線」立妃的道路。開元二十八年(740年),楊玉環上書,請求自度為女道士,擔任宮中女官,為玄宗已故母親竇太后祈福。玄宗賜號太真,居於宮內的太真宮。

這時候,誰也不會料到,10年後,將會有一場安史之亂。它成為唐朝盛衰易勢、治亂更迭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使大唐王朝從如日中天的巔峰上一下跌如谷底,並從此猶如殘陽晚照,江河日下,而後世將禍亂的根源歸咎在被封為貴妃的楊玉環身上。

對於女人而言,如果只有外貌,以色事君,總會有人老色衰的一天,那時候,君王的恩寵便要移情別戀,趙麗妃便是典型的例子。只有出眾的才華和才智,才能使女人擁有真正而長久的魅力。這一點,在楊玉環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驗證。

楊玉環是幸運的,不僅美貌出眾,而且具有極高的舞蹈天份,是歷代后妃中不可多得的舞蹈家。驪山初會時,她當場即興為玄宗表演了《霓裳羽衣曲》 的舞蹈。《霓裳羽衣曲》陣容龐大,樂師眾多,僅配曲而歌的宮女就同時需要10人,共18章,分三大部,每部六曲。不僅樂器種類多,而且節拍先散後慢再快,對舞者的要求極高。然而,楊玉環一聽就能領會曲中的意境,隨興為這部恢宏大麴配出完美的舞蹈來。她對樂曲的領悟之深,表現力之強,令人嘆為觀止。玄宗將她引為人生第一知己,甚至親自擊鼓伴奏。當時,大臣張說有《華清宮》云:「天闕沉沉夜未央,碧雲仙曲舞霓裳;一聲玉笛向空盡,月滿驪山宮漏長。」

對楊玉環的舞姿,大詩人白居易寫詩形容道:

然而,好日子很快就結束了,武惠妃於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十二月暴病身亡。次年,忠王李玙(後來改名李亨)得立為太子。失去了母親的呵護,壽王李瑁的地位不但急劇下降,而且還時刻擔心一些人會把對母親武惠妃的仇恨發泄到他身上。

天寶四年(745年)七月,玄宗冊命左衛中郎韋昭訓的女兒為壽王妃。壽王李瑁自從老婆楊玉環被父皇奪走後,便一直生活在恐懼中,現在有了新老婆,表明父皇不會拿他怎樣了,這才略微放了心。同月,玄宗在鳳凰園冊立太真宮女道士楊氏為貴妃。自王皇后被廢后,玄宗再沒有冊立過皇后,貴妃已經是後宮中最高的名分,楊玉環成了事實上的大唐後宮之主。

除了歌舞,楊玉環還精通音律,能將好幾種樂器演奏得出神入化。《譚賓錄》中記載道:楊玉環擅彈琵琶。她所用的琵琶,是中官白秀貞從蜀中所采,其木「溫潤如玉,光輝可見,用金縷紅文,做成雙鳳」,成為樂器中的精品。這隻音色清亮的琵琶在楊玉環的手指彈奏下,如同天外仙音一般動人。諸王、公主、以及內外命婦聽過曲子後,都爭相要做楊玉環的弟子,跟著她學彈琵琶。楊玉環琵琶技藝之高,可見一斑。《開元往信記》中還記載楊玉環擅長另一種樂器:磬。據說在她的敲擊下,磬聲「泠泠然」,「多新聲」。即使是梨園中專業的擊磬藝人,也比不上她的技藝。

玄宗之愛楊貴妃,與漢高祖劉邦之愛戚夫人,可謂有異曲同工之處。漢高祖劉邦好歌以述志,根據《西京雜記》記載:「高帝、戚夫人善鼓瑟擊築,帝常擁夫人倚瑟而弦歌,畢,每泣下流漣。夫人善為翹袖折腰之舞,歌《出塞》、《入塞》、《望歸》之曲,侍婦數百皆習之。後宮齊首高唱,聲入雲霄。」場面極為壯觀感人。可見戚夫人高唱入雲的歌喉不但征服了劉邦,而且征服了整個後宮。而楊玉環性格活潑,擅於歌舞聲樂,各方面可以說與玄宗非常投契。因為這位皇帝本身就是「梨園祖師」,而且在這方面有造詣相當高。他這種音樂才華不光是天分,更是下苦功而來。著名的樂師李龜年善擊羯鼓聞名天下,他自己也很自負地說:「為了練習,我打折了五十隻鼓杖。」誰知玄宗聽了卻只是輕輕一笑:「你這哪裡算是用了功夫?我的鼓杖打折了三櫃。」

晚年玄宗對女性的迷戀,已經由年青時那種單純迷戀女子美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