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心悅·誠服

⊙文潔若說:「林徽因是我平生見過的最令人神往的東方美人。她的美在於神韻——天生麗質和超人的才智與後天良好高深的教育相得益彰。」

⊙1920年,英國哲學家羅素來華巡迴講演,趙元任當翻譯。每到一個地方,他都用當地的方言來翻譯。講演結束後,竟有人跑來和他攀老鄉。

⊙李鴻章心思機敏,在曾國藩門下時,有一回曾國藩率湘軍與太平軍戰於祁門,大敗。曾國藩欲自請處分,奏稿再三斟酌後,措辭仍不滿意,於是詢問李鴻章。李遂將奏稿中「屢戰屢敗」四字,倒置為「屢敗屢戰」。此一改動,意思完全不同。奏稿報上,不僅未受處分,反蒙受嘉獎。

⊙英國作家毛姆來華訪問,特別拜會辜鴻銘。毛姆表示,中國有些政、經方面的典籍很好,可惜沒能譯成西文。辜聞言答道:「早在一兩百年前,中國的四書五經便已有外文譯本。」毛姆不信,辜便說家裡有好幾本手抄譯本,三天後拿給你看。回家後,辜鴻銘日夜趕工,三天三夜譯出英、法、德語之四書譯本。毛姆見狀深信不疑。

⊙1945年5月4日,昆明大中學生舉行大遊行,忽而下起大雨,學生意欲散開。這時聞一多走上高台,大聲說道:「武王伐紂誓師時也下了大雨,武王說這是『天洗兵』,是上天給我們洗兵器,今天,我們也是『天洗兵』。」於是遊行照常舉行。

⊙辜鴻銘生在南洋,學在西洋,娶妻東洋,仕在北洋,一生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臘、馬來亞等九種語言,獲十三個博士學位,然而直到1928年去世,他都沒有剪掉頭上的辮子,號稱清朝最後一根辮子。

⊙趙元任曾編了一個名為《施氏食獅史》的單音故事,以說明語音和文字的相對獨立性。其通篇只有「shi」一個音,寫出來,人人可看懂,用口說,卻誰也聽不懂:「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施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濕,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試食是十獅。食時,始識是十獅,實十石獅屍。試釋是事。」

⊙蔣介石喜讀鄒容的《革命軍》,自謂「晨夕覽誦,寢則懷抱,夢寐間如與晤言,相將提戈逐殺韃虜」。毛澤東對此書也曾愛不釋手。

⊙王茂蔭是晚清朝中為數不多的精通經濟問題的官員,他敏銳地認識到貨幣的價格和價值相分離的特徵,並上升到「以實論虛」的理論高度,即堅持貨幣的金本位。他說:「官能定錢之值,而不能限物之值。錢當千,民不敢以為百;物值百,民不敢以為千。」王也是《資本論》中唯一提到的中國人。

⊙孫寶琦曾為清山東巡撫,搖身變為民國外交總長後,常常招人詬罵。一次,孫寶琦到「小朝廷」致祭時,孤臣孽子梁鼎芬一眼發現了「老朋友」只鞠躬不下跪時,便指著孫寶琦的鼻子問:「你忘了你是孫詒經(福建學政)的兒子!你做過大清的官,你今天穿著這身衣服,行這樣的禮來見先帝先後,你有廉恥嗎?你是一個什麼東西!」清朝舊臣紛紛圍了過來,孫寶琦面無人色,低下頭連忙說:「不錯,不錯,我不是東西!我不是東西!」

⊙章太炎清高孤傲,對近世文人極少嘉許,唯獨對黃侃刮目相看。

⊙吳佩孚雖為軍閥,但其喜讀書,能吟詩,且熟讀《易經》、《春秋》,為軍閥中的另類。美國史學家費正清稱吳佩孚為「學者軍閥」。吳也是第一個登上美國《時代》周刊封面的中國人。

⊙梁啟超說:「李鴻章必為數千年中國歷史上一人物,無可疑也;李鴻章必為十九世紀世界史上一人物,無可疑也。」

⊙杜月笙舉行杜家祠堂落成典禮暨「奉主入祠」典禮,蔣介石送匾:孝思不匱。張學良送匾:好義家風。何應欽送匾:世德揚芬。徐世昌送匾:敦仁尚德。曹錕送匾:俎豆千秋。段祺瑞送匾:望出晉昌。吳佩孚送匾:武威世承。章太炎送匾:武庫遺靈。于右任送匾:源遠流長。西藏活佛班禪額爾德尼送匾:慎終追遠。法國駐滬領事館領事甘格林送匾:東方望族。日本駐滬日軍司令坂西利太郎送匾:明德之後。

⊙黎元洪在天津蓋房時,曾買美國木材大王羅伯特的木料。羅伯特就此大肆宣傳,說中國總統蓋房都用他的木材。鋼筆大王派克拜見黎時,曾送一支金筆給他,並請他簽名,之後派克將此簽名製成廣告四處宣傳。

⊙1896年,黃遵憲在上海創辦《時務報》,受到兩湖總督張之洞的欣賞,張稱之為「中國創始第一種有益報紙」。

⊙丁丑年丘逢甲考秀才,是全場第一個交卷的。當他走出考場大門時,恰巧碰到台南知府丁日昌來巡視。丁日昌見他這麼快交卷,有心試其才情,乃出一上聯:「甲年逢甲子。」丘逢甲略一思索,即答:「丁歲遇丁公。」丁日昌聞言大喜,又請其作《台灣竹枝詞》百首,丘只半天便作完,丁日昌讚嘆不已,贊其為「東寧才子」。

⊙民國時期,四川郫縣縣立第四小學學生劉在鎔同學曾記日記一則:某星期日,學校放假。吾謂友曰:「時當春日,江水清澈,而江邊之景又可玩賞。吾友可往江邊垂釣否?」友曰:「可!」乃持竿而行。沿途縱觀春景,時則桃紅柳碧,草長鶯飛,顧而樂之。

⊙韓復榘出任山東省政府主席後,大力支持梁漱溟的「鄉村建設運動」,並把鄒平縣交給梁做實驗區。韓對梁畢恭畢敬,以師禮待之,凡梁所提建議多被採納。韓復榘說:「軍隊需要整理,不整理早晚要垮;政治也需要改革,不改革也是早晚要垮的。」並呼籲部下:「我不會改革,請梁先生幫我們改革吧!」

⊙1933年2月17日,魯迅接到宋慶齡的邀請,說請他會見蕭伯納。魯說:「有這樣的要去見一見,那就見一見吧。」當日,魯迅與蕭伯納、蔡元培合影於上海宋慶齡住宅。

⊙梅汝璈24歲獲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27歲成為駐美國公使,34歲出任外交部長。

⊙20世紀30年代,一家英國報紙評論顧維鈞說:「中國很少有比顧維鈞博士更堪作為典型的人了。平易近人,有修養,無比耐心和溫文爾雅,沒有哪一位西方世界的外交家在沉著與和藹方面能夠超過他。」顧維鈞逝世時,《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載文表示哀悼。

⊙陳寅恪在《鄧廣銘〈宋史·職官志考證〉序》中寫道:「華夏民族之文化,曆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後漸衰微,終必復振。」「宋代之史事,乃今日所亟應致力者」,「數百年來,真能熟讀之者,實無幾人」。

⊙李鴻章給曾國藩做幕僚,每月領薪水六兩銀子。一次,曾看到周馥的一篇文章,大為欣賞,便讓李鴻章把周馥找來。李也很欣賞周的才華,就將自己的銀子分出一半給周,將周馥收於自己帳下。

⊙蔣介石非常佩服湘軍將領胡林翼,專門把胡的治兵方略編成語錄,作為黃埔軍校的教材。毛澤東也很佩服胡林翼,胡林翼號「潤之」,毛澤東也給自己起名為「潤之」(後改潤芝)。

⊙胡適說:「近人詩『文字收功日,全球革命時』,此二語惟梁氏(梁啟超)可以當之無愧。」

⊙語言學家羅常培將黃侃與章太炎師徒並稱,說「周秦古音之研究導源於宋,昌明於清,至章炳麟(章太炎字)、黃侃乃總集前人之大成」。

⊙曾國藩說:「我組建湘軍,這是玩命,如果沒有三倍四倍的軍餉,就不足以鼓舞這些人,把他們從鄉村當中,從大山當中吸引過來。」所以當時湘軍的軍餉報酬很高,比當時的八旗兵、綠營兵高一倍還多。普通士兵最低4.2兩月薪,一年有50兩白銀,與一個知縣的薪資水平差不多。

⊙柳亞子的兒子柳無忌說:如果把蘇曼殊的友人一個個排起來,差不多就成了一幅民國文人名士的縮影圖:孫中山、黃興、陳獨秀、廖仲愷、何香凝、章士釗、章太炎、柳亞子、陳天華、陳其美、陳果夫、宋教仁、蔣介石、胡漢民、沈尹默、魯迅、蔡元培、周作人、包天笑、馬君武、汪精衛、劉半農、劉季平(劉三)、于右任、葉楚傖……

⊙梅貽琦嗜酒,被酒友們尊為「酒聖」。1947年,抗戰勝利之後清華大學第一次校慶,在體育館擺了酒席,由教職員開始逐級向校長敬酒。梅貽琦總是老老實實地乾杯,足足喝了40多杯。考古學大師李濟回憶說:「我看見他喝醉過,但我沒看見他鬧過酒。這一點在我所見的當代人中,只有梅月涵(梅貽琦)先生與蔡孑民(蔡元培)先生才有這種『不及亂』的記錄。」

⊙徐州南關,有位老先生自恃下棋所向無敵,竟把「將」釘死在棋盤上,以為無人撼動。某日,徐樹錚找他下棋,一陣廝殺過後,老先生居然被逼得找來斧頭起釘子,讓「將」離開原位,以躲避對方凌厲的攻勢。那年,徐樹錚11歲。

⊙伶界大王譚鑫培感嘆道:「我男不如梅蘭芳,女不如劉喜奎。」

⊙李大釗說:「愚以為中國兩千五百餘年文化所終出一辜鴻銘先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