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軍閥向左,流氓向右

⊙廣西公務人員都穿廣西式布鞋,若有人穿新式洋裝、洋鞋,便被認為是失業者或外來客。唯有李宗仁一人穿長筒馬靴,是個特例。有人猜說李為地方領袖,穿馬靴是為了表現英武雄姿。某要人遂求證李夫人郭德潔女士,郭莞爾曰:「無他,避蚊蚋耳。」原來廣西蚊蟲巨多,每至黃昏後,信手抓來,可斃飛蚊無數。

⊙馮玉祥被閻錫山軟禁在山西五台縣河邊村。一次,《大公報》的徐鑄成來訪,便邀他一起用餐。徐問馮:「最近前方有什麼捷報來沒有?」馮用筷子一指火鍋,笑著說:「老實告訴你,我現在新聞的唯一來源,就是它。」見徐不解,馮繼續說:「每次他們打好了,火鍋里就有肉片肉丸。如果只有白菜粉條,那一定是打敗了。」說罷放聲大笑。

⊙陳濟棠的老婆莫秀英原是集市上一殺雞婆娘,陳對莫一見鍾情,便派哥哥兼軍師陳維周去打探。一問之下,不由得大喜過望,原來莫小婦人腳板底有七粒紅痣,命相上叫「腳踏七星格」;肚臍邊上有粒大硃砂痣,正好對應陳濟棠的硃砂掌,絕對是個旺夫益子的命格。

⊙梁漱溟評價韓復榘說:「他對儒家哲學極為讚賞,且讀過一些孔孟理學之作,並非完全一介武夫。」

⊙孔子誕辰紀念日,張作霖會脫下軍裝,換上長袍馬褂,然後跑到各個學校去,向老師們打躬作揖,說我們是大老粗,什麼都不懂,教育下一代,全虧諸位老師偏勞,特地跑來感謝,云云。

⊙1917年5月,黎元洪罷免了段祺瑞國務總理一職。段於是致電各省,說:「查共和各國責任內閣制,非經總理副署,不能發生效力。以上各件未經祺瑞副署,將來地方國家因此發生何等影響,祺瑞概不負責。」

⊙吳佩孚的同學王兆中前來依附,吳給了他個上校副官。王不滿足,稱自己「文武兼資尤富於政治常識」,申請去河南當縣長。吳批示:豫民何辜?然後原件發還。此公居然不識時務,又夢想著當旅長,請示說:「願提一旅之師討平兩廣,將來報捷洛陽,釋甲歸田,以種樹自娛。」吳大筆一揮,批曰:且去種樹。

⊙朱卓文要把城隍廟改建為香山縣府。拆廟時,建築工怕褻瀆神靈,不敢動手,朱卓文就從監獄裡提了囚犯二十名,親自督帶到廟裡,結果這些犯人也不敢拆神像。朱於是拔出手槍,向廟神塑像放了幾槍,犯人們才敢下手。

⊙袁克齊曾回憶袁世凱對待小妾的情況:「我父親對待她們,都一例看待。無論分物或給錢,沒有偏輕偏重的情況。因此一家向稱平安,爭吵的事情,我一次也沒見過。我記得三庶母想買一副金鐲子,父親說,好!每人一副,一個人買是不行的。月錢數目,各房一律,誰也不能多拿。」

⊙袁世凱曾對外國記者說:「中國老百姓不開化,不懂什麼民主自由,非帝制不能加以統治。」

⊙段祺瑞的執政府成立後,湖北督軍蕭耀南派人去見段,說:「蕭督軍是執政任統制時的士兵,由當兵直到主持一省軍政,都是執政培植的。他愛戴執政,猶如赤子之對慈母。」段答:「你告訴蕭督軍,他是一省的疆吏,他應該對國家對人民好,才是正當的;對我個人好有什麼意義呢?」

⊙吳佩孚本人不嫖、不賭、不抽大煙,所以也容不得部下有此等惡習,一經發現必嚴肅查處,輕則撤職,重則槍斃。一曾經嫖過妓的炮兵團長在戰場中喪生,吳說:「戰場是神聖的戰場,哪容得不潔凈的人,這種身體不幹凈的人,神明是不能容的。」

⊙五四時,吳佩孚要求北洋政府釋放被捕學生。他在通電中大聲疾呼:「大好河山,任人宰割。稍有人心,誰無義憤。彼莘莘學子,激於愛國熱忱,而奔走呼號,前仆後繼,以草擊鐘,以卵擊石,既非爭權利熱衷,又非為結黨要譽。其心可憫,其志可嘉,其情更可有原。」

⊙張宗昌每次回鄉,無論騎馬還是坐車,一律在離家數里處便下馬下車,而後步行入城。別人問他為什麼,他說:「父母之邦,焉敢擺臭架子。」

⊙馮玉祥在四川時,部下和「友軍」發生矛盾。馮立刻集合隊伍訓話:「剛才有人來報告,說第四混成旅的兵罵我們是『孫子兵』,大家都很生氣,可我倒覺得他們罵得很好。按歷史關係說,他們的旅長曾做過二十鎮的協統,我也是二十鎮出來的,你們又是我的學生,算起來,你們不是矮兩輩嗎?再拿衣服來說吧,綢子的兒子是緞子,緞子的兒子是布,現在他們穿綢子,我們穿布,說我們是孫子兵,不也是應該的嗎?不過話要這麼說,如果有朝一日上戰場,那時就能看出誰是真的爺爺,誰是真的孫子來了。」

⊙張宗昌曾在自己佩刀上刻七字銘言:「事到萬難須放膽」。並製造多把刻有此言的佩刀,贈送給親信部下。

⊙吳佩孚和幕僚蔣羅賓是武備學校的同學。當時蔣買了一柄白摺扇,被吳潑墨揮毫,糟踏得一塌糊塗。吳不好意思地說:「保不准他日咱家的一幅字,你求也求不到哩。」但蔣不依不饒,吳只好賠他一把新扇。後來蔣到洛陽投靠吳佩孚,做了軍事參議。一天,他拿著宣紙求大帥「墨寶」。吳想起往事,說:「別人要字,成。你要,不成。還記得我賠你扇子嗎?」蔣說:「此一時彼一時也。如今大帥腳踩過的爛泥也是香的。」二人相視大笑。

⊙孫中山說:「袁世凱真能辦事,氣度也不凡;雖然習慣於玩權術使詐,但也是迫於時事,不得不這樣。」

⊙袁世凱的總統府機要處處長唐在禮有一次談到段祺瑞,他說段「有主張,不輕於表示,但一經表示,如不採納,他就不高興」。

⊙1923年,北洋政府曾動議將參議院、眾議院遷入故宮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辦公。吳佩孚得知立即發電反對,說「百國宮殿,精美者有之,無有能比三殿之雄壯者。此不止中國之奇蹟,實大地百國之瑰寶……若果拆毀,則中國永喪此巨工古物,重為萬國所笑,即亦不計,亦何忍以數百年故宮,供數人中飽之資乎?務希毅力維一大地百國之瑰寶無任欣辛盼禱之至」。兩院搬遷動議遂止。

⊙袁世凱登基後,馮國璋氣憤地對親信說:「我跟老頭子(指袁世凱)這麼多年,犧牲自己的主張,扶保他做元首,對我仍不說一句真話,鬧到結果,仍是帝制自為,傳子不傳賢,像這樣的曹丕(指袁克定),將來如何侍候得了。」

⊙北洋權勢人物並非個個好色。黎元洪是一位元配,有過兩個如夫人;馮國璋是兩妻一妾,其中第二位妻子周砥為繼室;段祺瑞雖先後有過七個女人,但他在「六不」主張中,明確表示「不嫖」。

⊙段祺瑞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佔,人稱「六不總理」。他因致電逼迫清帝退位、討伐張勳復辟和抵制袁世凱稱帝三事,亦有「三造共和」的美譽。

⊙段祺瑞對文人有禮貌,對武將則不假辭色。北京衛戍總司令鹿鍾麟到執政府,他常當著很多人的面,指著鹿說:「這是我從前的兵。」曾任陝西督軍的陳樹藩說段有很多事誤於妻弟吳光新,段說:「小學生(段任保定速成學堂總辦時,陳是學生)又在亂說,小學生又在亂說。」

⊙有人勸張宗昌裁兵冗員。張回答說:「人生在世,不為名則為利。我張宗昌既沒有創辦軍官學校,也沒有設立什麼訓練班,現在所有的二十多萬軍隊,不都是沖著我張宗昌來的嗎?他們之所以投我,就是因為我不吝嗇封他們官,給他們錢,能滿足他們『名』和『利』的慾望。假如我也和別人一樣,既吝官,又吝錢,那麼天下這麼大,何處不容身?何必非投我不可呢?何況我所有的『名』和『利』並不是從家裡帶出來的,而是眾人捧來的,我取之於人,又送之於人,於我有什麼損失呢?」

⊙1920年12月1日,時任廣東省省長的陳炯明發布《禁賭章程》後,廣州市面上找不到一家賭博場所。為此,由廣州學界發起,打算為陳炯明鑄銅像,以紀念其禁賭成功。1921年廣州建橋,取名陳公禁賭紀念橋,並鐫刻禁賭事迹於橋邊石柱。

⊙吳佩孚為了養活龐大的軍隊,也曾巧立名目,增捐加稅,但他本人卻從不中飽私囊。吳曾對他的秘書楊雲史說:「早先家裡有幾畝薄田,現在中央又補助三千元,可以過得去了。這年頭,過得去已經是福氣了。」

⊙何海鳴評張宗昌:「性喜揮霍,但揮霍之作用,在於俠義結交或周濟貧窮,除嫖賭外,自身絕不享受或居積。」

⊙林紓挽張勳:朱成功在,明在,凜然生氣;張世傑亡,宋亡,悠悠蒼天。

⊙張宗昌為人豪爽,鄉里鄉親找上門討口飯吃的,張一般都能答應,就算舊日曾有矛盾的,他也從不計較。朋友們有了難處,張宗昌二話不說,一把大洋就給扔過去。孫殿英曾對張讚賞有加,說跟了這麼多人,就在張宗昌手下能吃香的喝辣的。

⊙林語堂說:「我發現像張宗昌將軍這樣一些試圖恢複孔教並提高別人道德水準的人,通常都娶了五至十五個姨太太。他們在勾引年輕女子方面也很有些手腕。」

⊙孫殿英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