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洋眼」看天

⊙1915年12月12日,《紐約時報》有一則報道曾描繪過袁世凱的身材:「矮小結實,有著粗脖子,身形微胖。」美國駐華公使芮恩施也曾描繪說:「他身材矮胖,但臉部表情豐富,舉止敏捷。」

⊙1911年12月6日,攝政王載灃辭職。當時《紐約時報》對此作了報道:「皇太后今天發布了一份宣布年幼的皇帝的父親載灃辭去攝政王一職的布告,簽字者為內閣的成員。指出目前的政府不受人民歡迎,並且一個立憲的政府仍然沒有被建立起來。布告中說攝政王覺得他的遺憾來得太晚了,他哭求辭去攝政王一職,同時也表達了他最真誠的放棄政治的願望。由於被誤導,他危害到了人民。因此他的辭職被接受。退休的攝政王每年將從皇室得到一筆總數為五萬兩(大約三萬美元)的補貼。」

⊙英國人赫德在寫給倫敦的信中,曾談到對清朝政局的看法:「恭親王表面上雖然和平,而暗地裡卻在反對進步,排斥外國人,並且主張戰爭。而七爺(醇親王)和他的朋友反倒是主張和平和進步的——我有一半傾向於相信這是正確的解釋。在中國有時須應用顛倒的法則。我想七爺如果控制著政府,很可能中國真正地能夠進步。」

⊙1900年,英國人赫德在《雙周評論》撰寫了一篇題為《中國、改革和列強》的論文。其中講述了一個毛驢的寓言:老人和男孩牽著毛驢去趕集,路遇一個主張改革的經濟學家,教導他們說有驢不利用是一種浪費,於是老人上驢。另一個鼓吹兒童權益的改革者,斥責老人怎麼忍心讓孩子跟著驢跑,於是,換了孩子騎驢。第三個改革者責怪孩子,豈能讓老爺爺踉蹌步行?於是,一老一小同時騎驢。動物保護協會的人不幹了,說最適當的方式就是牽著驢走。最後,老人、孩子和毛驢都掉到深溝里,而各位出主意的改革者們卻束手無策。赫德的結論是:不要對中國的改革橫加指責,「人們最熟悉的可能僅僅是自己所在的那個領域」。

⊙《劍橋中國史》評論說:「羅爾綱的《太平天國史綱》,現在仍然是最好的一部概論性著作。」

⊙《紐約時報》曾評論袁世凱:他認為娶妻妾多少是男人有無本領的標誌,喜歡女子裹小腳,想當皇帝,骨子裡不喜共和,仇視農民起義,在他身上也有混跡官場必不能少的一些傳統惡習。

⊙何天爵是一個美國傳教士,也是一個駐華外交官。1895年,何天爵寫了一本《中國人本色》。在書中,他對李鴻章是這樣評價的:「他的儀態舉止和思維方式更像一名戰士,而不是政治家。他的身材要比一般的中國人高大,聲音粗啞而充滿飽滿的精神,給人的感覺非常平民化,易於接近。」

⊙英國退役海軍少將貝思福爵士在題為《細述中國》的報告中,敘述了他在1898年9月30日到1899年1月9日期間訪問中國時的印象。報告中說:中國政府極其腐敗、貧弱,朝令無常,不遵守條約稅則。各地稅務繁雜,內地關卡林立,關稅、子口稅、厘金等,名目繁多,無章可循,外國商人盡受其累。

⊙在1867年8月4日《紐約時報》的一篇報道中,曾說到了清朝的教育:「教育在清國人中普及的程度至少與英國不相上下。那些生活在清國社會最底層的苦力,即被人們蔑稱為『豬仔』的人,尚且能讀和寫。普通的民辦私塾遍及大清國的每個角落,雖然父母送子女到這些學堂就讀必須向它繳納一筆額外的費用。在大清國有些地方現在已經設有公學,它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政府資助的,這些學堂對窮人免費。再就是,在每個城市都為富人的孩子們開辦有數不清的私立學堂。」

⊙貝思福爵士在他的報告《細述中國》中,說到清末中國的軍事狀況:「漢陽這個兵工廠由湖廣總督管轄,工廠的設備是第一流的各種德制機器。我特別注意到許多現代化的銑床……在廠內我看到到處都是昂貴的重機械,打算用來製造12寸口徑50噸重的克虜伯大炮,可是沒有一部機器是裝設完整的。我又目睹了大量製造火藥的機器,也沒有裝設起來。」

⊙丁韙良說,「恭親王的命運之星升起在黑暗的暴風雨中」,他靠著「超凡的才智和勇氣」,「在皇室危難的關鍵時刻,不止一次地挺身而出」,「尷尬的局面愈發襯托出恭親王的尊貴與鎮定」。

⊙1872年9月15日,《紐約時報》登載了來自舊金山的一則電訊:「舊金山,9月13日電:昨天到達這裡的三十名清國學生都非常年輕。他們都是很勤奮和優秀的小姐和紳士,容貌俊秀,要比任何在這之前曾到美國訪問過的清國人都好看得多。有三名身為清國官員的教師陪同著他們。清廷撥出了一百萬美元用於這些學生的教育。這批來此地接受教育的清國小姐和紳士受到了人們極大關注。因為先前一批清國學生在美國時曾受到基督教的熏染,所以這次將會在這批學生中嚴格傳授孔子思想,讓他們信仰儒教。另外,『四書五經』和康熙皇帝制定的律令也將是他們常規課程的組成部分。」

⊙1906年4月24日,《紐約時報》刊載了一則來自上海的電訊:「《拉薩條約》已在北京簽訂。根據此約,英國政府承認大清國政府對西藏擁有主權。英國政府將不干涉西藏內部事務,除非其他列強採取了有礙大清國對藏主權的行動。同時,大清國政府將同意向印度開放西藏部分地區的市場貿易,鋪設電報線路,並在將來可能制訂的鐵路修建計畫時,優先考慮大不列顛政府的要求。此外,大清國政府同意向1903年4月抵達拉薩的英國上校揚哈斯本爵士及他率領的探險隊賠付125萬元探險費用。」

⊙1892年2月4日,《紐約時報》登載了一篇題為《光緒皇帝學英語》的述評。文章說:「今年20歲的大清國皇帝陛下(在大清國,人民稱他為天子),目前正由兩個受過英美教育的北京國子監學生負責教授英語,而這件事是由光緒皇帝頒布詔書告知全國的。」「光緒皇帝屈尊學習外語,是因為他和他的政治顧問們都認為,死死保住三千年前就形成的『老規矩』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要應付當今列強,必須相應地改變國家制度。」「皇帝陛下周圍的一些大臣甚至希望,大清國未來應該在文明國家的行列中佔據一個適當的位置。」

⊙《劍橋晚清史》中說:「從1870年隨著李鴻章成為北洋通商大臣以來,自強新政的領導權就被這個強有力的人物所掌握。」

⊙1886年8月29日的《紐約時報》,摘登了香港《每日新聞》關於清朝皇帝選妃和侍寢的一些生活趣事:「皇子15歲時必須結婚。如果確定為皇儲,還要為他選太子妃。選立正式的太子妃前一年,宗人府要先為他選一位比他長一歲的宮女試用,教他學會怎樣做丈夫。清帝就寢時,床邊有八名宮女侍候,還有十六名從內務府傳來的侍女在旁協助。她們的職責是服侍主子,不能打噴嚏、咳嗽、唾吐和發出任何聲音。」「每年春節,皇帝陛下和皇后都要共同主持一場宮內大宴。皇后坐在皇帝陛下的左邊。這是一年中唯一一次全體妃嬪會聚的場合,皇帝能見到他所有的愛人,並對她們進行比較。」

⊙1900年8月20日,八國聯軍基本佔領了整個北京城。俄國《新邊疆報》記者揚契維茨基描述了他所看見的情景:「傍晚,萬籟俱寂,槍聲早已停止,我重新登上城牆,眺望城市。在這個古城的上空,曾經從夜裡兩點到下午兩點,到處紛飛著令人生畏的彈藥:燃紅的鉛彈,鋼鑄的榴彈,甚至還有中國人民用生鐵製成的古老的炮彈。在這寂靜的古老城牆上和在這神聖京都的城牆下,人們的鮮血一直流淌了十二個小時。」

⊙袁世凱出山後,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這樣評價袁世凱:「沒有人比他更適合充當漢人與滿清皇室之間的調停人角色了,他是漢人中最受人信任的代表人物。」

⊙法國人關於《中英北京條約》簽約儀式的記載,與英國人的記載有所區別。他們將英國人在儀式上的傲慢無禮作為嘲諷重點,儼然把自己當做大清國的哥們兒:「中國人總是按照他們的方式來理解優先權和禮儀,而且在這方面很小心,也很敏感……(額爾金)對中國親王表現得傲慢、嚴厲和過分的放肆,弄得這位中國親王異常激動不安,並在好幾個場合中都流露出來。」

⊙1906年11月18日的《紐約時報》中,有篇《一個美國律師的觀察》的文章,說到了清朝的法律:「《大清律法》十分獨特,處罰相當重,非同尋常。幾個月前,上海郊區一名清國搶劫犯被裁決『站籠處死』,即把他關進站籠中,頭伸出籠外,卡在一個洞中,不能動彈。然後,每天從其站立的石頭堆中取走一枚石子,直到其頸項被籠口勒緊,窒息而死。此外,還有一種死刑叫『凌遲』,就是將犯人身上的肉一片一片割下,令他痛不欲生。處決強盜的方法一般是斬首。」

⊙1858年10月23日,《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組新聞專稿,其中說到了清朝的騎兵:「這些韃靼騎兵沒有弓箭,但每人肩上都背著一桿火槍。他們的火藥顯得很粗糙,在他們的彈夾里除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