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信念·有所為和有所不為 5.這理兒就看怎麼說

項羽收復梁地回軍後,又在廣武一地和劉邦形成對峙。劉邦故伎重演,堅守不出。項羽有些不耐煩,便對劉邦喊話,說:「天下匈匈數歲者,徒以吾兩人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咱們倆人這麼來回征戰,苦的是天下蒼生,不如咱倆出來單挑,別讓老百姓跟著受罪了。劉邦當然不會上這個當,獰笑著說:「吾寧鬥智,不能鬥力。」也不知他所謂的「智」指的是什麼,體現在何處。難道就是趁項羽不在時在成皋城外罵陣嗎?

項羽雖然著急,但也沒有採取劉邦罵陣的下三爛手法,只是每天「令壯士出挑戰」,期待與劉邦真刀真槍幹上一場。就這樣,劉邦最後都受不了了,要不說當初曹咎等人出城作戰也是被逼到一定份兒上了呢,這事擱誰誰也受不了不是?項羽沒罵陣,只是派人在城外耀武揚威一番,劉邦都覺得很沒面子。

不過劉邦就是劉邦,沒面子也不應戰。沒面子總比找死強,劉邦不一般就不一般在這裡,在大是大非面前總能保持清醒的頭腦。但劉邦不應戰不等於不想找回面子,項羽沒罵陣,劉邦反而數落起項羽來了。一口氣羅列了項羽十項罪名:「始與項羽俱受命懷王,曰先入定關中者王之,項羽負約,王我於(於)蜀漢,罪一。項羽矯殺卿子冠軍而自尊,罪二。項羽已救趙,當還報,而擅劫諸侯兵入關,罪三。懷王約入秦無暴掠,項羽燒秦宮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財物,罪四。又強殺秦降王子嬰,罪五。詐阬(坑)秦子弟新安二十萬,王其將,罪六。項羽皆王諸將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爭叛逆,罪七。項羽出逐義帝彭城,自都之,奪韓王地,並王梁楚,多自予,罪八。項羽使人陰弒義帝江南,罪九。夫為人臣而弒其主,殺已降,為政不平,主約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無道,罪十也。」

這十項罪名包含四方面的內容:

一是項羽對不起劉邦。第一條說得很清楚,按照懷王的約定,劉邦本該是關中王,卻被項羽封在了不毛之地的巴蜀。第六條中的「王其將」也是一個意思,因為項羽封了秦軍降將章邯等人在關中,搶了本該屬於劉邦的地盤。

二是項羽殘暴。第四條,「燒秦宮室,掘始皇帝冢」,第五條,「殺秦降王子嬰」,以及第六條,「詐阬秦子弟新安二十萬」,都是血淋淋的事實。

三是項羽分配不公。第七條,「王諸將善地」,項羽把好的地方分配給自己人。第八條,「奪韓王地,並王梁楚,多自予」,項羽給自己留的也是好地方,都是在說明這個問題。

四是抗命弒主。這主要是針對熊心說的。第二條,「矯殺卿子冠軍而自尊」,這是說項羽借用熊心的名義殺宋義。第三條,「已救趙,當還報,而擅劫諸侯兵入關」,說項羽完成救趙的任務,應該回彭城復命,等待新的任務分配,他卻自作主張跑來關中和自己爭功。接著是第八條,項羽「出逐義帝彭城,自都之」,把義帝熊心流放到長沙,自己佔據彭城為都。然後是第九條,「使人陰弒義帝江南」,最後乾脆幹掉了熊心。

劉邦最後給項羽的結論是:「為人臣而弒其主,殺已降,為政不平,主約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無道。」也就是第十條總結的。一句話:項羽這人是基本沒救了,人人得而誅之。

劉邦聒噪這些幹嗎?不敢出戰就是不敢出戰,項羽這麼令人不齒,你幹嘛不殺過去取了他的項上人頭?幹嘛不去和項羽單挑呢?項羽不地道,那你的形象就那麼光輝偉大嗎?所謂替義帝鳴不平,還不是在為自己沒能當上關中王鳴不平嗎?還不是想借義帝被殺的噱頭來掩飾自己爭搶天下的野心?再者,這僅是劉邦自己的一面之詞。客觀上說,他給項羽羅織的這些罪名都很值得商榷。

關於「王關中」的問題,前面已經說過,這只是個並不嚴密的偽命題,項羽不遵守也在情理之中。而項羽因為這個對懷王有了意見,最後抗命弒主,也都是前後事情趕到那兒了,也應該可以理解。只是這事牽扯到了劉邦的利益,所以他會七個不平八個不憤,於是就把義帝抬出來,將這事上升到一個君君臣臣的高度。

關於項羽分封諸侯、分配不均的問題,也只是田榮、陳餘、彭越,還有劉邦等幾個人不服而已,大多數人還是很滿意的。因為事實上項羽分封是有一定之規的,誠如項羽所說:「滅秦定天下者,皆將相諸君與籍之力也。」分封就是要按照出力的多少,按照戰功來分,人家並沒按照自己的喜好任意為之。而且項羽這次封的大部分還是各路的諸侯,並沒有封幾個自己的人。項羽給自己分的地方多,這也很正常,一則他立功最多,應該。再則,你讓任何人分,他也會給自己多留點的。

項羽沒封田榮,是因為田榮沒有戰功。田榮是齊王田儋的堂弟,田儋死後,齊地又立了田假為齊王,田榮跑到東阿,被章邯圍困,還是項梁解了田榮的圍。後來田榮回齊地驅除了田假,自己當了齊王,田假則逃到了楚地。章邯圍困項梁,項梁讓田榮增援,田榮卻說,除非項梁殺了田假,他才會出兵。最後項梁兵敗戰死。後來項羽救趙,與章邯軍火併,讓田榮幫忙,田榮也不發兵。滅章邯後,田榮也不跟隨項羽入關。這樣的人,項羽當然不會封他為王。

陳餘和張耳同為趙王歇的部下,倆人關係不錯,為刎頸之交。趙王歇和張耳被困巨鹿,張耳讓陳餘前來營救,陳餘自覺兵少,不是秦軍對手,沒敢上前。後來張耳急了,派張黶、陳澤數落了陳餘一頓,陳餘這才派出五千人,讓張黶帶著去解巨鹿之困,結果全折在那裡了。項羽解了巨鹿之圍,張耳便和陳餘翻了臉,怪他不出兵。結果陳餘也不吃那一套,乾脆「脫解印綬,推予張耳」,把公章一交,不幹了,帶著手下幾百個不錯的親兵信將,打漁狩獵,悠閑快樂去了。當然,他也就沒有跟隨項羽入關。

就是這樣,項羽在分封時還把他給考慮進去了,「素聞其賢,有功於趙」,於是給了他三個縣的封地。陳餘在巨鹿之戰中並未出力,但項羽在分封時,居然連陳餘曾經「有功於趙」這樣的陳年往事都考慮進去了,可見項羽分封是完全出於公心的。

按道理,陳餘應該感激項羽才對,結果陳餘不但不買賬,還嫌封給他的地方小,於是攛掇田榮一同反項羽,說:「項羽為天下宰,不平。今盡王故王於醜地,而王其群臣諸將善地。」大肆宣揚項羽分封不公,把好地方都分給了自己的人,把原先那些諸侯王分到不發達的地方。要和田榮一起,打破這種不公。

其實陳餘倒也不完全是對自己的分封有意見,而是對張耳有意見。什麼事就怕比較,本來他和張耳同為趙國大將,結果張耳被封為常山王,佔據了先前的趙地,而趙王歇卻被封為代王,去了邊疆。這就讓陳餘不平衡了,他和張耳有了罅隙,由生死之交變成陌路仇人,當然不希望張耳封得好,加上他先前的主子趙王歇封得還不如張耳好,所以就有了活思想。於是在田榮的幫助下,陳餘趕跑了張耳,把趙王歇又迎回了趙地。需要說明的是,陳餘只是發兵對付張耳,在形式上反對項羽的政治主張,並沒有在軍事上與項羽對抗。

陳餘這純屬沒事找事。就是你以前再有功,後來你也撂挑子去打漁了,去過那不聞世事的生活,誰封在哪兒跟你有何關係?早知如此,項羽就不應該封他,還讓他接茬兒打漁,給了他三個縣的兵力,倒成罪過了。

彭越更不用說了,他本就是個佔山為王的流寇,根本沒有任何戰功,只是在劉邦西進關中時,幫著打過昌邑,還沒打下來。他在項羽心中應該是沒有任何印象的,不封也在情理之中。

反對項羽分封的就是這樣一些人,而這些人並不能代表主流。再說了,分封這事本來就很敏感,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絕對的公平。你就是再一碗水端平,也會有人有意見,因為誰都覺得自己功勞大,誰都自有一套該得到重用的理論,很不好把握。應該說,項羽如此分配,幾乎已經做到公平的極致了。如果換做劉邦,或者是楚懷王本人,也未必能做到如此公平。

當然,劉邦把這些事抬出來的目的,就是對不敢出城應戰、不敢和項羽單挑作出一番合理解釋,給自己找回些面子。最後劉邦也沒忘了突出下主題,總結道:「吾以義兵從諸侯誅殘賊,使刑餘罪人擊殺項羽,何苦乃與公挑戰!」說我劉邦乃是仁義之師,是號召諸侯來除害的。像你這樣的罪人,我只要用一些有罪的人殺你就行了,根本就不配我親自動手,我何苦要和你單挑呢?看劉邦這面子找的,說得義正言辭、鏗鏘有力,不敢應戰倒有理了。

項羽從起事到成就霸業,一路走來霸氣十足、風光無限,但他在性格上卻一直都是個直腸子,他寡言少語,想做就做,他覺得讓人折服是要靠真本事的,事實勝於雄辯。他就這樣一步步走向成功的。而在他受到尊重和認可後,他的這種個性就進一步得到了加深和加強。這好比你在工作中因實幹而受到褒獎,那麼以後做什麼事你都不會輕易偷奸耍滑,因為一個潛在的形象意識已經在你大腦中根深蒂固了,你不想改變它。

然而,現實的殘酷卻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