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信念·有所為和有所不為 3.什麼樣的人辦什麼樣的事

如果說無間道和反間計還算戰場的手段,可以原諒和理解的話,是因為武力征服和智謀征服,不過都是戰爭中慣用的手法而已,並沒有優劣好壞之分。那麼言而無信就不那麼容易讓人理解了。因為即便是戰爭,也要講一定的規則,有一定的道義底線。

劉邦奉楚懷王之命西進關中,儘管一路磕磕絆絆,但總體還算順利。只是在崤山關口,遇到了秦軍很大的阻力。崤山、函谷關向來是進入關中的門戶,拿下這兩個關口,八百里秦川就如履平地了。秦王子嬰當然明白這個道理,於是派重兵在崤山把守。劉邦想沖關,卻被張良勸阻,神秘而不疼不癢地說:此關不可硬拼,只可智取。這就是謀士的作用,要都是硬打硬拼的,哪還顯得出他們的作用啊。

要說這劉邦有張良相助也真是前世修來的福。這是張良第二次跟隨劉邦。同劉邦一起投靠項梁後,張良便向項梁請求重建韓國,去保了韓王成,結果後來秦軍反撲,韓國很快便丟城棄地,成了散兵游勇。這次劉邦西征關中,路過韓地,幫著韓王成重新收復了城池,為了表示感激,也為了讓老朋友敘敘舊,韓王成於是獨自留守,讓張良跟隨劉邦一起入關。僅僅是跟隨還算不得什麼,關鍵是劉邦和張良之間很有默契,這一點很重要。據《史記·留侯世家》記載,張良年輕時曾巧遇一神秘老者,得授《太公兵法》一書,每日研習,頗得要領。他第一次跟隨劉邦時,便「數以太公兵法說沛公」,常照葫蘆畫瓢地給劉邦出謀劃策,而劉邦「善之,常用其策」,倆人往往一拍即合,在思維方式和思考方式上很對路。所以劉邦便很依賴張良。

這次張良給劉邦出的主意還是不錯的,簡單說就是一句話:重金誘惑+武力威脅。知己知彼方能對症下藥。張良得知秦軍守將的父親以前是個屠夫,買賣人家,重利。於是便讓酈食其這個能把死人給說活了的善辯之才,「持重寶啖秦將」,帶著重金厚禮去當說客,賄賂他們,讓他們投降,說以後好處還多著呢。與此同時,張良又派出一支先遣部隊,讓他們預備五萬人的糧食,分散到附近的山上,遍插軍旗,大造其勢,給秦軍守衛以大兵壓境的假象。雙管齊下,秦軍果然中招。來的這幫人不太好惹,而且看樣子人數眾多,真打起來不一定能勝,倒不如做個順水人情,得些好處。於是秦軍守將在城頭掛起白旗,表示「欲連和俱西襲咸陽」,投降外帶倒戈,準備和劉邦一起打進關去。

本來這事到這兒應該就算圓滿結束了,張良的目的也達到了,沒成想這卻只是個開頭。劉邦一看起了效果,便忙不迭地想接受降軍,擴充隊伍。結果張良再次勸阻,說:「此獨其將欲叛耳,恐士卒不從。不從必危,不如因其解擊之。」說我們不能太樂觀了,現在的情況,只是他們的守將想投降,底下的士兵們不一定服氣。如果那樣的話,我們以後的隊伍就不是鐵板一塊,就會出現許多不穩定因素,不如趁機消滅他們,以解後顧之憂。

劉邦一聽,覺得有理。於是趁著秦軍敲鑼打鼓、披紅挂彩準備熱烈迎接親人的當口兒,劉邦率軍一鼓作氣殺進了崤關,將正做著和平解放美夢的秦軍殺了個稀里嘩啦,一直被追打到藍田一帶。秦軍可謂兵敗如山倒。

劉邦、張良這事兒辦得很不地道,連蒙帶騙不說,還外加反咬一口。當然,戰場上假投降、設迷局的伎倆,本也是家常便飯,比如周瑜打黃蓋那一出。但人家那是在兩軍對壘、劍拔弩張的過程中進行的,而劉邦他們不是,秦軍都表示投降了,還準備和劉邦一起去打昔日的主子,劉邦卻來了個倒打一耙。如此背信棄義,置道義於不顧,這就有點不講究了。

與之類似的行為,項羽其實也有過,比如在西進關中的途中,坑殺了秦軍的二十萬降卒。再比如,項羽最後沒實踐楚懷王之約,沒讓劉邦如願以償地當上關中王。這也屬於一種背信。不過同是背信,和劉邦相比卻也有著幾點本質的區別:

首先,同是言而無信,劉邦比項羽表現得坦然。張良給劉邦出主意時,劉邦是欣然應允的。他沒覺得那樣做有什麼不妥,或者說他心裡根本就是贊同的。項羽在坑殺秦卒之前,則是做了一番思想鬥爭的。他找黥布和蒲將軍二人商量,說明他對這件事做還是不做,心裏面是猶豫的。依項羽獨斷專橫的性格,一般的事他是不會和別人商量的。

其次,時間上有差別。項羽一開始並沒想殺掉投降的秦軍,而是對他們進行了整編,成為自己的隊伍一部分之後,過了好長時間,在進軍關中的途中才坑殺的。而且坑殺還是有前提的,因為這些人和諸侯聯軍原有的軍隊發生了摩擦,為了不釀成大禍,項羽這才決定下手的。

劉邦則不然,他根本沒給對方投降的機會,而是在對方有了投降的意向、變得麻痹大意的時候趁虛而入。這個性質就不一樣了。如此做法,張良給出的理由是:守將投降,士兵不一定肯降。這簡直是屁話。那些士兵難道不是在聽守將的差遣嗎?照此理論,後來秦王子嬰投降,劉邦也應該把子嬰手下的將士們全部殺光才對,你咋敢保證他們全都和子嬰一條心呢?說白了還是有壞心眼,自己找情人就懷疑老婆偷漢子,如此而已,沒必要整得那麼精巧。

第三,劉邦否定的是自己,項羽否定的是別人。這種否定對象的差別,其實是最本質的區別。劉邦言而無信,出爾反爾,否定的是自己曾經許下的承諾,這是人品問題,是道德問題。項羽不踐諾楚懷王之約,否定的是楚懷王,並不是否定自己之前的某個承諾。何況項羽本來就對熊心那個偽命題有意見。

第四,劉邦面對的是下級,項羽面對的是上級。劉邦之所以背信後卻極少遭人譴責,皆因他的對象是他下一級的人群,是無論職位還是檔次都比他低得多的人群。用現在慣用的衡量標準來說,這些人在劉邦面前該屬於弱勢群體。如果他們投降了,就是唯劉邦馬首是瞻的下屬,劉邦自然可以不把他們當人看。而在成為下屬之前,他們還是劉邦的敵人,是劉邦革命的對象。所以劉邦的行為,亦可以理解為對敵的一種智謀。

再退一步說,即便劉邦對付的是已經認識錯誤並打算積極改正的人,那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因為按照「上級永遠是對的」這個公理推斷,照樣不會在人們心中掀起多大的波瀾。而項羽就不行了,他否定懷王之約,違背的是上級領導的意志。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抗上,是不按領導意圖辦事,是不講政治的突出表現。如果也按照「上級永遠是對的」這個公理去推斷,項羽的行為就是大錯特錯了。不但錯,簡直是天理不容、為人不齒。所以項羽的錯誤是要永遠被人們掛在嘴邊,成為攻擊的標靶,而且還要被記入歷史檔案,作為警示後人的反面教材。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