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信念·有所為和有所不為 2.無間道和反間計

劉邦能夠打敗項羽最終成就霸業,不僅是兵戈相見、流血衝突這麼簡單,他也動用了不少的心思和手段。這些手段有些是他親自操刀,有些則來源於手下的出謀劃策。不管哪種,劉邦都是具體的實施者和操作者。正是靠著這些手段,劉邦才一步步走向了成功。

楚漢戰爭持續了四年之久,其中歷時最長的就是滎陽拉鋸戰,長達兩年零三個月。這個階段也是劉邦在手段上無所不用其極的階段,是劉邦由被動挨打轉向主動出擊的關鍵時期,也是整個楚漢戰爭的轉折點。

劉邦一開始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實力,看到項羽在齊地與田榮打得不可開交,無暇顧及老巢彭城,於是便興沖沖地率領五十六萬大軍伐楚,並一舉拿下了彭城。可萬萬沒想到項羽只帶了三萬人馬,便將劉邦殺得潰不成軍,劉邦為此還險些丟了性命,這才倉皇逃竄至滎陽一帶防守。

我們先來看看滎陽拉鋸戰經歷的三個階段:

一是滎陽攻防戰。劉邦兵敗彭城,被項羽一路追殺,最後圍困在滎陽。後來劉邦用陳平的反間計,瓦解了項羽軍團,並趁機逃出滎陽,命周苛、魏豹等人留守滎陽。這個階段項羽完全佔據主動。

二是成皋拉鋸戰。劉邦在關中重整旗鼓後,聽從袁生的建議,不再和項羽硬碰硬,而是從武關出兵,進軍宛地,將項羽從滎陽引向宛地,同時令韓信北攻燕、趙等諸侯國,令彭越截擊項羽的後防。之後劉邦趁項羽回擊彭越,佔據了成皋(今滎陽市西18公里處)。項羽攻下滎陽後,圍困成皋,劉邦不敵,不得不放棄成皋,然後從韓信處借兵,回攻成皋,同時令盧綰、劉賈率兩萬人與彭越會合,佔據梁地,迫使項羽回兵收復梁地,劉邦趁機再奪回成皋。項羽回兵,雙方再次在成皋對峙。這個階段雙方各有勝負,總體上項羽仍佔主動,但是劉邦通過打外圍,也緩解了被動局面,戰局開始向有利於劉邦的方向轉化。

三是鴻溝議和。韓信攻佔齊地,直接威脅項羽的老巢彭城,項羽派龍且截擊,結果全軍覆沒。加上彭越在後方的不斷騷擾,圍攻劉邦又沒有進展,項羽走入困境,開始處於被動局面。戰爭的風向標完全轉向了劉邦方面。當此時,戰事拖得太久,雙方都很疲憊,於是劃鴻溝為界議和。滎陽相持兩年多,終於告一段落。

這一階段也是雙方力量與心智的較量。雙方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取得勝利。為了這個目的,劉邦和項羽可以說都費盡了心機。政治、戰爭、兵法,陽謀、陰謀,在這裡展現了個通透。應該說,在整個相持階段,雙方互有勝負,誰也沒佔多少便宜。只是二人的本性在這個階段卻盡顯無遺。

彭城戰敗之後,劉邦一直處於被動防禦狀態,很少和項羽正面交鋒,但他對這事是有反思的。他深刻認識到,項羽的勇猛並非浪得虛名,正面開戰自己絕然占不到半點便宜。但是事已至此,劉邦已是無路可退,於是開始動心眼。在對峙的這幾年中,劉邦絞盡腦汁、費盡心機,在手段上無所不用其極。最典型的兩個手段就是無間道和反間計。

後人總是將一些手段的運用冠之以謀略、計策的名號,藉此將其典型化、概念化、神秘化,換來一些感嘆和驚嘆。其實這沒什麼好吹噓的,人們之所以慨嘆,是因為嚮往最後的成功,因而忽略了事物的本質。這就像兩人打架,一個打不過另一個,於是開始避其鋒芒,不再和他發生正面衝突,而是採用一些手法,比如打悶棍、撒石灰等。這打悶棍、撒石灰便是手法了,並不見得有何稀奇。

我們先說說無間道。劉邦一直是個偏重於心機的人。早在劉邦決定與項羽正面對抗之前,他便已埋下了一個很好伏筆。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導演了一出無間道的好戲。這個戲的主角就是項伯。項伯是項羽的叔叔,在身份上有著旁人不能比的優勢,是無間道的最佳人選。直到楚漢戰爭結束,項羽烏江自刎,項伯都一直跟隨項羽。但他是人在曹營心在漢,人在項羽這,卻一直在替劉邦做事。這個源頭起於鴻門宴前後。

前面介紹過,項羽入關後,對劉邦產生了意見,想發兵滅掉劉邦,項伯怕傷及曾經對他有恩的張良,於是連夜給張良報信,張良又趕忙將情況彙報給了劉邦。劉邦本來對項羽的行動還蒙在鼓裡,在那該吃吃該喝喝地做著關中王的美夢呢,項伯的消息可謂及時雨,一下點醒了夢中人,讓劉邦躲過一劫。劉邦趕忙抓住項伯這根救命稻草,讓張良把項伯叫來,說「吾得兄事之」,我得像待親哥哥一樣待他。項伯進來,劉邦果真像見了親人一般,拉著手哥長哥短地寒暄一番,然後「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口頭承諾和項伯做了兒女親家,徹底將項伯策反。此舉對劉邦來說意義非常重大,因為此後項伯起到了他人無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項伯讓劉邦躲過了兩次危機。一是阻止了鴻門宴前的兵戈。項伯本是去找張良的,卻沒想到會有此意外收穫,居然和名噪一時的一路諸侯劉邦攀上了親戚,自是美得不亦樂乎的,於是心甘情願做起了劉邦的說客,回去之後便勸阻項羽,還說了劉邦一大通好話,從而免除了一場生死火併,讓劉邦躲過一劫。要知道,當時的劉邦在項羽面前不過就是小菜一碟。二是項伯在鴻門宴中身護劉邦。劉邦到項羽大營中去謝罪,席間,范增安排了一出「項莊舞劍」的表演秀,想藉機除掉劉邦,結果被項伯看出了門道,於是不顧身份、不顧歲數、不管場合,毅然起身陪舞,拿劍擋著侄子項莊而護著親家劉邦,讓范增的計畫泡了湯。

其次,項伯為劉邦謀得了一個福利。這個福利就是漢中之地。項羽不想讓劉邦在關中當王,將其封在了巴蜀,也就是現在的四川一地。四川現在是繁華了,但在那時就是個不毛之地,是秦朝流放罪犯的地方。劉邦對此當然心有不甘,於是讓張良「厚遺項伯」,給親家送去不少禮物。張良這人辦事也牢靠,不但沒有從中截留,還把劉邦賞給自己的「金百溢,珠二斗」也一併送給了項伯。天下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劉、張這樣做的目的就一個「請漢中地」。讓項伯幫著要漢中這塊地皮。項伯享受著收禮和被重視的雙重快感,又是給老朋友和親家辦事,自然盡心儘力。

關於項伯如何替劉邦要地,自有他的一套說辭,史書對此無詳細記載,在此也沒必要過多糾結,反正最後項羽是答應了。此事意義重大,正是因為有了漢中這塊地,劉邦的勢力範圍才得以和關中接壤,為他以後還定三秦創造了便利條件。

第三,項伯救了劉邦父親一命。項伯後來有沒有偷著向劉邦透露過項羽的軍事行動或軍事機密,這個史書也沒有詳細記載。不過有沒有都不重要,真正的無間道高手,不是有一點風吹草動就趕緊通風報信的細作,那就太低級了,他需要在最關鍵時刻發揮最關鍵的作用,救劉邦父親就是個例子。

滎陽拉鋸戰後期,楚漢雙方在廣武(滎陽東北廣武山上)對峙數月,劉邦派彭越抄項羽的後路,截斷其糧草供應,項羽首尾兼顧,應接不暇,一時處於下風。於是氣憤之極的項羽便把在彭城俘獲的劉邦父親推了出來,五花大綁,油鍋準備,然後對劉邦說:「今不急下,吾烹太公。」你小子識相點趕緊投降,否則我就煮了你爹。見項羽急眼,耍開了流氓,劉邦反而一下興奮了。心想:打仗我不行,比這個你哪是我對手啊。於是,劉邦流氓嘴臉表露無遺,對著項羽喊話:「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曰『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說我倆都是楚懷王熊心的手下,是在一個鍋里吃飯的同事兼兄弟,既是兄弟,那我爹也就是你爹,你要真想煮了我爹,那就讓我這做哥哥的也跟著沾點光,分我點肉吃。你瞧這話說的,不知道的還以為倆人有多要好呢。也不知這麼要好的一對生死弟兄,咋就鬧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其實當時劉邦除了說這些狠話,也沒別的什麼辦法。他說好話,替父親求饒,那正遂了項羽的心意,所以他不可能說軟話。而且,置之死地而後生,在兵法上也是一個謀略,走的也是一步以退為進的活棋。不過雙方都不讓步,事情便僵在那裡了。項羽的本意也不一定就是真想殺劉邦的父親,要殺他早就殺了,根本不用等不到現在。此舉也是冗長疲沓的戰爭把項羽給拖煩了,於是拿劉邦父親出來解解悶,順便嚇唬一下劉邦。而且他要真想殺也不至於搞得這麼隆重,「為高俎,置太公其上」,煞有介事,跟公審公判大會似的。這就像倆人打架,一人很誇張地找菜刀,對另一人說,你等著,別跑,我非宰了你。其實他是盼著對方快點跑了就完了。真想殺人的不會說出來,也不會把找兇器的行為做得那麼明顯誇張。項羽其實也就是想逼著劉邦就犯,乖乖投降了事。

項羽想得不錯,結果劉邦沒吃這一套。項羽騎虎難下,就真想送劉邦父親去見閻王了。正準備動手時,項伯出現了,勸項羽說:「天下事未可知,且為天下者不顧家,雖殺之無益,只益禍耳。」想得天下的人是不顧家的,你這樣沒用,殺了他反而多生禍端,還是算了吧。和鴻門宴前夕說的話如出一轍。項羽有台階就下,於是罷手,倒也識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