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獻策·語言的藝術 3.劉邦和項羽對別人的態度

劉邦給人的印象和唐太宗一樣,似乎也是個善於納諫、聽得進逆耳忠言的人。漢初三傑,張良、蕭何、韓信,還有樊噲、陳平、彭越,都給他出過主意,他的江山就是在這些人的不斷建議中一點點拿下來的。用酈食其計,取陳留;用張良計,取武關;用陳平計,解決滎陽危機。例子太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劉邦之所以能對這些人言聽計從,最起碼說明了四個問題:一則,這些人說得有道理;二則,劉邦認為他們說得有道理,或者說劉邦這人有判斷力;三則,劉邦這人自己沒什麼主意,至少不會很多;四則,劉邦這人脾氣還算隨和。通過這四點,我們完全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劉邦同志是個好領導,而且是個相當不錯的一把手。

一個好的一把手,不是看他具體做事的能力和魄力,而是看他對整體局勢的掌控能力,是否能對事情作出準確預判,進而作出迅速的部署,屁大點事都親力親為的人根本不適合做一把手,要都那樣還要手下人幹什麼?一把手可以不幹活,但必須要有很強的判斷力和識別力。這就需要他遇事有耐心,心胸開闊、脾氣隨何,能夠冷靜分析下屬的意見和建議,讓問題在腦子裡有充分的停留時間。發揮群策群力,永遠比自己獨斷專行好。

劉邦這方面做得很好。天下大定,劉邦大宴群臣,在會上做總結時,他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饢,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意思是,論謀劃的運籌,我不如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保障供給,我不如蕭何;打勝仗,我不如韓信。這三個人,都是人中豪傑!我能夠用好他們,就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所在。這是劉邦攫取天下之後的經驗總結,是肺腑之言,張、蕭、韓三人都有各自的特長和優勢,哪一個拿出來劉邦都比不了,但是劉邦能把他們綁在一塊兒,共同為他效力,那麼劉邦就是集合了三個人的能力,如此,三人中哪一個都比不上他劉邦了。這就是一把手的本事。

對於別人的話,項羽其實也並非完全聽不進去,項羽從跟隨叔父項梁起事,到破釜沉舟獨當一面,最後成為號令天下的西楚霸王,一路走來,也沒少有人給他出主意。對此,項羽不但聽,而且還能做到主動和別人商量。比如:項羽解除趙國危機,章邯軍全部投靠了項羽,然後大軍一起進發關中,行至新安時,項羽指揮的諸侯聯軍和投降的秦軍之間,因為積怨太深而發生了爭執。諸侯聯軍的官兵大都是窮苦出身,許多人以前曾被征戍到關中一帶做徭役,飽嘗羞辱和打罵,這下有如鹹魚翻身一般,把怨氣全撒在這些秦朝的降兵身上,變本加厲地把秦兵當奴隸使喚,秦兵難以忍受,好多人便有了逃跑的念頭。「諸侯微聞其計,以告項羽」,項羽這邊的將士察覺了,便報告了項羽,項羽便召來黥布和蒲將軍二人商量,最後三人達成一致意見:將這些投降的秦軍全部坑殺。

拋開事件本身的對錯,以及手段是否殘忍、事件的影響如何不說,單就聽取別人意見來說,項羽首先是聽了,然後很重視,當自己拿不定主意時,還主動去和手下人商量。

還有:鴻門宴前夕,曹無傷向項羽告了劉邦一狀,項羽打算向劉邦興師問罪。沒想到卻遭遇無間道風雲,叔叔項伯不但向張良泄露了軍事情報,還被劉邦忽悠,做了口頭上的兒女親家,於是反過來幫著劉邦蒙項羽。他對項羽說:「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意思是人家劉邦費力打下關中,你才這麼順利入關,人家立了功,我們還要出兵打人家,這是不義的行為,應該善待人家。項羽認為言之有理,於是「許諾」,答應善待劉邦。這也是鴻門宴劉邦沒被項羽滅掉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否則項羽想殺劉邦,那是誰也攔不住的,十個樊噲闖宴也是白搭,劉邦借口上廁所更是門兒都沒有。

再比如:劉邦伐楚,結果被項羽打敗,追到滎陽,雙方在滎陽展開拉鋸戰,劉邦「築甬道屬之河,以取敖倉粟」。築起甬道,和運河相連,好用來運取糧食。項羽屢次出兵侵奪甬道搶奪糧米,最後劉邦軍「食乏,恐,請和」。面對項羽狼一樣的進攻,劉邦軍實在支撐不下去了,於是欲「割滎陽以西為漢」,咱別打了,我們服了,我就占滎陽以西就行了,其他還是你西楚霸王的。項羽「欲聽之」,也覺得這樣耗下去沒勁,打算就此罷手,這時范增就說了:「漢易與耳,今釋弗取,後必悔之。」說現在劉邦已是強弩之末,很快就會敗的,現在我們要是收手,將來肯定後悔,項羽聽從范增建議,「乃與范增急圍滎陽」。

不光是老謀深算的范增,就連十三歲孩子的話,項羽也能聽。滎陽拉鋸戰,劉邦不是項羽的對手,多次失利,後來滎陽也被項羽軍佔領了,劉邦於是派彭越攻打梁地,截擊項羽的糧道,切斷其補給,以緩解項羽的進攻勢頭。彭越接連攻下睢陽、外黃等十七座城池,逼得項羽只得回兵攻打彭越。結果在攻打外黃時,項羽遇阻,將士折損不少,外黃一戰,項羽氣到極點,把氣全撒在城中百姓身上,下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詣城東」,將十五歲以上的男子全部驅趕到城東,準備坑殺。這時外黃縣令舍人的兒子,剛十三歲,站出來面對威嚴而又憤怒的項羽說:「彭越強劫外黃,外黃恐,故且降,待大王。大王至,又皆阬(坑)之,百姓豈有歸心?從此以東,梁地十餘城皆恐,莫肯下矣。」這段話的意思是:彭越用武力征服了外黃,城裡人迫於彭越的淫威,所以暫時妥協投降,盼著大王能殺回來。現在大王重新得到了外黃,卻又要把百姓坑殺,百姓怎麼會有歸附大王的心呢?如果大王真這樣做,那麼從今以後,由此向東,梁地十幾個城池的百姓,都怕大王坑殺,一定拚命堅守,大王一處都攻不下了!項羽「然其言,乃赦外黃當阬(坑)者」,怒氣全消,此事就此作罷。大軍一路順暢,再未遇任何阻力。

以上例子最少也能說明項羽的四個特點:

一則,項羽考慮問題簡單。項伯蹩腳的說辭,劉邦敗軍之後的求和,都說明了這個問題;二則,項羽容易受外界影響,容易衝動。本來拿定的主意,很容易因外界影響而改變;三則,項羽拿不定主意時,也會主動找人商量;四則,當別人的意見與他大體相同,或是能說服他時,他也會言聽計從。連十三歲孩子說的話,只要對,項羽都能聽,已足以證明這一點。

也就是說,項羽除了主觀性較強,好衝動,容易受外界影響之外,沒什麼大毛病。想問題簡單那是天生的,他小時候讀書學劍不就是那樣嘛!而且這也和閱歷有關,項羽當時才二十多歲,慮事周全這方面肯定欠缺,需假以時日才能改變。

外界影響誰都會遇到,誰也別說誰能明辨是非,其實誰的耳根子都軟,如果有人老在你耳邊說一個人的壞話,久而久之,你對他的印象定然好不到哪兒去。這都是人之常情。但這些特點綜合在一起,就得出一個結論:項羽不是一個合格的領導,如果說得委婉點,那麼項羽就是一個有個性的領導。這樣的領導容易走極端,容易判斷失誤。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