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路子·成材的密碼 3.劉邦的知識來自哪裡

劉邦沒有項羽的條件,項羽畢竟曾是楚國的貴族,世代為將軍,雖說後來沒落了,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劉邦依然不能望其項背,他就是個普通的莊戶人家的孩子,而且家境貧寒,連吃飯都成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劉邦自然沒有項羽學文、學武、學萬人敵的資本,更沒有項羽挑肥揀瘦、挑三揀四的資本。不過這樣也好,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劉邦因此得以過早地走向了社會。

儘管項羽在學習上有些隨意、乖張,過於自我,但他仍屬於接受正統教育的範疇。相比之下,劉邦則更像一個社會油子,他身體力行著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在社會大熔爐中百鍊成鋼。如果說項羽不是個好學生,那麼劉邦根本就可以歸類為社會青年了。

劉邦雖沒機會上學,卻不等於他沒有學到知識,他和偉大的高爾基先生一樣,上的是社會大學。人是社會中的人,人不可能脫離開社會,即便你學習完書本知識,也終究還是要走向社會的。而過早地步入社會也讓劉邦獲益匪淺,他很快學會了為人處事、投機鑽營,學會了夸夸其談、拉幫結派,也學會了蠅營狗苟、爾虞我詐。

人總是要做事的,絕不會吃飽了沒事傻等到天黑睡覺,只是每個人做的事不同、做事的方式不同而已。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做了這個,就做不了那個,你把精力專註於此事,你就會做好此事,在這個領域上有所建樹,但在沒有涉足的領域,你就不一定出類拔萃。俗話說隔行如隔山,又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說的都是這個道理。人的智力差別本不大,誰也不是先天生而知之、後天無所不知的神仙,只是對某件事物的專註程度和用功程度的不同。任何人,只要在某個領域浸染久了,都會成為出色的行家裡手。其實這也就是學歷代替不了能力的關鍵所在。

劉邦沒機會讀書,卻有機會在社會中摸爬滾打,進而增加了他對人的了解。社會學就是人學,整天青燈相伴,在之乎者也的四書五經中是找不到社會學的,就是找到了,它也是死板的,是被拔高了的、抽象了的理論,實際應用起來不一定好使。劉邦步入社會獲取的知識,猶如項羽在打架中的招式一樣:簡單、直接、實用。

《史記》中對劉邦混社會的生活有段記載:「仁而愛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及壯,試為吏,為泗水亭長,廷中吏無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從王媼、武負貰酒。」簡單幾句話,卻也說明了五方面的問題:

首先,劉邦這人喜歡交朋友。

「仁而愛人」,說的是他為人仁義厚道,能夠與人為善。劉邦不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他喜歡與人交往接觸,喜歡主動與人親近。這樣的人自然也容易被別人接受,朋友自然也就多。

而且劉邦性格開朗、不拘小節,在做泗水亭長時,「廷中吏無所不狎侮」,同僚中人常被他調笑輕侮。這點經常被人誤解,其實這不是說劉邦說話尖酸刻薄,喜歡搞人身攻擊,它應該是一種幽默的打趣和善意的調笑。這在我們生活中是經常見到的,朋友或同事之間,關係親近到一定程度,不可能總是刻板地交流。遠的不說,比如《非誠勿擾》中的孟非對樂嘉說,你本事大,你把頭髮長出來給我看看。當然人家孟非沒這麼說,說的別的,我沒記住,臨時杜撰一個,就是想說明一個意思:樂嘉本人對此是絕不會在意的。不但不介意,相反,他還會賞識孟非的幽默風趣,回以開心的一笑,因為他們是朋友,是一起搭檔了很長時間的同事。劉邦有沒有孟非的幽默咱不知道,但他開玩笑肯定也會掌握分寸的,否則都別上班了,還不天天打嘴架玩啊。喜歡開別人玩笑的人,也一定允許別人開他的玩笑,比如樂嘉也會時不時反擊孟非一下,在孟非的學歷或身材上幽默一番,孟非也是哈哈一笑。二人都是有涵養的人,沒那麼小氣,如此才有氣場,氣氛才會活躍。劉邦就是這麼一個大大咧咧的人。

劉邦還有兩個愛好,「好酒及色」。這並不能說明劉邦人品就差,處在他的位置,不好這玩意兒的男人還真不多,就像現在請客,下館子、洗澡、按摩,一條龍走完,原本兩人松垮的關係,定然會像人民幣一樣,變得光輝和堅挺了。劉邦以此為糖衣炮彈,定會拉近他和許多人之間的距離。

其次,劉邦這人不小氣。

「喜施」二字足以說明一切問題。一個人的大方程度和他的自身條件有關。一個腰纏萬貫的富豪,偶爾拿出一點錢來布施,或者給基金會捐款(比如中國紅十字會),並不十分稀奇。而一個吃了上頓沒下頓的人,在街上看到行乞的老人時,能夠竭盡所能、慷慨解囊,這就十分難得了。劉邦出身低微,家境條件並不好,雖不至於到了囊中羞澀、兜比臉還乾淨的地步,手中也絕不會太寬綽,然而他卻能做到時常周濟別人,而且以此為樂事,說明他這個行為不是有意為之,而是受潛意識支配的,是從骨子裡帶出來的。上面說到劉邦「好酒及色」,估計這哥們兒請客洗澡按摩時,和那些找人辦事的大款們一樣,每次都是搶著付錢。

第三,劉邦心裡能裝事。

劉邦「意豁如也,常有大度」,是個意志豁達、胸襟開闊、不拘小節的人,這也註定了他與人交往的情感基調,會和別人相處融洽,將來也會和他的那些追隨者們打成一片。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它會在周邊人群中形成一個好的共識。這種好印象,就是一個人親和力的體現。

劉邦的大度在當地是很有影響的,後來陳勝起事,天下紛紛效仿,沛縣縣令也想舉旗響應,蕭何、曹參卻看中了劉邦,要沛縣令招劉邦來坐鎮,後來乾脆殺了沛縣令,推舉劉邦為沛公。劉邦成為這些人的領袖,從此開始了他爭奪天下的政治生涯。劉邦能成事,其實也正是他人格魅力長期積澱的一個結果。

第四,劉邦喜歡隨性的生活。

劉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不喜歡幹家里地里那些具體的營生,鋤地、拔草,在院子里種菜等活計一概不管。他不喜歡循規蹈矩,不喜歡受人約束限制,他喜歡隨性的生活。這在過去絕對屬於不務正業的典範,沒人願意把閨女嫁給他。

劉邦的隨性還在於他什麼事也不往心裡去。劉邦家裡不富裕,掙的工資肯定也不多,整天在高檔娛樂場所高消費肯定不行。劉邦老先生也真有辦法:賒酒喝。劉邦「常從王媼、武負貰酒」,意思是常到王媼、武負兩位老闆娘那裡打白條,沒事自己整兩盅,或者請朋友們一起暴搓一頓,順便還能和老闆娘逗逗悶子,畢竟找小姐是要花錢的,在這兒一盤花生米二兩小酒,還能過過乾癮,很划算。總之,劉邦這酒賬是欠下不少。

這倆老闆娘也不是吃素的,見劉邦每次喝酒都喝成一灘爛泥,便經常給他上花賬,「每酤留飲,酒讎數倍」,吃一頓上三頓的賬。不過有福之人不用愁,劉邦這人命好,最初王媼、武負二位對劉邦瞧不上眼,看劉邦醉貓似的在裡間酣睡,心裡沒少罵他傻老帽,給你上花賬都不知道,你就等著爆股吧。等後來「見其(劉邦)上常有龍」,倆人老看見劉邦身上恍惚有龍在盤旋,於是驚而「怪之」,到年底「折券棄責」,將賬本一撕,不用劉邦還了,算是賀禮,顯得很大方,以期將來獲取更大的利潤和利益空間。

要不是身上常現真龍,劉邦這酒賬估計夠他喝一壺的。可人家劉邦不在乎這個,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朝沒酒喝涼水,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先落一肚子好下水再說,還錢怎麼也得等到年底,還早著呢,且由他去。

第五,劉邦吃得開。

混社會是對人的一個很大考驗,有的人在社會上如魚得水,吃得很開,有的人卻舉步維艱,處處碰壁。這和自身條件有關。劉邦出手大方,心胸開闊,喜好吃喝,愛逛窯子,廣結朋友,這些都是在社會上吃得開的必要條件。現在這些條件也依然沒變,巴結上級忽悠下級,有不少事兒都是在酒桌上抑或夜總會裡完成的。

食、色,性也。這是人之常情,也是拉近距離的一種方式,你當和尚肯定不會有朋友(酒肉和尚除外),不近酒色,人家以為你是怪物,或者懷疑你有啥毛病。行走社會,其實也就這點事兒。所以劉邦這樣的人在社會上一定吃得開,他能和領導、群眾都打成一片,有著極強的親和力和感召力。而且他經常幫助別人,施與別人錢財,日積月累,今後自然會獲得相應的回報。這些都會成為劉邦的人脈資源。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