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從「追趕」到「超越」 二、從中美首腦峰會說起

「一出國,就愛國」也是一種歷史記憶。2013年6月7日至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美國加州安納伯格莊園舉行了別開生面的中美高峰會。這使我想起了一段往事,也就是28年前中美之間舉行的另外一場元首高峰會,一場我本人親歷的高峰會。28年過去,彈指一揮間,但中國與美國呈現了此長彼消的發展大勢,中國「追趕」的速度之快、「超越」的勢頭之猛,令人感嘆萬千。

1985年7月下旬,時任中國國家主席的李先念訪問美國,隨行的還有副總理李鵬和國務委員姬鵬飛等。我隨團出訪,擔任李鵬副總理的英文翻譯,參加了這次很有意義的外交活動。李先念是一位曾為新中國的建立浴血奮戰、立下卓著功勛的戰將,也是新中國建設的卓越領導人。從1954年開始,他擔任國務院副總理長達26年。1982年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1983年當選為國家主席,出訪美國時已76歲高齡。我印象中的李先念既是一位資深的政治家,也是一位不乏幽默的長者。

記得出發前一個星期,全體出訪人員參加了在中南海召開的一次預備會,外交部禮賓司負責人向大家彙報出訪的準備情況,他提到白宮歡迎晚宴正廳限定參加人數,中方為14人。李先念笑著說:「那你們去吧,我就不去了。」當介紹到出席白宮歡迎宴會要著民族服裝,請大家穿深色中山裝時,李先念開玩笑地問道:「美國不是最講自由嗎?怎麼還要統一著裝?」

比較28年前後的兩次中美首腦會晤,最大的差別首先是形式。李先念主席的訪問是中國國家元首第一次訪美。美國負責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幫辦詹姆斯·利利(James Roderick Lilley)在訪問前對記者吹風:「此行是中國國家元首首次訪美,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象徵意義。」1985年7月21日上午10點,美國總統里根在白宮南草坪為李先念主席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樂隊高奏中美兩國國歌,鳴禮炮21響,李先念主席和里根總統分别致辭。里根10天前剛做了結腸腫瘤切除手術,就來主持這個儀式,對中方客人彬彬有禮,熱情友好,致辭時還兩次使用了中文,一次是說「歡迎」,另一次是說「互敬互惠」。李先念答辭也很得體:「總統先生,看到您迅速恢複健康,我感到十分高興。你現在親自接待我,使我深為感動。」

國事訪問有光鮮亮麗的一面,如隆重的歡迎儀式、盛裝的歡迎晚宴等,中國當時確實十分看重這些禮儀和形式。一個剛剛走出「文革」內亂,現代化事業還處於起步階段的大國,渴望得到外部世界的足夠尊重和平等待遇。今天中國仍然看重這些禮儀和形式,但我們已經可以放下這一切,因為我們更自信了,我們可以不需要這些東西來證明自己已經是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大國,我們已經很樂意與其他國家領導人進行更為隨意、更為務實的非正式會晤。

正式的國事訪問有其長處,但各種禮賓的繁文縟節經常會佔用雙方過多的時間和精力。28年前的訪問中,雙方考慮到里根總統剛剛動過手術,只為他安排了三場活動,一是歡迎儀式,二是正式會晤,三是歡迎晚宴。細數一下,雙方首腦交談的時間並不多。歡迎儀式上,雙方領導人只做了最簡單的交談,然後就是照本宣科的致辭。隨後的正式會談只有一個半小時,翻譯又去掉了一半時間。歡迎晚宴的安排,按照美方當時的禮儀,里根總統與李先念主席的夫人林佳楣坐在一起,李先念主席與里根總統的夫人南希坐在一起。我著實感到他們之間的共同話題似乎不多。

我陪李鵬副總理和喬治·布希副總統坐在第二桌,望著兩位國家元首和夫人的第一桌,發現他們確實沒有太多的交談。倒是沒有夫人在場的李鵬和布希坐在一起,交談甚歡。布希展示了自己對中國的喜愛,戴著自己在中國購買的「上海牌」手錶和中國生產的領帶,除了交談外交和戰略的大話題外,他們主要聊的是周恩來。布希說,他對基辛格很有意見,因為在北京擔任中美聯絡處主任的時候,基辛格會晤周恩來總理時從來不讓他參加,未能見到周恩來是他一生的遺憾。

會晤形式的變化也反映了兩次訪問的定位差異。28年前出訪的定位是「中國國家元首第一次訪問美國」,目的是「增進相互了解,促進兩國關係,加強人民友誼,維護世界和平」,而這次習奧會晤則被定位在「戰略性和歷史性的會晤」。習近平主席和奧巴馬總統第一次會晤就提出了三大問題:「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中美關係?中美應該進行什麼樣的合作來實現共贏?中美應該怎樣攜手合作來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這不僅是我們兩國人民關注的事,也是國際社會關注的事。我們雙方應該從兩國人民根本利益出發,從人類發展進步著眼,創新思維,積極行動,共同推動構建新型大國關係。」

習近平在會晤中強調「中美兩國一定要走出一條不同於以往『大國之間必然對抗衝突』的新路來。要走這樣的一條道路,雙方應該努力建設新型大國關係,互相尊重、合作共贏,以造福兩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這也是國際上的重要關注,因為中美兩國合作好了,就是世界穩定的壓艙石,是世界和平的助推器」。

這番話的背後是28年間中美雙方實力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中國迅速崛起,令美國和整個世界都感到了震撼。1985年我們訪美的時候,中國經濟規模連美國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而今天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8年前,中美一年的貿易額只有60億美元(1984年),今天中國一天的貿易額就超過100億美元,一躍成為全球最大貿易國。世界上多數權威研究機構都預測:如果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的話,中國經濟總量在奧巴馬任期內將超過美國;如果按照官方匯率計算的話,中國經濟總量在習近平任期內將超過美國,這些都將是人類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偉大事件。28年前,里根總統在歡迎李先念主席的致辭中說:「中國近年來生產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美國作為朋友,感到高興。」今天奧巴馬總統歡迎習近平主席時說:「我們非常歡迎中國作為一個世界強國繼續和平崛起。我們認為,一個和平的、穩定的、繁榮的中國不僅對中國有利,也對全世界、對美國都有利。」

28年前講的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28年後講的是「一個世界強國繼續和平崛起」,這種措辭的變化折射出的是中國實力的滄桑巨變。28年前的訪問中,考慮到李先念主席年事已高,他的活動安排相對較少,但美方已經預測到李鵬可能出任中國總理,所以給予李鵬非常特殊的禮遇,為他安排了專機和長達四天的單獨行程。對李鵬來說,此行的一個主要目的是考察和借鑒美國現代化建設方面的經驗,李鵬同時也利用這個機會鼓勵美國加大對華投資和轉讓技術的力度。在四天內我們先後考察了布萊特烏德核電站、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福特汽車公司、密西西比河航運系統、胡佛大壩、蘭德中心、矽谷、斯坦福大學及其在矽谷的產學研機構等,李鵬一路走來,不停地提問題,不停地記筆記,認為美國有不少值得中國借鑒的經驗。回顧過去這些年,中國借鑒和學習了美國和西方的許多有益經驗,全面地改進了我們方方面面的工作,但更為寶貴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沒有失去自我,李鵬在訪問的一路上也告訴那些質疑中國政治制度的美方人士,中國堅持的是「中國式社會主義」,並在這個基礎上,學習和借鑒美國乃至其他國家一切值得借鑒的東西。

28年飛逝而去,真是彈指一揮間,但中美兩國的實力對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兩個例子讓我感觸尤深。28年前,我們抵達芝加哥,一切都讓我們感到新鮮,從高速公路到超級商場到摩天大樓,對我們而言都是很開眼的東西。李鵬會見了芝加哥企業界的人士,見了芝加哥市長和伊利諾伊州州長,希望美方多來中國投資。但28年後的今天,情況完全變了,中國成了美國最大的債主,美國多數的州和城市都深陷債務之中,芝加哥市和伊利諾伊州也不例外。今天美國的州長和市長似乎都在找機會往中國跑,希望中國去他們那裡投資。芝加哥市市長理查德·戴利(Richard Michael Daley)在任期內已5次訪華,2010年他專程造訪了中國5個城市,推廣「芝加哥—中國友誼項目」。他反覆強調芝加哥在地理上和經貿領域都「位於美國心臟地帶」,並承諾把芝加哥打造成「對中國最友好」的美國城市。他力推中國企業家到芝加哥投資,特別是投資總部營運、基礎設施、機場合作、可再生能源、風力發電業務、辦公和物流配送中心等領域。他還親自體驗了北京至天津的高鐵,希望中國能夠幫助芝加哥建設高鐵。戴利市長還在芝加哥推廣漢語教育,強調「任何一個全球未來領袖,都必須學中文,從而了解中國。芝加哥要一直保持國際城市地位,更要如此」。 在這次習奧會晤中,奧巴馬也對習近平說,美國鼓勵中國企業來美國投資。

另一個例子是技術轉讓。28年前,李鵬在會晤布希之前,與我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