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西方模式的困境:我看東亞 結束語

探索中國發展的道路是迷信書本,還是尊重實踐?張維為的《中國震撼》給我們這些受過西方教育的人強烈的思想震撼:張維為親身觀察過的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中,沒有一個非西方國家取得過模仿西方模式的成功!……我們是削足適履、屈從西方的價值觀;還是實事求是,總結中國文明復興的經驗?這是張維為的觀察給中外讀者帶來的思考。

——陳平(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

張維為教授把自己走訪過的一百多個國家的事實拿來和中國比較,所得出的結論是比較客觀的。張教授既是在歐洲從事研究的學者,又有中國的生活背景,正視中國實情,他的視角可能是國內和西方學者都不具備的。這是他的成功之處。

——黃仁偉(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張維為教授以自己親歷一百多個國家的經歷,結合對中國現實的觀察,提出了「文明型國家」概念,豐富了「中國模式」的內涵。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現實,已經向全世界傳遞了一個信息:「中國模式」更高遠、更人性化。

——羅伯特·庫恩(《他改變了中國:江澤民傳》《中國30年》

《中國震撼》之所以值得人們認真閱讀,在於它引導人們去思考,每一個文明國家、人類每一種獨立發展起來的文明,不僅走向現代的路徑不會相同,而且,現代性應有的內涵,也不可能相同。文明是歷史的產物,人也是歷史的產物。現代性也好,現代化路徑也好,歸根結底,都必須是文明國家自己的歷史性的選擇,都必須是文明國家最大多數人民自己的歷史性的選擇。

——姜義華(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

《國際先驅論壇報》於2009年10月1日中國60周年國慶之際,刊登了張維為教授的文章:「中國成功背後的八個理念」,並加了題註:「西方應該研究中國戲劇般崛起背後的理念」(「The West would do well to study the ideas behind a』s dramatic rise」)。

——美國《紐約時報》

上一章目錄+書簽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