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母親

在網球學校10個月的訓練結束之後,我去日本打了一場比賽。比賽一結束,我就能回家了!

這時候我和普通美國人交流已經沒什麼問題了。外國人喜歡我的名字,因為簡單,容易上口。我的治療師交了個義大利女友,對義大利文化頗有心得,他問我是不是有義大利血統。我告訴他我是地道的中國人,他說,覺得我的性格有點像義大利人——前5分鐘可以跟你好好地說話,忽然一下子說翻臉就翻臉。單純、直率,性情中人,這都是義大利人的典型特徵。我聽完,有點想笑。他說的義大利人,有點像武漢人。

網校伙食營養均衡,搭配很科學,但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這個土生土長的武漢人最愛的還是湖北菜(還喜歡同樣火暴、濃烈的四川菜)。一想到我那花樣繁多、口味濃郁的家鄉菜,我就忍不住食指大動、口水長流了。就不說正餐,光說早飯吧。武漢人管吃早飯叫「過早」,外地人去武漢,有條件的都講究去戶部巷「過早」。但在我看來,「過早」不一定非要去戶部巷,在街頭的小攤上吃碗炒豆絲,口味未必就比幾十年的老店差。武漢人「過早」,花樣多多,芝麻醬拌的熱乾麵香氣撲鼻;油炸面窩金黃酥脆;豆皮上的糯米顆顆晶瑩發亮,雞蛋皮兒下面藏著軟嫩鮮香的香菇、鮮筍和肉丁;糊粉湯要搭配油條吃,米粉的濃厚和油條的香脆相得益彰;除了這些,還有糯米雞、重油燒梅、蛋花米酒、牛腩面……

我媽說她手工灌了香腸,掛在陽台上等我回來吃。隔著萬水千山,雖然吃不到嘴裡,可那熟悉的香氣已經飄飄蕩蕩進了我的夢裡。

我想家了。

當我在日本比賽的時候,媽媽忽然給我打了個越洋電話,說有人給她介紹對象。我爸爸媽媽是高中同學,他們很早就戀愛結婚,感情深厚。媽媽秉性柔弱,家裡的大小事情都靠爸爸操持照料。忽然一朝喪夫,精神支柱轟然倒塌。父親葬禮過後,我又漂洋過海去了美國,媽媽一個人孤苦伶仃地挨日子,忍受著喪夫和女兒遠離的雙重悲痛。外婆和舅舅怕她走不出內心陰影,希望她早日從悲傷中走出來,一直託人給她介紹對象。媽媽長得漂亮(爸爸也帥,我家人都很好看,只有我是結合了爸媽的「缺點」生出來的),人也年輕,再婚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當時我問媽媽,你對那人感覺怎麼樣?媽媽說,沒有爸爸帥,可人品很好。我便回答她:「只要你喜歡就行。」

掛上電話,我忽然悵然若失:我連媽媽也要失去了嗎?

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太單純,還是太成熟——當時我唯一的想法是:我不在乎這個男人對我好還是不好,只要他對我媽媽好,實實在在照顧好媽媽,我就接受他。我常年在外面比賽,將來又不可能留在媽媽身邊一輩子,她能找到個相濡以沫的人共度餘生,當然是再好不過。我有我自己的生活,不應該去干涉媽媽的幸福。作為孩子,如果母親把所有精力都耗在我身上,我會感到非常對不起她,那是很自私的一種行為。

可潛意識裡,又有一種被遺棄了似的悲傷。

我家原來住的房子為了償還債務租出去了。如今,媽媽也要和一個我不認識的人組成新的家庭了。我曾經擁有的那個完整、和美的家庭這麼快就消失得毫無痕迹。我曾經擁有的幸福,在短短一年間灰飛煙滅,連一點兒幸福的痕迹都沒有留下。我知道媽媽從此不是我一個人的了。

我知道遲早有這一天,該來的終歸要來,我只是沒想到會來得這麼快。爸爸走了才一年多,他的位置就被另一個陌生人取代了。

當我從日本回來下了飛機後,媽媽帶著叔叔(我一直管我的繼父叫叔叔)的兒子去接我。我面無表情地看著她,媽媽的表情很不自然。那天,媽媽帶我住進了叔叔家。

1996年11月14日爸爸走,12月我進了省隊,1997年10月份我去了美國,1998年6月回國,不過一年半的時間,我忽然發現,媽媽已經完全融入了新的家庭,我變成了多餘的人,一個遊離在這個美滿家庭外圍的旁觀者。

客觀地說,叔叔是個忠厚的人,對媽媽很好,對我也不錯。讓我覺得彆扭的反而是我媽。她一直希望我能和叔叔更親近一點,總是勸我主動給叔叔打個電話、常聯繫,多培養親情什麼的。或許,潛意識裡她希望重建她曾經幸福的家庭,希望我們真正是一家人。或許,因為太傷心,她希望抹去我爸爸存在的痕迹,徹底將他忘記。但是,我不能。我不能忘記我的爸爸,我不能忘記我們曾經甜蜜的好時光,我不能假裝他從來不曾存在過。那,是我最寶貴的東西。

最初我也曾經勉為其難地應付應付媽媽,給叔叔打過幾次電話。但是說什麼呢?每次都是「注意身體」之類的客套話。他對媽媽的好、對我的好,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但是他永遠代替不了我的爸爸。

後來,我和媽媽鄭重地談過一次。我說:媽媽,我是你女兒,我們倆有血緣關係。我知道叔叔人很好,但他只是你的丈夫,代替不了我的爸爸。你有你的生活方式,我有我的生活方式,你不能把你的觀念強加在我頭上。

我媽從此以後也就不再勉強我了。但她總覺得我不願意陪她多聊聊天。可是她的生活圈子與我的越來越遠,她在新環境中如魚得水,一開口,談的就是她和叔叔的新生活。

曾有一次我去巴黎打比賽,媽媽有遠房親戚在巴黎,我勸她跟我一塊兒去,算是旅遊,還可以探望一下親戚。她說不行,叔叔有工作,要去得大家一起去。我心中嘆口氣,說:好吧,你自己決定吧。

媽媽的生活已經和叔叔產生了千絲萬縷的聯繫,這個新家和美而穩固,但我越來越明確地感覺到,自己是個外人。

事隔多年,我終於可以坦然承認,這件事對當時的我還是造成了很大傷害。

童話里的愛情都是美好的,可能是我還活在自己理想的世界裡。

為了維護媽媽來之不易的幸福,我一直壓抑著自己的感受,努力讓自己理性地處理和媽媽、叔叔的關係。我承認媽媽的選擇是對的。這一點,我心知肚明。但當時的我只是個沉默的青春期少女,我有滿肚子的委屈和悲傷,卻不能開口對外人傾吐一個字。

我刻意冷淡媽媽,即使明知我根本沒有理由怨恨她,我還是不能原諒她。我偏執地認為:是她背棄了我和爸爸,是她讓我變成了沒有家的孩子。雖然我知道這種想法是不對的,但我還是不由自主地恨她。我自私地將自己對父親的懷念、四處流離無枝可依的凄惶和單親家庭孩子受到的歧視都轉化成恨意,一股腦兒地轉嫁給母親。因為這樣會讓我好過一點——憤怒比悲傷更有力,憤怒不會讓一個人垮掉。

但另一方面,我感到自己內心深處比以往更空虛,在堅硬的外殼之下,我覺得孤獨,我覺得自己被漠視了。

我想要個新家。我希望有人可以去愛、去信賴。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