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父親

想起爸爸,就想起了我的童年。爸爸是我童年記憶里最溫暖的那縷陽光、最清涼的那份慰藉。多少年來,父愛是我力量的源泉,他去世而我沒有見到他最後一面也是埋在我心底最痛的傷痕。

爸爸去世的時候,我在深圳打青少年比賽。沒人告訴我爸爸病危,沒人告訴我他去世的消息——關於他的病情,爸爸要求身邊所有人都對我保密,因為他怕「影響李娜打球」。

凌晨,從深圳至武漢的火車到達漢口,停車的聲音像一聲長長的嘆息。媽媽沒來接我,來的是我的叔叔(爸爸的親弟弟)。叔叔讓我先吃早飯再跟他回爺爺奶奶家。一切都那麼正常,那麼自然。

走到爺爺家樓下的時候,我看到了寫著爸爸名字的花圈。

那一年我14歲。

我完全不知道自己是怎麼上到六樓的,只記得一上樓就看到了爸爸,他躺在那裡,肚子很大,裡面全是沉積的腹水,臉色慘白。爸爸生前是很帥氣的一個人。

爸爸的遺像掛在客廳里最醒目的地方。他在照片里看著我,目光里滿是憐愛和慈祥。那目光我是如此地熟悉。旁邊的黑紗卻沉沉地垂著,觸目驚心地提醒所有人:照片上的人已經不在人世。

看到爸爸的遺體我不敢伸手去觸碰,因為怕觸碰冰冷的遺體就必須要承認爸爸的離去。事實上,後面的幾年我一直在欺騙自己說爸爸只是出差沒有回家而並非離去。

媽媽什麼也說不出來,一直在哭。以往家裡所有的大事都是爸爸做主,現在他離開了,感覺就像天塌下來一樣。我覺得自己當頭挨了一棒。只覺得沉重,並不覺得疼痛,也哭不出來。麻木了很久,直到從小和我最親的舅舅過來安慰我,我才哭出來。而眼淚一旦流出來,就再也止不住了。

以前我以為,人是一點一點長大、一點一點成熟的,但是那一天我知道,人是一瞬間長大的。

我想,以後我就要負責養家了。

爸爸是最早將我帶上體育這條路的人——他年輕的時候,曾經是湖北省省隊的羽毛球運動員。多年後他還偶爾會說起當年他在省隊打球的日子,每次說起都神采飛揚,彷彿又變成了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

他們那個年代的人歷經大時代的坎坷,能爭取到打球的機會,特別不易。不過後來出於特殊原因,爸爸的全國冠軍的夢想沒有實現,他就把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

我們家也算個體育世家吧,我爺爺以前是寶善街小學的體育老師,爸爸曾經是羽毛球運動員,好幾代人都與體育結緣。

我爸是家裡的老大,他不但人長得帥氣挺拔,還聰明通透,是大家公認的「開心果」,全家老小都把爸爸當頂樑柱。爸爸身為長子,也義不容辭地挑起了重擔。我家的條件即使在工薪階層也只能算一般,但爸爸從不拒絕任何人的求助,我印象中他一直是個樂於助人的人。

爸爸在長江金屬製品廠做銷售,跑銷售要常年出差,爸爸能和我們守在一起的日子不多,但只要爸爸在家,家裡的氣氛就非常歡快、溫馨。爸爸能說會道,藏了一肚子的笑話,我什麼時候要他講故事,他轉轉眼睛就講出一個,笑得我肚皮都痛。

爸爸不但能言善辯,過日子也精細講究。他做菜水平很高,刀功細膩,色香味俱佳。每次出差前,爸爸都提前蒸條魚或是燉鍋肉,這樣媽媽下班回家炒個素菜就可以開飯了,夠我們母女倆吃個兩三天的。家裡的電器、媽媽和我的衣物都是爸爸從外地買回來的,樣子俏又不貴。雖然收入不多,一家人也把日子過得暖洋洋的。在那時,我的家充滿了歡笑和溫馨。

難得有留給自己的空閑時間,爸爸總是想去打球。

我很小的時候,有點嬰兒肥,爸爸希望我健康成長,就帶我去跑步鍛煉,教我打羽毛球,中間休息的時候,爸爸和聲細語地講他從前在省隊打球的日子給我聽。他對羽毛球有著異乎尋常的專註和熱愛——一個城市平民家庭的孩子,千辛萬苦地拼到省隊門檻前,背後的付出可想而知。當時正是「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口號喊得震天響的時候。爸爸知道自己家庭條件不好,下面又有弟弟要照顧,便服從組織分配去了漢陽——早下放,早抽調回家,早工作,早點賺錢養家,他就是這麼考慮的。

從漢陽抽調回來以後,爸爸先是去了二輕局工作,接著又被調到長江金屬製品廠做銷售。

我一直在暗自揣測,爸爸對我的投入,是否含有對自己少年時代壯志難酬的補償。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爸爸對我的投入似乎是不計成本的。4歲那年,爸爸請南京的朋友幫忙,買了一台鋼琴回家——起因是親友稱讚我手指修長,適合彈琴。

我忘了這是誰的發現,但爸爸很高興,沒幾天,家裡就多了一台鋼琴。我心情好的時候就上去彈兩下,心情不好時就丟開不管。小孩玩心重,經常一首曲子沒彈完就溜出去和院子里的小朋友踢毽子、跳皮筋了。

媽媽時不時催促我去練練琴。爸爸對此倒沒有什麼意見,他從不勉強我去做什麼。「喜歡就好」,他說。

後來我開始打羽毛球,鋼琴就沒有再練,爸爸又默默把琴賣掉了——當初也是他一聲不吭把琴弄回來的。他默默為我做了許多事,在爸爸那裡,任何與我有關的事,都是大事。

爸爸心中關於羽毛球的夢想從未在居家生活中退色過。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