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二 中國史前文化及重要遺址簡介 第三節 新石器時代文化

李家村文化

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以陝西省西鄉縣李家村遺址命名。主要分布於漢中地區。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為距今6995±110或6895±120年。

李家村文化的陶器以未經淘洗的泥質陶或夾砂灰白陶為主,代表性器物為圈足碗、三足器和平底缽。石器器型有斧、鏟、錛、鑿、尖狀器、刮削器、敲砸器及石片等,其中扁平舌狀雙弧刃石鏟最具特色。

磁山文化

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1973年首次發現於河北省武安縣磁山。主要分布於河北中南部。據放射性碳素斷代(未校正)約為距今7400—7100年。

農業是磁山人主要生產部門,他們種植粟,並飼養豬、狗和雞,漁獵經濟也佔有重要的地位,發現了大量的骨鏃、魚鏢、網梭及鹿、魚、龜鱉、蚌、鳥等骨骸。主要生產工具是石斧、刀、鐮、鏟、磨盤等。陶器手制,用泥條盤築或捏塑法製成。器型有杯、碗、盤、缽、三足缽、雙耳壺、罐、豆、盂、支架、器蓋等。紋飾有繩紋、編織紋、篦紋、附加堆紋、剔刺紋、劃紋、乳丁紋等。以夾砂陶為主,包括紅、褐、灰褐色三種,泥質陶僅見紅陶一種(圖20)。出土骨器有刀、錐、鑿、鏟、梭、針、笄等,另有少量蚌、角器。

磁山發現有兩座房基,均屬半地穴式建築。

裴李崗文化

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1977年首次發現於河南省新鄭縣裴李崗。主要分布於豫中一帶,豫北和豫南也有發現。據放射性碳素斷代(未校正)距今約為7500—6900年。

農業是其主要生產部門。主要農作物是粟,主要生產工具是石鐮、鏟、磨盤,其中以帶齒石鐮和四足近鞋底狀磨盤最具特點。另外飼養豬、狗,兼營漁獵、採集。陶器手制,多用泥條盤築法。以泥質陶為主,夾砂陶次之,泥質陶多素麵,部分夾砂陶飾有篦點紋、弧線篦紋、劃紋、指甲紋和乳丁紋。器型有杯、碗、盤、缽、三足缽、雙耳壺、三足壺、深腹罐、鼎、豆、勺、器蓋等(圖21)。房址有圓形、方形兩種,均較小,設有斜坡或台階狀門道。

屬於裴李崗文化的賈湖遺址發現有房址30餘座,墓葬300餘座,出土了一批多為七個音孔的骨笛,隨葬龜甲上的契刻符號,對探索文字的起源具有重要的意義。

仰韶文化

新石器時代文化。以河南省澠池縣仰韶村遺址命名。其分布範圍較廣,東到河南東部、西到甘肅、青海交接處、北到長城地帶及河套地區、南到鄂西北。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為距今7000—5000年。

仰韶文化在其廣闊的分布範圍內根據地域和時代的差異可區分為不同的類型。他們的總體特徵是:陶器以泥質或夾砂紅陶為主,泥質陶上多繪有黑彩的幾何紋或動、植物花紋(圖22)。石器多磨製,有刀、斧、錛、鑿、鏃、紡輪等,也有部分的打制石器。此外還有磨製精良的骨器。仰韶人主要從事種植粟和黍的旱作農業生產,飼養豬、狗等家畜,同時兼營採集和漁獵。他們的居室由於時代和地域的不同而體現了多樣性,早期多半地穴式建築,村落布局為向心型,晚期則出現了地面建築,有的更出現了成排布局的紅燒土連間式排房。仰韶人死後葬在公共墓地中,墓坑排列有序,體現了一種血緣關係。

河南龍山文化

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主要分布在豫西、豫北、豫東。可區分為王灣三期、後崗二期和造律台三個類型。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距今約4600—4000年。

王灣三期類型以洛陽王灣遺址命名,陶器多見泥質或夾砂的灰陶,一般飾籃紋、方格紋。生產工具中以帶肩石鏟、石鐮、蚌鐮、穿孔石刀最具特徵。農業有較大的發展,飼養家畜併兼營漁獵、採集。後崗二期類型以安陽後崗遺址命名。陶器多灰陶,常見繩紋(圖23)。生產工具多長方形石刀,另有骨、蚌質工具。社會經濟以農業生產為主,兼營家畜飼養、漁獵和採集。造律台類型又稱王油坊類型。陶器以輪制灰陶為主,常見籃紋和方格紋。半月形石刀、豐富的蚌器和網墜是其重要的文化特徵。社會經濟以農業為主,捕魚和採集佔有重要地位。

陝西龍山文化

又稱客省庄二期文化。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主要分布於涇、渭流域。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距今約4300—4000年。

陝西龍山文化有一組獨具特色的陶器群,多泥質灰陶,主要飾籃紋或繩紋,捆綁狀附加堆紋為該文化僅有,袋足器的袋足部採用內模法加工。生產工具有石器、骨器和陶器。另外出土有玉質裝飾品和與祭祀有關的卜骨。社會經濟中農業佔主導地位,還飼養家畜,漁獵、採集也是重要的生產部門。房址均為半地穴式建築,兩種「呂」字形雙連間房址較為特殊。

陶寺類型文化(參見陶寺遺址)

後李文化

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以山東省淄博臨淄後李官莊遺址命名。其年代約距今8000年。

後李文化的陶器均為夾砂陶,個別羼雲母,主要有釜、盆、缽、碗、罐、盂,其中深腹圜底釜為代表性器物。其他石、骨、角、蚌器較少,主要有石質的錘、斧、鏟、礪石、磨盤、磨棒、支腳、刮削器、尖狀器和石核,骨、角質的鏃、錐、鏢、匕、耜等及蚌刀、蚌鐮。後李人居住條件不十分清楚,應是住在半地穴或淺穴式的房屋中,利用豎穴式的陶窯燒造陶器。當時已有了農業生產,但採集、漁獵經濟仍占重要地位。死後則葬在有所規劃的氏族墓地中。

北辛文化

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文化。以山東省滕縣北辛遺址命名。主要分布於環魯中南山地地區。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為距今7300—6100年。

該文化陶器群極富特徵,主要有夾砂黃褐陶、紅陶和紅褐陶,堆紋發達,常見鼎、釜等器類。石器中打製品佔一定數量,器型規整。骨、角、牙、蚌器豐富。北辛人的居址一般採用地面營築,社會經濟以原始農業為主,同時飼養雞、豬等家畜,採集和狩獵經濟也佔有一定比例。

大汶口文化

新石器時代文化。以山東省泰安縣大汶口遺址命名。主要分布在泰山周圍地區,東至黃海之濱,西至魯西平原東部,北達渤海南岸,南到江蘇淮北一帶。另外在河南和皖北亦有發現。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距今約為6300—4500年。

大汶口文化有著顯著的自身特徵,大汶口人盛行枕骨人工變形,拔除上側門齒及口含石球等風俗。陶器多見夾砂或泥質的紅陶,晚期出現了硬質白陶,紋飾常見鏤孔、劃紋、附加堆紋、籃紋,還有彩陶和朱繪,器型有鼎、觚形器、豆、杯、鬶〔gui規〕、壺、瓶、背壺和大口尊等(圖24)。石器磨製精美,中期以後更出現了製做精良的玉器,主要包括斧、刀、鏟、錛、鑿、玉鏟及其他裝飾品。此外,大汶口人還製做了各種骨制、牙制的工具或裝飾品,例如針、骨管、骨珠串及鏢、魚鉤等。他們從事著以種植粟為主的原始農業生產,飼養豬、狗、牛、雞等家畜,同時漁獵經濟也是他們的重要生產部門。

目前,在典型大汶口文化分布的山東地區還沒有發現大型的聚落遺存,而在它的一個地方類型——安徽蒙城尉遲寺遺址發現了大汶口文化晚期的聚落址。它由成排分布的紅燒土排房建築構成,這些排房多則六間一排,少則兩間相連,布局嚴謹,顯示了較高的建築技術。

大汶口人死後的葬式一般為仰身直肢葬,也有俯身葬、屈肢葬和二次葬,另外還發現了折頭葬和折肢葬等較為特殊的葬式。中晚期以後出現了木質葬具,在有些成人墓的隨葬品和幾童瓮棺葬的葬具中還使用了帶有各種陶文的大口尊。

山東龍山文化

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主要分布於山東東部、中部及江蘇省北部。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距今約4500—4000年。

山東龍山文化以黑陶著稱,曾被稱為「黑陶文化」。陶器普遍輪制,三足器、圈足器和袋足器發達,常見鼎、鬶、盉、甗〔yan演〕、盆、盤、罍〔lei壘〕、杯,又以鬼臉足鼎和蛋殼陶器最具特徵(圖25)。手工業發達,生產出了各類陶、石、骨、蚌質的生產、生活工具及象徵身份、地位的精美玉器。此時,冶銅成為新興的手工業。龍山人的居住條件在此時發生了飛躍,不僅有從小到大的各級村落,而且出現了築有城牆的大型城堡。體現了嚴格的社會組織結構和森嚴的等級制度。山東龍山人死後的葬俗部分繼承了大汶口文化,顯示了更為明顯的貧富分化。基於上述變化,有人認為山東龍山文化可能已進入階級社會。

大地灣文化

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以甘肅省秦安縣大地灣遺址命名。分布於天水與潼關之間的渭水流域(又被稱為老官台文化或白家村文化,分別以陝西省華縣老官台遺址和陝西省臨潼縣白家村遺址命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