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格調新穎的隋唐五代陶瓷 第二節 岳州窯和長沙銅官窯

岳州窯在湖南省湘陰縣等地,是長江中游洞庭湖地區最有代表性的一個瓷窯,在唐朝瓷器生產迅速發展的時候,它被著名文學家陸羽在《茶經》中排於第四位,即越窯、鼎窯、婺窯之後。稱讚它時,將它和越窯並列在一起,陸羽說:「越州瓷、岳州瓷皆青,青則益茶。」

岳州窯歷史很悠久,考古證明東漢時期已經生產瓷器,南朝得到發展。但這種發展只是數量增多,瓷質不細,造型笨拙,花紋圖案比較簡單。到了唐代生產工藝有較大的提高,雖然比不上越窯細膩,但水平有很大提高。岳州窯瓷器釉的種類比較多,有青綠色、醬綠色、醬黃色等,玻璃質強,開細碎冰片,有的片紋容易剝落。

岳州窯瓷器手工業的一個重要成就是從隋朝開始就使用了匣缽。這對於提高瓷器燒造水平很有價值。匣缽是一種以耐火泥製成的容器,生坯放其中保護起來,可以避免火焰直接燒坯,熱力透過匣缽,均勻地作用於坯體,同時可避免煙塵污染,提高質量。唐代岳州窯已大量使用匣缽。

長沙窯。中心窯場在湖南省長沙市的望城縣銅官鎮,所以又稱「長沙銅官窯」。生產同類產品的窯址在瓦渣坪、石堵湖,廖家坡、長龍坡一帶也有發現。長沙銅官窯古書無記載,但規模很大,品種多,藝術水平高而價格低廉。

長沙窯的生產始於隋,大約終於宋。同岳州窯屬於同一體系。在青瓷生產工藝上受越窯影響很明顯。由於當地原料不純凈,雜質很多,因而生產的瓷器在胎質、釉色等方面都比不上當時的名窯。但有湘江、洞庭湖通過長江出海之便,對海外各國的情況比較熟悉,商業意識強烈;銅官窯的工匠們工藝上勇於創新,燒制出釉下彩繪瓷,活潑的裝飾內容和詩詞警語的書法藝術形式獨樹一幟。根據考古發掘資料分析,長沙窯開始時期生產單色釉青瓷,質量不好,不少作品胎體沒有燒結。到唐朝中期質量明顯上升,到9世紀後半期創造出該窯獨特的釉下彩裝飾。其特點是先在瓷器胎體上刻劃花紋輪廓,或用彩色線條勾畫輪廓,然後沿著花紋輪廓填繪褐彩、綠彩。由於受波斯金銀器上聯珠圖案的影響,彩繪以圓珠聯綴形式做出圖案。有的器物如雙耳罐,整體器壁是一幅碩大的蓮荷圖,全是由褐色、綠色彩點聯綴而成。長沙窯釉下彩的內容有人物故事、花卉、飛鳥、動物、熱帶植物叢、寶塔、題詩、警語,甚至將瓷器的價格都標出來。這些線條流暢的繪畫,由於有質地緻密的玻璃釉層的保護,色彩永遠鮮艷。在藝術上獨樹一幟之處,是大膽地把文人雅士認為只有上層人物才能寫作和享受的詩文寫在瓷器上,以釉層覆蓋,使之永不掉落。買瓷器的人,不論高低貴賤都能享受,而且大量詩句是民間詩,寄託了普通老百姓的情思。有反映戰亂年代人們凄慘心境的:「一日三戰場,曾無賞罰為,將軍馬上坐,將士雪中眠」;有敘述親人離別的惆悵情緒的:「只愁啼鳥別,恨送古人多,去後看明月,風光處處過」,「我有寸尺心,無人堪共說,遺風吹卻去,言向天邊月」;有描寫商人開拓貿易活動的頑強精神的:「小水通大河,山深雀鳥多,主人看客好,曲路亦相通」;也有作坊主為招徠顧客,在瓷器上寫上宣傳性質的廣告,如朝鮮龍媒島上發現的長沙窯瓷器,上面寫道:「鄭家小口,天下第一」,另一件上寫道:「卞家小口,天下有名」。有的瓷器上寫出人們愉快的情緒,歌頌明媚的春光,如一件瓷壺上寫道:「春水春池滿,春時春草生,春人飲春酒,春鳥哢〔long龍去聲〕春聲。」釉下彩豐富的內容、巧妙的構思、嫻熟而瀟洒的技藝,為中國瓷器藝術的發展開闢了廣闊的道路。它的內容對研究唐代民間文學、藝術、風俗、歷史都有重要的價值。它把陶瓷藝術和中國傳統的詩詞、繪畫、書法及制瓷技法融為一體,提高了瓷器的欣賞價值。

長沙窯瓷器種類之多是當時各大窯系中少見的。雖然都是些生活日用器皿,和當時社會上流行的器形沒有多大差別,但工匠們才思敏捷,善於創造,對於器物的口、頸、腹、耳、柄、流等稍加改變或巧作,便創造出許多新穎的式樣。此外還有許多開發兒童智力的小玩具,如獅子、小馬、小狗、大象、烏龜、小鳥,還有包括深目高鼻的胡人在內的各類人物,人騎動物等,手法簡潔,不重形似,稚拙傳神(圖5〔6—14〕)。

長沙窯瓷器以自己獨特的風采投身於海外貿易的行列,與越窯、邢窯成為對外輸出最多的瓷窯系統,在中國沿海港口城市和出海航道上時有發現。為了博得海外各國人民的歡迎,滿足銷售國家人民的需要,還在瓷器上畫出顯示南亞、西亞、北非風情的椰棗林、獅子、胡人舞蹈、騎馬射獵等畫面。長沙窯的作品在日本、朝鮮、伊朗、印度尼西亞、泰國、斯里蘭卡、伊拉克以至北非的埃及等國古代遺址中都有發現。真不愧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出色使者。

唐代青瓷窯系還有鼎州窯、洪州窯、邛窯(也生產釉下彩繪作品)、梅州窯、壽州窯、臨川白滸窯、簫窯等瓷窯,它們也生產出了不少好作品。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