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夏商周春秋戰國制陶工藝的發展和瓷器的發明

從大量中國古代文獻記載和歷史傳說可看出,居住在肥沃的黃河中下游遼闊的平原地區,生產力發展較快,生活比較穩定的夏族,通過部落聯盟的形式,最早進入奴隸社會,第一個建立起奴隸制國家的是夏。夏王朝統治的中心地區大致在河南西部、山西南部地區。考古資料證實了夏的存在。據《竹書紀年》、《史記·夏本紀》的記載,夏自禹至桀,歷14世17王,共400多年。20世紀30年代,安陽殷墟發現商代遺存不久,就有人提出夏文化問題,否定了疑古派對夏存在的懷疑,提出仰韶文化即夏文化。也有人提出龍山文化為夏文化。50年代以後,中國考古學獲得巨大發展,對各地區文化面貌、年代、相互關係有了認識。開始了用現代考古學的方法探索夏文化。據文獻記載,河南西部的潁水上游和洛陽附近的伊河、洛河下游地區,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涑〔su肅〕水附近是夏人活動地區。1959年發掘了大批二里頭文化和河南龍山文化的遺址,年代比商代早,成為探索夏文化的重要對象。特別是二里頭文化,可以分為四個發展時期,有自己的特徵和自身發展階段,以後又發掘了山西夏縣的東下馮遺址,發現兩者的聯繫和差異,河南龍山文化的王灣遺存、山西臨汾的陶寺遺址,文化面貌很有特色,對探討夏文化提供了寶貴的資料。現在比較主要的意見認為二里頭文化的四期都是夏文化,因為其中二、三期雖然有變化,但相同因素是主要的,年代都早於鄭州亳都。有人主張河南龍山文化不是夏文化,另外一些人主張王灣類型與二里頭文化之間存在繼承關係,測定年代表明在夏紀年之內,所以河南龍山文化的中晚期是夏文化,早期應該是先夏文化。有人主張河南龍山文化、二里頭文化和二里岡期商文化是一脈相承的,夏商文化是同源的,夏文化實際是夏代紀年內的那一段文化遺存。這些認識反映了研究者之間對探索對象的認識存在著很大分歧,許多問題還有待深入探討。關於夏代制陶,《墨子·耕柱篇》中有「陶鑄於昆吾」,說的是夏代昆吾族善於燒制陶器和鑄銅。從二里頭早期遺址和東下馮夏文化遺址看,制陶用的泥土原料和工藝程序,與新石器時代遺址制陶沒有多大差別。都是用普通陶土製作,有灰陶、灰褐陶、黑陶等。從陶質分,有泥質陶和夾砂陶兩類。有少量白陶,白陶用北方坩土作原料。多數生活用具器皿製作不夠精細,用泥條盤築法成型,輪制不多。磨光黑陶工藝較精細。表面經過仔細打磨,燒成溫度在800℃左右。作為飲水進食的用具和容器有豆、平底盤、高足盤、三足盤、深腹盆、小口高領罐、缸、瓮等。酒器有觚、爵、斝等。炊器有鼎、折沿深腹罐、侈口圓腹罐等。陶器有紋飾,有的主要是裝飾,為好看。有的紋飾也起到加固坯體的作用。紋飾有弦紋、葉脈紋、花瓣紋、雲雷紋、圓圈紋、繩紋、方格紋、籃紋、鉚釘狀紋等。從文化遺址的發掘了解到,制陶手工業規模不大,陶窯都是單個發現,成群的窯址沒有發現,而且陶窯建造也不大,和新石器時代相比變化很小,陶窯的形製為饅頭形窯,有窯室、窯箅〔bi必〕、火膛、支柱和火門。窯壁呈圓弧形,向上收斂,窯室底徑為1.28米,窯底用草拌泥鋪成厚厚的窯箅,箅上作出圓形壁孔,箅下是圓形圜底火膛。和新石器時代陶窯相比,這種結構能使火焰均勻地上升,提高陶器質量。

進入商朝以後,制陶工藝提高首先表現在陶窯的改進上,商代也是饅頭窯,火膛增高,有火門,箅孔加大,有利於燃料的充分燃燒,溫度提高。商代陶器,有泥質陶、夾砂陶、紅陶和夾砂紅陶、泥質黑陶和黑皮陶,還有白陶,以第一種為主。常見的器形有鼎、甑、甗、鬲、斝、觚、爵、盉、豆、簋、三足盤、盆、瓮、大口尊、缸等。部分陶器製作很精細,表面磨光,或在磨光的陶器上施凸弦紋,拍印出成帶條狀的雙鉤紋、雲雷紋、圓圈紋等。而大量的生活用陶則用陶拍子拍出印痕較深的繩紋,在口沿或肩部施附加堆紋和凹弦紋,也有一些方格紋,精細陶器淺刻有魚形紋和夔龍紋、蟬紋。

商王朝從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大約經歷了四個多世紀,考古學家們將商文化分為早晚兩期。商朝建立到盤庚遷殷以前為前期,盤庚遷殷至商滅亡為後期。這兩期陶器製作工藝和器物種類,都有一些變化。

商早期陶器。泥料的選擇和加工都比較細緻,日用器皿比較精緻,胎體比較薄。以泥質灰陶、夾砂灰陶為主。精細陶表面是黑的,胎心為灰褐色,即所謂黑皮陶。胎薄而光亮的黑陶也生產,只是數量不多。民間使用很多的炊器仍然是夾砂粗紅陶和夾粗砂棕褐色陶器。陶器的裝飾做得很規整,裝飾效果很美,如清晰的繩紋、弦紋、雲雷紋、雙鉤紋、圓圈紋、鏤孔和附加堆紋。和夏代陶器相比,飲食器中的食器增加,盛食物的簋,底下的圈足加寬,不但平穩,還能盛更多的食物;豆類器物,盤體加寬,底下的圈足也加寬,穩當而壯實,代替夏代不容易放置平穩的淺盤高柄豆;夏代夾砂陶作的炊器鼎,也由細泥磨光陶做出,使用功能也由炊器改為食器;生活中使用得很廣泛的缽,缽體加寬,加兩個拙實的耳。飲器中,飲酒飲水用的器皿,如觚、爵、斝、盉等做成各式各樣,數量很大。煮飯、煮肉、燒水用的炊器,鬲使用很多,鼎減少.增加了甗。

白陶,商代白陶工藝出類拔萃,遠遠超過新石器時代,各種器皿都做得莊重典雅,花紋和造型相配,與青銅器一樣,繁密高貴,有一種神秘感。

商代前期的各類陶器,從做工的嚴謹上看,表現出一個王朝處於上升時期的蓬勃氣象。

商朝晚期陶器。這個時期青銅工藝高度發達,日用器皿、禮器莊重精美、豪華氣派,代表了商代藝術的最高成就。部分陶器也學習青銅器的造型和裝飾花紋。社會各階層廣泛使用陶器。陶器是普及性很強的實用工藝品,產量大,品種多,內容很豐富。陶器裝飾雖然也學習青銅器的花紋,但制陶過程中做出來的有助於陶器成型穩定、提高成品率的一些花紋仍然大量出現,如繩紋、方格紋、籃紋等。美化陶器的一些紋飾,如花瓣紋、方格紋、火焰紋、漩渦紋、圓圈紋、蝌蚪紋應用很廣泛。莊重古樸,和青銅花紋一樣的紋樣,如曲折紋、人字紋、饕餮紋、夔龍紋、雲雷紋、乳釘紋、連環紋等,既神秘,又漂亮。

從盤庚遷殷到紂滅亡的273年間,商王朝漸漸走向腐敗。陶器和銅器一樣,酒器生產很多,製作十分講究,上層人物嗜酒成風,陶質酒具猛增。商滅亡之後,西周時期青銅器上的銘文揭露了商王朝統治者的腐化墮落,其中很多內容與商人貪酒有關。著名青銅器《大盂鼎》上的銘文說:商人「唯邊唯侯,甸雩〔yu於〕殷百辟,率肆於酒」。一種社會風氣,往往是從統治集團開始,傳至社會上層,不用多長時間就會波及庶民百姓,商朝社會就是這樣形成一股飲酒風氣。商朝後期,大量青銅器是酒器,這是供社會上層人物使用的,陶器中酒器生產更多,觚、爵、斝、壺、尊、卣〔you有〕、觶〔zhi至〕等酒器十分盛行,社會各個階層都使用。食器主要是簋、盤、豆等;盛物器皿主要有盆、罐、瓮等。夾砂陶製作的炊器,有鬲、甗、罐、甑等。庶民大眾用的陶器,尤其是炊器,主要著眼於實用,藝術性較差。胎體比較粗糙厚重,裝飾主要是粗繩紋、三角劃紋、網紋等。

商朝社會厚葬死者,統治集團的王侯顯貴死後,人們用貴重的青銅器、玉器、象牙雕刻器,精美的灰陶、黑陶和白陶殉葬。庶民百姓則用粗陶殉葬。有一種陶器工藝十分粗糙,燒成溫度很低,吸水率高,質地疏鬆,陶色為灰黃色,很容易破碎。日常生活中這類陶器無法使用,它們是專門為死人陪葬而製作的,這類陶器叫明器。有的明器製作也很精細,儘管火候低,卻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如河南安陽商朝都城遺址殷墟出土大量的黑皮陶,上面還用紅彩畫出饕餮紋、三角紋和雲雷紋、方格紋等。

白陶,商後期白陶做得更加優美,主要器形有鬶、壺、盉、爵、罍〔lei雷〕、盤、卣、盂、豆、缽、簋等。花紋裝飾繁縟嚴謹,有饕餮紋、夔龍紋、曲折紋、回紋、雲雷紋等。

印紋硬陶,商代中國南方地區生產一種灰色,或灰褐色陶器,表面拍印密密的,但能看出一個單元、一個單元的花紋,質地比一般陶器堅硬,其硬度達五至六度,燒成溫度在千度左右,吸水率遠遠低於一般陶器,人們稱為印紋硬陶。商代在江西、湖南、湖北、浙江、江蘇、上海、廣東、福建等地均有發現。江西發現最多,北方黃土地帶的河南、河北、山西以及山東等地均有發現。

印紋硬陶在南方新石器時代後期就已經生產,開始就是一般陶器上拍印花紋,到新石器時代晚期燒成硬陶,用快輪成型,堅固耐用,樸實敦厚,商代常見的器形有釜、瓮、尊、罐、罍等。工匠在制陶工具陶拍子上刻出方格紋、雲雷紋、曲折紋、人字紋、葉脈紋和粗線條的回紋等,在成型時密密地拍印在胎體上。陶拍子上綁上繩子,拍出的花紋就是繩紋,繩紋多拍在器物的底部外壁。

周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