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宋元官私藏書發展空前 第四節 宋元時期的圖書流通

北宋時國家藏書與私人藏書,多對讀者開放。宮廷內府藏書對皇室宗族開放,政府藏書對官吏開放。在科舉考試殿試時,集賢書庫負責提供圖書。至於大臣子弟與官吏因工作需要在政府藏書的館閣查閱圖書資料,已屬常見。《宋史·沈括傳》記載,沈括在與遼國蕭禧交涉黃蒐山(今山西渾源縣)歸屬問題,曾去查閱不少圖書檔案,談判中「以畫圖示禧,禧議始屈」。館閣圖書為了應付外借,如現在一些大圖書館一樣,設有外借書庫,其他書庫所藏圖書不得外借。《中興典故匯記》卷三記載,負責借書的人稱「庫子」,借書手續有「單子」,在「監門」處檢查後放行。《天祿琳琅後編》卷二載,宋版《大易粹言》卷末紙背有記云:「國子監崇文閣官書,借讀必須愛護。損壞缺損,典掌者不許收也。」由此可見國子監崇文閣的圖書是可以借閱的。

既然國家藏書可以借閱,那麼繕抄官書也必然產生,這就使得圖書的流通範圍更加廣泛,人們可以通過私借輾轉相傳,流通渠道大開。但館閣藏書因此也遺失嚴重。所以沈括《夢溪筆談》稱:「官書多為人盜竊,士大夫家往往得之。」

至於宋代私人藏書家的圖書流通已是司空見慣的事。

元代秘書監所藏圖書是可以供大臣與部屬閱讀的。元代每逢夏天,皇帝要到遼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一帶)避暑,丞相率百官相隨,秘書監還要帶一批圖書跟隨以備閱覽。元代私人藏書也是可以借閱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