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一章 十波羅蜜

善修波羅蜜,自利又利他,

解脫道上人,涅槃城中生。

——那爛陀

出世善法有十,在巴利語中叫波羅蜜(parami)(1)。為了求證無上菩提,每一位菩薩都修習此十波羅蜜,它們是:布施(dana),善德(sila),出離(nekkhamma),智慧(panna),精進(viriya),忍辱(khanti),誠實(sacca),決意(adhitthana),慈愛(metta),平等(upekkha)。

根據《行贊》註疏,波羅蜜是善德,應以悲心修習,以理智為指導,不受自私動機的影響,不被邪見和一切我慢之心染污。

菩薩的行為完全受悲憫一切眾生之心的驅使,絕對的無私。他的慈愛是如此的無限無量,他的悲憫是如此的博大寬廣,以至在無數生死之中,不懈地為眾生解除痛苦,給貧窮和低賤者帶來殊勝尊榮,盡心儘力幫助需求者。

當他不幸的兄弟姐妹們仍然慘遭痛苦時,他從不希求自我享受。為了減輕他們的痛苦,他將毫不猶豫地放棄他最為珍惜的財富,乃至自己的生命。這在《虎本生故事》中得到充分的說明。

為了一切有情的幸福和安樂,菩薩總是在理智的指導,以滿腔的悲憫精進行化。他豐富地具備了圓滿成就一切身心行為的根本品質,並把這些品質用來服務整個世界。

菩薩度化他人不是基於貪求權力和世間財富。他知道,並且也這樣做了,名利不用尋找,應得之人自然可得,為什麼要追名逐利?

他完全以利他為出發點,在其公正平等的度化活動中沒有絲毫的自私之心。

《法句經》說:「憎與俗共知:此事由我作,事無論大小,皆可由我作。愚人作此想,增長貪與慢。」這種狹溢和自私的追求從不進入菩薩之心。

布施

布施為第一波羅蜜,它給予布施者雙重功德,去除自私不善之想,發展了純潔無我之心。「這對布施者和被布施者都是一種祈福」。

菩薩不斤斤計較接受者是否真實,因為他唯一的目的就是修習布施。他這樣做是為了消除潛伏在自己內心的貪慾。度化的快樂,由此而獲得的幸福,以及痛苦的解除是布施本具的另外一些功德。

他以無上的布施之心慈愛一切,平等無有分別。但是,在布施中,他以理智而加以審視。例如,如果一個醉漢要想得到他的幫助,而且他肯定這個醉漢將要濫用他的布施,菩薩將毫不猶豫地拒絕這樣的要求,因為這種顛倒是非的布施不會構成波羅蜜。

如果有人出於正當的動機尋求他的幫助,他將會直接了當地對提供這樣的機緣表示深沉的感激,並且自願地,謙卑地給予各方面的幫助,而不是虛張聲勢地表示一下他的尊嚴,做一些虛假的自我標榜。出於對自己的信譽,他從不使這種幫助的要求落空,也不會把受到幫助的眾生看成是他的負債者。他關心的只是善行,從不考慮此善行中可能產生的一切。他不奢望得到任何回報,甚至不指望由此而提高名聲。

雖然說菩薩總是樂意幫助他人,但是很少,如果有的話,卑屈地自己要求他人的幫助。《梵授本生故事》中(323)講述了菩薩曾在一國王的花園中修習梵行,國王每天都要到花園來看望他,照應他的一切生活所需。但是,他十二年如一日,從未請求國王布施一雙草鞋,或一把樹葉雨傘,儘管它們是如此的微不足道。

當國王問及到他這種怪異,但又是謙謹的態度時,他回答說:

「大王,乞求之人易生悲,拒絕之人亦將生悲。」

他慷慨布施,不分種姓、信仰和膚色,自己從不獲取任何回報,究競喜悅是他的心性,正如詩人愛德華一戴爾所想:「有人很富有,但仍然貪求,我一無所有,但也不求,他們雖有,但很貧窮,我雖無寶藏,但很富有。」

在《堪訶本生故事》本生故事(440)之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天帝深深地被菩薩的完美善德感動,來到他的跟前,問他有何要求,並答應給予。由於天帝的友善要求,他表示了如下心愿:

1.願我對我的親鄰沒有惡意和嗔恨。

2.願我不貪求他們財富。

3.願我不對他人懷有情慾之情。

4.願我具有離舍之平等。

這大大出於天帝的意料,雖然對如此表現出來的淡泊充滿了讚賞,天帝又一次請求他選擇另外一個願望。他回答道:「無論我棲住森林,還是獨居一處,沒有病苦憂亂我的安祥,或分散我的禪悅。」

一聽到這些,天帝想:「聰明的堪訶在選擇願望之時,不計與食物有關之事,他所挑選的一切,都與梵行有關。」

天帝又一次說:「再選一個。」

菩薩回答道:

「天帝,世間之主,願你答應:

無有任何眾生,於任何地方因我而受傷害, 無論於身體,或是於心靈。 天帝,這就是我的祈願。」

菩薩如此修習布施功德,不僅願意施捨財富和其它珍寶,即使是他的王國、手足,乃至他的妻兒都可以放棄,甚至願意犧牲自己的生命,只要這樣的犧牲能給人類帶來利益。

在《須大舒本生故事》中,當王子須大舒剛剛還是一個七歲的孩子時,他就真誠地想:「如果有人需要我的心,我將剖開我的胸膛,扯下我的心臟,交給他;如果有人想要我的眼睛,我會將它們掏出,交給他;如果有人要我的肉體,我將割下他們所需的那一塊。」

《虎本生故事》詡詡如生地描寫了菩薩,為了他人的利益和快樂,犧牲了自己的生命,在《本生鬘》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次,當菩薩在一弟子陪同下,穿過一座森林時,他看見一隻母虎和三隻小虎崽由於飢餓而頻臨死亡。在悲憫之心的驅使下,他讓弟子四處尋找餵養它們的食物。這只不過是借故支走他,他自己默默想道:

「我為什麼要從其它眾生之身獲取肉食,我的整個身體不是現成的嗎?再說,是否能找到其它肉食也要靠運氣,更何況我也失去了行菩薩道的機緣。」

「這一骯髒的身體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智者樂於把它奉獻給利益他人的事業。有兩件事使人顧及不了他人的痛苦,即執著於自己的快樂和缺乏幫助他人的能力。但是,當別人受苦,而我又有力量幫助他時,我無法快樂。因此,我為什麼要冷漠對待此事?」

「從這個懸崖上跳下去,我將犧牲這一痛苦的身體,餵養母虎,以此來阻止它吃掉其幼子,從而把這些虎崽從它們母親口中挽救出來。」

「另外,我亦可如此為那些希望利益世界之人樹立一個榜樣,給弱者以勇氣,使那些明白布施意義之人充滿喜悅,啟迪善德之人。再說,我曾經希望能有利益眾生的機緣,奉獻自己的手足。我現在獲得了這樣的因緣,願我不久成就無上菩提。」

這樣想著,他縱身跳下懸崖,為了那些無助眾生的福益,他奉獻出自己的生命。

尼泊爾有這樣一個意義深遠,又充滿傷感的故事:

在遙遠的古代,有一個虔誠而又強大的國王,名叫摩柯羅陀。他生有三個兒子,分別叫摩柯波羅屍多,摩柯提婆,摩柯薩埵,個個都十分善良、孝順。

一天夜裡,明月當空,國王在眾王子以及隨從的陪同下,來到森林花園裡觀賞風光。年輕的王子們被花草樹木的迷人風景深深地吸引住了,慚慚地走向密林深處。

侍從們發現王子們不見了,隨即回報國王。國王當下命令大臣們前往尋找,自己則回到宮殿。

三位王子在森林中漫遊,來到一座山頂。這時,大王子發現了一隻將要餓死的母虎和它的五隻幼崽。母虎自生下虎崽後,七天沒有吃到任何東西。幼虎爬到母親身邊,試圖吃奶,但是它沒有奶水可以給它們充饑。很明顯,母虎飢餓難忍,眼看著就要本能地吞食自己的幼子。

大王子第一個看到了這一悲慘的場面。他指著老虎對大家:

「看著這可憐的景象,兄弟,那隻餓慌了的母虎就要吃下它的幼崽。這是多麼的不幸啊!」

「大哥,他們通常吃些什麼?」摩柯薩埵問道。

「血和肉是老虎和獅子的主要食物。」摩柯波羅奢陀作了回答。

「母虎看起來十分虛弱。很明顯,他已經好幾天沒有吃東西了。如果一個人為此而捨去自己的生命,這將是多麼的高尚啊!」

「但是誰又願意作出如此偉大的犧牲呢?」摩柯提婆評論道。

「可以肯定,沒有任何人心甘情願地這樣做。」摩柯波羅奢陀說。

「我智慧淺薄,象我們這種愚昧眾生不可能為了他人犧牲自己的生命。但是或許一些廣大慈悲的無私者將會自願這樣做。」摩柯薩埵仁慈地說道。

他們如此討論了一番,然後望了一眼絕望的母虎,走開了。

摩柯薩埵這樣想:

「為了此將要餓死的母虎,我必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