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社交禮俗 第五節 結拜與連宗

在古代的社交活動中,還流行著「結拜」與「連宗」的風氣。

結拜也稱拜把子,是異姓好友為使關係更加密切,不管分別來自何方,也不論各自的家庭背景,只要通過一種儀式結拜之後,就互相以兄弟姊妹相稱。民間叫作干兄弟、把兄弟或乾姊妹。不但結拜者來往如同兄弟姐妹,雙方家人也如至親往來,稱呼如同家人,叫稱「乾親」。結拜兄弟最廣為人知的,大概要數《三國演義》第一回描寫的劉、關、張「桃園豪傑三結義」。當時「三人焚香再拜」,共發誓言:「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其中的「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幾乎成了後來結拜者必說的口頭禪。桃園結義雖為小說中的故事,但三國時期已時興結拜卻是事實。《太平御覽》卷四○七引《吳錄》記載:「張溫英才瑰瑋,拜中郎將,聘蜀與諸葛亮結金蘭之好焉。」所謂「結金蘭之好」就是結拜,其典出自《易·繫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意思是說二人同心協力,能夠把堅硬的金屬截斷;心心相印的語言,像蘭花一樣香馥芬芳。這是用「金蘭」形容二人情投意合。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在記述竹林七賢中山濤與嵇康、阮籍的友誼時也說:「山公與嵇、阮一面,契若金蘭。」後來,「金蘭」就引申為結拜兄弟姊妹的代用詞了。

結拜的主要禮儀是焚香祭祀、跪拜磕頭、共立誓言和互相「換帖」。帖是一種書面的文契,一般用長條紅紙來回摺疊幾次,成信封大小,再在封面寫上《金蘭譜》或《蘭譜》。裡面則大抵寫有結拜人某某等二人或若干人,因交情日篤,友誼深厚,願意結拜為異姓兄弟或姊妹;然後寫明姓名、籍貫、年歲、八字(即出生年、月、日、時的干支),以及父、祖、曾祖的姓名和出身、官職等;最後標明結拜的年、月、日,結拜人均簽名蓋章或按指紋。在祭祀完各人的祖先之後,互相交換此帖,每人保存一份,便算正式結拜為兄弟姊妹了。結義兄弟要求「有難同當,有福同享」。正如明代梁辰魚《浣紗記》中所說:「三年曾結盟,百歲圖歡慶。」

結拜雖有情義在內,但實際上是古代擴大社會勢力的一種辦法。與此相似的還有「連宗」。所謂連宗,就是陌生的、並不相干的同姓人互相認作本家。《紅樓夢》第六回中,曾談及王熙鳳祖父與一個小小人家,即劉姥姥的女婿王狗兒的祖上連宗的事:「原來這小小之家,姓王,乃本地人氏,祖上也做過一個小小京官,昔年曾與鳳姐之祖、王夫人之父認識。因貪王家的勢利,便連了宗,認作侄兒。」這種連宗的理由,表面上常說:「五百年前是一家,一筆寫不出兩個王字。」其實同姓未必同宗。就王姓來說,先秦時帝王的子孫多稱王子、王孫,他們的後人就有不少稱為王氏。例如商代的王子比干、周朝的王子晉、戰國時魏國信陵君王子無忌以及田氏齊王等等,都有子孫稱為王氏。王姓來源不一,分支眾多,如無家譜記載,同宗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如果是有家譜可查的同族認親,則稱為「認宗」。古代有寫家譜的習俗,一般大戶都要立祠堂,修家譜,常常上推到十幾,甚至數十代的蕃衍分支情況。如果是屬於「同譜」,即同一宗族的人,雖然由於種種原因多年,甚至幾代沒有往來,但只要有一方到另一方登門拜訪,對上家譜,就可以認作本家。如《紅樓夢》中的賈雨村,因為與榮國府同譜,所以一到京城就馬上拿了「宗侄」的名帖去拜見賈政。認宗之後,賈政成了他的宗叔,寶玉等人成為他的族弟,這就成了走得很近的同族本家人了。

認宗因為有據可查,遞個寫明宗族關係的名帖就行了。而連宗則一般還要舉行儀式。有祠堂的要到祠堂中燒香,要通知族人參加,排列輩分後要寫到家譜中,以後就要按照本族人、本家人的「禮數」來往了。一般情況下,連宗雙方的社會地位及勢力並不對等,有的甚至還十分懸殊。如京城一個「小小人家」竟可與列入「護官符」,被譽為「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的顯赫名宦之家連宗。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這似乎不好理解。那麼原因在哪裡呢?這是因為古代社會有著很強的宗法氏族觀念。在宗法社會中,氏族是社會的重要組成單位,各個氏族集團都講究人財兩旺,即人丁越多越好,財產也越多越好,而且把人丁放在第一位,因為只有人多才可勢眾。一方面那些寒門小戶,因勢孤力單,為在社會上尋求照應,當然要趨炎附勢,想方設法通過連宗、認宗高攀權貴,進而希求有所發展。另一方面,那些有權有勢的富貴之家,多一門本家就等於擴大一點勢力,為了壯大門庭,也樂於接納那些追隨投靠者。說穿了,連宗實質是封建宗法社會中,人們因權勢、利益而互相聯絡利用的一種手段。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