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日常禮俗 第五節 稱謂避諱

一個人的姓名,只是在社會交際活動中使用的代表個人的符號,本來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是,在古代社會姓名字型大小卻成了封建禮制的組成部分,被賦予了等級觀念和尊卑色彩。

姓亦稱姓氏,但在先秦時期姓與氏是有嚴格區別的。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緣關係種族的稱號,氏則為由姓衍生的分支。周代的姓和氏是當時盛行的封建宗法制度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一套嚴密的規定。姓是與生俱來的,穩定不變,而氏則是有變化的。姓在周代主要的作用是用來區別婚姻的。古人早已認識到近親通婚不利於後代的健康,故周代已規定同姓之間不許通婚。為了辨別男女姓的異同從而決定可否嫁娶,女子都要稱姓。儘管貴族女子在婚前婚後、生前死後,有種種不同稱呼的方法,但無論怎麼稱呼,都要帶上姓。如一姜姓女子,出生於齊國公族,一般叫「齊姜」;若嫁給魯國國君,則可稱「魯姜」。魯桓公之妻即姓姜,死後謚號為「文」,故又稱「文姜」。氏的主要作用是為了別貴賤,故只有貴族男子才有氏,通常只稱氏而不稱姓。氏的來源比較複雜,一般情況,諸侯以受封的國名為氏,如陳氏、宋氏。諸侯子孫的氏有具體規定,諸侯之子稱公子,公子之子稱公孫,公孫之子以其祖父的字為氏。卿大夫有的以職官為氏,如師氏、史氏、司馬氏、司空氏;有的以所受封的邑名為氏,如晉國的韓氏、魏氏、趙氏。另外,還有以居處為氏的,如東郭氏、柳下氏等。但是周代的姓氏制度,在戰國時期隨著氏族貴族的日趨瓦解發生混亂,至秦漢時期姓與氏就不再區別,合而為一了。這裡須說明的是,先秦時期只有貴族才有姓氏,不僅奴隸無資格立姓,就是一般平民也有名無姓。所以先秦的「百姓」,是指貴族而言。秦漢之後,每人都有了一個姓,因為普通人數量大,所以才逐步把下層人稱為平民百姓。

古人按禮儀是「幼名冠字」(《禮記·檀弓》),即出生三個月後由父親命名,男子舉行冠禮及女子舉行笄禮時取字。字往往是對名加以解釋或補充,與名相表裡,故又叫表字。字與名的關係有意義相同的,如東漢創製地動儀的張衡,字平子,「衡」與「平」同義。有意義相輔的,如唐代詩人白居易,字樂天,因「樂天」故能「居易」。有意義相反的,如元代書畫家趙孟頫〔fu撫〕,字子昂,「頫(同俯)」與「昂」反義。另外字與名的關係,還有概括經義,使典用事等多種情況。但是,古代只有貴族或士族才有表字,一般平民是沒有字的。如西漢初年跟隨劉邦打天下的功臣中,除了張良等少數六國貴族的後代外,大部分出身平民,所以如陳平、韓信、樊噲等都是有名無字。

古人在什麼情形下稱名,在什麼情況下稱字,是有一定原則的,不能不分場合、不辨對象隨意亂用。一般說來,名是由父親或長親起的,是供尊長叫的;而字是為了「敬名」由來賓取的,是給別人叫的。因此,只有尊者對卑者、長輩對晚輩才可以稱名。如《論語·先進》載,孔子對弟子冉求即直呼其名:「求,爾何如?」朋友及平輩之間則互相稱字,以表親近和恭敬。另外,尊長對於卑幼者,為自表謙虛也常稱對方的字;在先秦及封建社會早期卑幼者也可對尊長稱字。因此字的運用較為廣泛。如三國時期的劉備常被稱為劉玄德,諸葛亮被稱為諸葛孔明,關羽被稱為關雲長,張飛被稱為張翼德,趙雲被稱為趙子龍,就都是稱字以示尊敬。由於稱字有表恭敬的意思,所以自稱時不論對方是尊長、平輩或卑幼者,均只能稱名而不能自稱字。當然也有一種特殊情況,即本名犯了皇帝的忌諱,不得已也可自稱字。如《隋書·文學傳》載,王貞字孝逸,在寫給齊王的書啟中說「孝逸生於戰爭之季」。這裡王貞自稱字「孝逸」,是因為其名「貞」犯了隋文帝祖父楊禎的諱,不得已而以字代名。再如《新唐書·劉知幾傳》載:「劉子玄名知幾,以玄宗諱嫌,故以字行。」這是說劉知幾的「幾」字與唐玄宗李隆基的「基」字諧音,犯了皇帝諱,不得已以字「子玄」行世,自稱時也稱字。不過這種因避諱而「以字行」的情況,實質上是把「字」當作「名」來用,並非妄自尊大,所以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可,而不被視為非禮。

除了名、字外,古代的中上層人物,特別是文人雅士往往還以居處、境況、志趣等為自己取號。如晉代的道士葛洪自號抱朴子,詩人陶潛自號五柳先生;唐代的詩人李白自號青蓮居士,杜甫自號少陵野老;宋代的史學家歐陽修自號六一居士,書法家米芾〔fu服〕自號海岳外史;明代的畫家朱耷〔da搭〕自號八大山人;清代的思想家王夫之自號南嶽賣姜翁。號是一種固定的別名,又稱別號。因號是本人取的,表達了一定的思想情趣,故對人稱號也是尊敬的表示,以致於古代一些受人尊敬的文豪,其別號比名字更為響亮。如北宋大文學家、書畫家蘇軾,自號東坡居士,人們多尊稱為蘇東坡;南宋愛國詩人陸遊,自號放翁,人們習慣稱其為陸放翁。

封建帝王還有尊號、謚號和廟號。尊號是生前被奉上的,如唐代群臣曾經六次給唐玄宗上尊號,其中之一是開元聖文神武皇帝。謚號是死後加上的稱號,如漢景帝、漢武帝、隋文帝、隋煬帝等。廟號是帝王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追尊為某祖、某宗,如漢高祖、唐太宗、明太祖、清世宗等。對於封建時代的皇帝,絕對不許直呼其名,而只能稱其尊號、謚號和廟號。唐朝以前,對於歿世的皇帝一般簡稱謚號,如漢代習慣稱劉徹為漢武帝。唐代之後則改稱廟號,如唐代李隆基通常稱唐玄宗。漢武帝之後,歷代皇帝還有年號。新君即位,必須改變年號,同一個皇帝也可以有幾個甚至十幾個年號。明清兩代,一個皇帝只有一個年號,因此可以用年號來稱皇帝。如明思宗朱由檢可稱為崇禎皇帝,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可稱為康熙皇帝。皇后、諸王、公主、高官顯貴,以及建立特殊功勛或受到皇帝垂青的人,死後也賜有謚號。如宋代岳飛死後被賜謚號為武穆王,人稱岳武穆,是表示對這位愛國將領的尊敬。還有一種私謚,是著名學者名流死後,由其親友、門徒所加的謚號。如北宋理學家張載死後,其門人加謚為明誠夫子,並以謚號相稱,也是表示對先師的尊重。

為了表示對人的格外尊重,有時連字、號也不稱,而是以地望和官職來稱呼。稱地望就是以出生地、住地或任職所在地稱人。如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為河東(今山西永濟)人,被稱為柳河東;因其做過柳州刺史,又被稱為柳柳州。再如宋代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因籍貫為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被稱作王臨川。以官職稱人則更為常見,如東漢曾經任伏波將軍的馬援被稱為馬伏波;曾任定遠侯的班超被稱為班定遠。唐代的大詩人杜甫也因曾擔任工部員外郎和左拾遺,而常被稱為杜工部、杜拾遺。以地望稱人到現代已不再盛行,但以官職稱人卻一直流行至今。

古代在人際交往中,為了表示對人的尊重,凡提到自己時用謙稱,稱呼對方時則用敬稱。由於自己的身分不同,以及表示尊敬的對象不同,謙稱與敬稱的用詞也就有所不同。

古代帝王或諸侯謙稱自己為寡人、孤家、不穀。「寡」與「孤」同義,都有表示自己缺少德行的意思。寡、孤本為貶義,但由於被帝王專用,後來「稱孤道寡」反倒成了「稱帝稱王」的同義語。不穀是不善的意思,主要為先秦時期的國君用于謙稱,秦以後廢而不用。官吏一般自稱謙詞用臣、下官、末官、卑職等。臣是面對國君時官員表示謙卑的自稱;下官、末官、卑職都是謙稱自己職位低微。文人雅士自謙習慣用小生、晚生、晚學、後學、末學等,以示自己是新學後進之輩,學識尚很淺陋;也常用不才、不佞〔ning 濘〕、不肖(賢)、鄙人等詞,謙指自己沒有才能和見識。在尊貴者面前,謙稱多用在下,這是因為古代坐席尊者在上,位卑者居於下席。面對長輩,除謙稱晚輩外,年幼者還常自稱小子。老年人自謙時,常稱老朽、老鄙、老夫、老拙,表示自己年老愚笨,已衰朽無用。而婦女則以小奴、下妾等詞自謙。謙稱的運用,是通過貶低自己而抬高對方的身分,實際表達的是對對方的尊敬,也顯示出一種修養和禮貌。

敬稱的詞語也很多,均帶有尊重、敬仰的意義。對古代最高統治者,常尊稱為天子、皇上、主上、聖上、聖主、萬歲。「天子」據《白虎通義》所說,是古代認為帝王之父為天,其母為地,是上天所生,「故謂之天子」。「皇」詞義為大,「聖」指智慧超群,「上」有至高無上之意,這些詞都顯示了皇帝的特殊地位。「萬歲」在先秦時期是臣下對王侯貴族通用的祝語,秦漢之後專用於祝福皇帝,後來便也尊稱皇帝為萬歲了。此外皇帝還被敬稱為「陛下」。據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載:「秦漢以來,於天子言陛下,皇太子言殿下,將軍言麾下,使者言節下、轂下,二千石長史言閣下,通類相與言足下。」陛的本義是宮殿的台階,陛下原指皇帝設在台階下以防不測的近臣。以陛下作為對皇帝的尊稱,東漢蔡邕《獨斷》卷上解釋為:「群臣與天子言,不敢直斥,故呼在陛下者告之,因卑達尊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