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隋唐散樂百戲的繁榮 第三節 繩伎、拔河

走繩,是在懸空綳直的繩子上表演雜技動作,漢代人稱作「走繩」,或「履索」,南北朝人稱作「高縆伎」。唐代的走繩活動,多在清明節前後舉行,大概這時大地春回,萬物已開始復甦,人們比較喜歡出來走動,正是雜技藝人露天演出的好機會。走繩是將繩的兩端系在別物上,將繩子懸空拉直,然後由雜技藝人「自繩端躡足而上,往來倏忽,望若飛仙」(唐代封演《封氏聞見記·繩妓》)。唐代胡喜隱作《繩伎賦》,對繩伎藝人的表演描摹甚詳。詩人劉言史作《觀繩伎》詩云:

泰陵遺樂何最珍,彩繩冉冉天仙人。

……

兩邊圓劍漸相迎,側身交步仍輕盈。

閃然欲落卻收得,萬人肉上寒毛生。

危機險勢無不有,倒掛纖腰舉垂柳。

下來一一芙蓉姿,粉薄鈿稀態轉奇。

s

壯哉恆賈勇,拔拒抵長河。

欲練英勇志,須明勝負多。

噪齊山岌(上山下業)〔ye葉〕,氣作水騰波。

預期年歲稔,先此樂時和。

繩伎有兩種表演方法:一種是走繩,一種是繩舞。

今歲好拖鉤,橫街敞御樓。

長繩系日住,貫索挽河流。

繩舞,是唐代發展出來的新繩伎。據唐代皇甫氏《原化記·嘉興繩技》記載,在唐玄宗年間,幾次詔令州、縣,舉行盛大歡慶酒會。嘉興縣以歌舞、雜技與州、縣的監察長官進行比賽。縣令十分重視這場較技,管理監獄的官吏要求犯人自獻技能,加以推舉引薦。其中有一個囚犯,恰好長於「繩技」。一般表演繩技的,「各系兩頭,然後於其上,行立周旋」。而這個囚犯,能將「一條繩,粗細如指,五十尺,不用系著,拋向空中,騰擲翻復,則無所不為」。管理監獄的官吏大為驚奇,吩咐錄用。第二天,獄官領他來到表演場地。他捧出一團百餘尺長的粗繩子,放在地上,用一手拋向空中,勁直如筆。開始時,他只丟出三四丈,後來拋出四五丈高,這名囚犯手握著繩子向上迅爬,身子和腳都離開了地,「拋繩虛空,其勢如鳥,旁飛遠揚,望空而去」,終於脫離了牢獄。他將繩技、輕功融為一體,達到了神乎其神的地步,所以被明人編選的《劍俠傳》一書收錄,成為中國武俠小說史中的名篇。

拔河,是一種群體性質的角力活動,從先秦時角抵、角力、舉鼎發展衍變出來的,在唐代盛行,成為當時梨園百戲之一種。這種活動不僅在宮廷內部普遍開展,還在廣大的民間風行,故又被稱之曰「俗戲」。唐玄宗李隆基是我國歷史上多才多藝的風流天子,他不僅選定梨園創辦了我國歷史上第一所皇家音樂、舞蹈、戲曲、雜技的學府,還自任為「崔公」(相當於現在的校長),親自指導和參加多項演出活動。他作《觀拔河俗戲》詩云: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