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空靈飄渺的海上名山 第二節 東海名山

普陀山是舟山群島中一座花崗岩構成的島山,面積12.5平方公里,在海浪作用下形成了豐富的海蝕地貌,為優美的自然景觀奠定了基礎。山上植被繁茂,古木參天,更增添了海上仙山的意境。相傳五代時日本僧人從五台山奉觀音像歸國,在普陀山遇風受阻,遂將觀音像供奉於潮音洞附近的居民茅屋,取名「不肯去觀音院」。此後香火旺盛,明清時曾達到「五百叢林,三千僧眾」之規模,成為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普陀山供奉觀音菩薩的道場,成為聞名海內外的「海天佛國」。

這個佛國,經歷了千餘年的曲折歷史,創造了豐富的佛教文化。現在全山仍以三大寺為中心,通過主次香道聯繫著50餘座庵堂及10多座茅蓬,構成很有特色的廟宇體系。普濟寺,位於梅嶺山東麓,三面環山,東通大海,規模宏大,始建於宋,有殿、閣、堂廡200多間,為山中供奉觀音大士之主剎。法雨寺(圖22)坐落在雄偉的光熙峰下,掩映在古樟林中,全寺有200多間殿、宇、樓、閣,為明代所建。慧濟寺,又名佛頂山寺,建於山頂凹地之中,藏於古木異卉之間,大有「深山藏古寺」的意境。其他寺庵、茅舍則灑落在山山嶺嶺之間,茂林古木之中,構築自然,有如天造地設之妙。

普陀山海拔285米,雖不高,但起伏跌宕,海岸曲折,花崗岩造型豐富,構成許多耐人尋味的景觀。如「黃如金屑軟如苔」的千步沙、百步沙海灘,觀海上日出佳境——「朝陽涌日」的朝陽圖洞,聽潮水音韻的「潮音洞」,石峰插海的南天門,以及盤陀石、師石等奇特景觀。

舟山群島北部的嵊泗列島,位於長江口,離上海70多公里。

嵊泗列島是天台山脈東北延伸沉陷入海形成的。在9000餘平方公里的浩翰海域,灑落著160多座島嶼和200多個礁岩,有「海上仙山」之稱。在碧海藍天中,奇特壯麗的礁石、翠綠的島嶼、陡岸的絕壁與廣闊潔凈的海灘,加上海帆巨輪競發,一派山海美景!

嵊泗列島多為花崗岩體,風化浪蝕,島嶼形態各異,奇峰、怪石、佳礁眾多。這裡有陡岸絕壁,如嵊山島的東面有千餘米的岸線,為臨海拔起的絕壁懸崖,高度在60—70米,最高有80多米,急浪拍岸,濤聲如雷,極為壯觀。這裡還有寬廣的海灘,寬300米以上的優質沙灘計近20處,面積達120萬平方米。其中,以泗礁島的基湖、南長塗沙灘為最,沙細灘寬,坡度平緩,是理想的海濱浴場。

嵊泗是舟山群島的中心漁場,漁港景色與漁村風貌交織成一幅如詩的海島風情畫面。

台灣是我國最大的島嶼,面積35989.76平方公里。台灣山高坡陡,雄偉壯麗,海拔超過3000米的山峰有200多座,最高峰玉山峰達3997米,為我國東半部最高峰。

台灣緯度比較低,地形高差大,山地氣候和植被都有明顯的垂直差異,植被類型複雜多樣,因而山嶽自然景觀極豐富多彩。其中阿里山、日月潭、玉山、清水斷崖、大屯火山群尤具風采。

阿里山是台灣島上最西的一列山脈,主峰海拔2905米,以雲海壯觀、日出奇觀、擎天神木和艷麗纓花四景著稱。台灣素有「亞洲天然植物園」之稱,尤以阿里山的植被最為茂盛。從山麓到山頂,分布著熱、溫、寒三個帶的植被。著名的樹種有椰子、檳榔、榕樹、相思、樟、楠、櫧〔zhu朱〕、櫸〔ju舉〕、櫟〔li利〕等闊葉樹及紅檜、扁柏、冷杉、雲杉、鐵杉和五針松等針葉樹。在這綠色的海洋里,微風吹拂,千枝婆娑,聲如琴瑟。大風勁吹,林濤巨浪聲如雷鳴,岩壑之間迴音振蕩,聲聞數十里,即為阿里山萬頃林濤。在阿里山的林海中,那株頂天立地的「神木」最為矚目。「神木」近地面的干圍達20多米,高50多米。據考證,樹齡已有3000多年,被譽為「亞洲樹王」。阿里山的雲海為「台灣八景」之一,雲海日出、晚霞落日都是阿里山的迷人景觀。山上還有高山植物園和高山博物館。

阿里山以北,南投縣境內,有著名的日月潭。它是台灣島上最大的天然湖泊。由玉山和阿里山間的斷裂盆地積水而成。水面海拔736米,湖面7.7平方公里,臨潭四周群山環抱,樹木蔥鬱,山巒重疊,幽邃無比。潭畔山麓建有許多亭台樓閣,龍湖閣、涵碧樓,清幽素雅,為觀賞湖光山色的佳處。在環潭的幽谷叢林中,還有不少寺廟古塔,以潭南青龍山麓的玄奘寺和潭北山腰的文武廟最為著名。

玉山處於阿里山與中央山脈之間,主峰3997米,為台灣第一高峰,常年積雪,遠望如玉。主峰亭亭玉立,高居群峰之上,東、西、南、北四峰環繞拱衛。冬季群峰素裹,山嶺銀裝,與山間蒼鬱的森林相輝映,更為壯麗。玉山積雪為台灣著名的八景之一。

台灣的東海岸為斷層岸線,除小片沖積平原外,岸線基本上都是較直的懸崖峭壁。斷層崖直逼大海,其中清水斷崖,千仞絕壁,為世界奇觀。崖壁高達1500米以上,岸坡極陡,一二海里外,水深可達500—600米。30海里外,便是深4000—4500米的太平洋盆底。斷崖觀海,俯瞰崖下波濤洶湧,浪花飛濺,極為壯觀。遠眺太平洋,水天一色,空闊無邊。

清水斷崖以南,是聞名世界的太魯閣大理石峽谷景觀。這是400萬年前,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濱海洋板塊互相碰撞,使台灣地層劇烈上升,而雨水充沛的立霧溪水不斷下切太魯閣古老的大理岩層,造成深峽絕壁。板塊的碰撞是複雜的地殼變動過程,天長地久,形成高山、峽谷、斷崖、飛瀑、溪流等宏觀景象。在峽谷中,還可看到地層的複雜變動和外力風化作用,造成大理岩層層理、色彩、線條、形態、塊體的變化,構成層出不窮的微觀景象。太魯閣的複雜地形和氣候為生物多樣性創造了物質基礎。從溪口的海拔0米,到山頂3740米,垂直分布著亞熱帶、暖溫帶、冷溫帶、亞寒帶和寒帶等植物帶。植物有1100多種,其中珍稀植物57種,清水圓柏、南湖杜鵑、太魯閣櫟等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

這裡還棲息著許多台灣特有的動物,如藍腹鷳〔xian閑〕、台灣藍鵲、山椒魚、櫻花鉤吻鮭魚、雪山草蜥等,均有很高的科研價值。此外,獼猴、台灣黑熊、長鬃山羊,以及100多種蝴蝶不時出現在溪谷的山崖上,顯示出自然生態的協調與完整。立霧溪口的史前遺址和合歡越嶺古道,還可追蹤古代文明。

台灣島南北兩端,各有獨特景觀。南端的墾丁熱帶海岸景觀和北端的陽明山火山群景觀,各具特色。墾丁恆春半島,地形複雜,有優質的沙灘海岸、裙狀珊瑚礁、岩石海岸、孤峰、河流、湖泊等景觀。海水溫度在20℃—30℃,水質清澈,擁有種類繁多的熱帶海洋生物。

北端陽明山有大屯火山群,由16座火山錐組成。大屯火山居於群山之中,海拔1000多米,頂上呈漏斗狀的噴火口,直徑360米,深60米。七星山海拔1190米,頂上有七座小峰,亭亭玉立如七仙女,而得名七女峰。它是火山群中最年輕的火山,還不斷噴發出硫氣煙霧。大屯火山群,溫泉遍布,其中以陽明山和北投兩地溫泉最為有名,是台灣最佳的避暑勝地。

太姥山三面臨海,傳說東海諸仙每歲在此聚會,故有「海上仙都」之稱。它崛起於福建福鼎縣東海之濱,主峰摩霄峰海拔1080米,巍峨壯觀。太姥山為花崗岩山體,垂直節理與構造斷裂非常發育,經重力崩塌、球狀風化和海蝕作用,形成極為豐富的造型地貌。罕見的花崗岩峰林景觀,「峰峰插霄漢,面面青芙蓉」,令人驚嘆。有大量神奇的高品位造型石,真所謂「太姥無俗石,個個皆神工。隨人意所識,萬象在胸中」。如「仙人鋸板」、「和尚講經」、「金貓撲鼠」、「夫妻峰」等等,惟妙惟肖,令人目不暇接。峰巒中一系列「走廊式裂隙岩洞」,也是花崗岩山地中所少見的。據調查,洞穴有百餘個。

太姥山形體宏大,山石奇險,與海上島嶼、漁帆相映生輝,每至霧起,更富「仙意」。從古老的傳說到唐宋以來所修建的宮觀廟宇和摩崖石刻,注入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內容,使太姥山具有很高的文化品味。

海壇位於福建省平潭縣海域中,它東臨台灣海峽,是海峽兩岸最近的地方。它遠望平如壇,故名海壇。平潭縣有千礁百嶼之稱,有山、海、島、礁、石構成變化無窮的景觀資源,其中尤以「海壇天神」、「豐澤石帆」最具特色。還有優質的沙灘給人以無盡的享受。

「海壇天神」,酷似一位仰卧碧海波濤之上的男神。體長330米,胸寬150米,通體為白色花崗岩構成。它的頭、耳、頸、胸、腹、手的比例適中,腹下的男性特徵,亦很形象。相傳,這位「天神」是過去海峽兩岸漁民傳宗接代的圖騰崇拜物。今天看來,這「天神」是一塊「巨型球柱狀花崗岩風化體」,是大自然的「圓雕」傑作。造化之奇,令人嘆服。

「豐澤石帆」亦稱「雙帆石」(圖23),一高一低,高者30米,低者19米,儼然如雙帆之舟,航行於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