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秀麗多姿的南方名山 第三節 西南名山

「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這是李白《登峨眉山》的名句。峨眉既有「平疇突起三千米」之雄,亦有「雙峰縹緲誰畫眉」之秀。峨眉之秀主要在於植被覆蓋率達86%,而如「雲鬟凝翠,鬢黛遙妝」之美。峨眉山上、中、下,有寒、溫、熱三帶氣候,景觀下秀、中險、上曠,生態環境複雜,動植物資源豐富。全山有3000多種植物,100多種珍稀樹種及許多珍稀動物,素有「植物王國」和「天然動物園」之稱。

峨眉東漢時就有道教活動,唐宋時佛教大興,文人學士接踵而至。明清時佛教極盛,全山寺廟多達70餘座,成為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為普賢菩薩道場。目前保持比較完整的寺廟尚有十幾座,有大量銅、鐵佛像及碑、鼎、摩崖石刻等價值很高的文物。尤其寺廟建築因山就勢,含蓄隱逸,造型精巧,有濃厚的地方風格,脫俗而不離俗,是豐富多彩的巴蜀遺產。主要寺廟自山麓至山頂,有報國寺、伏虎寺、清音閣(圖17)、千佛禪院、萬年寺、九老洞、洗象池、華頂、金頂等。九老洞至洗象池一帶,有與遊人嬉戲的峨眉猴,增添了人與自然的和諧氣氛。金頂海拔3099米,常有「寶光」「神燈」等奇觀,為佛教名山增添神秘感。

青城山,地處成都平原西陲,因山上林木蔥蘢,四季常青,諸峰環繞,狀若城郭而得名。青城山由紅色砂礫岩構成,高崖深谷,松、楠、楓、柏等古木,遮天蔽日,宮觀亭閣掩映於濃蔭翠蓋之間,益顯幽深清靜。道書稱青城山為「天下第五洞天」。現存主要宮觀有建福宮、天師洞、祖師殿、朝陽洞及上清宮等。宮觀依山臨谷,取材木石,格局簡練,色調素雅,與自然融為一體。尤其登山道上形體多樣、用原木構架、樹皮蓋頂的亭,格外質樸古雅。青城山興盛時曾有宮觀70餘座,景點100多處。所謂道家居青城,佛家占峨眉,同負盛名,人稱「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

九寨溝與黃龍溝是岷山山脈中的兩顆明珠。常言道:「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位於川西北高原上的九寨溝和黃龍溝,就是山與水巧妙結合,山水與原始森林交相輝映,達到了至善至美的境界。它們都是發育在高山石灰岩地區,崩塌、冰川堆積及奇特的石灰岩岩溶地貌,為形式紛繁的湖、泊、池、澤、泉、灘、瀑等特有景觀創造了條件,令人嘆為觀止。九寨、黃龍,水美天下,水有動態美、靜態美、色彩美和音響美等等,這裡無不具備。以湖池為例,九寨溝有108個,黃龍則有3000多個。若以大小論,大者長七公里,寬數百米,小者精巧如盆;個個形狀各異,深淺不同,棲生著不同的動植物而各具個性。

然而最奇妙、美麗的還是水的色彩。這裡靜水的基調是藍色的,有淺藍、深藍、碧藍、翡藍和翠藍等等,水皆潔凈無塵,透明度極高。更有一些呈現紅、黃、綠、藍、青等五彩繽紛的彩池。黃龍溝以乳黃色的石灰華為基底構成無數池盆,梯疊如鱗,晶瑩清澈的流泉漫過彩池叮咚有聲。將千百個湖、沼、潭、池聯繫起來的是飄若白練、舞如游龍的泉瀑。九寨溝長約50多公里,黃龍溝長約七八公里,落差都較大。隨著河谷寬、窄、陡、折、緩、峻產生千變萬化的瀑布、跌水、飛泉和急灘,形成梯湖疊瀑的特有景觀,演奏出優美動聽的交響樂(圖18)。

大片原始森林和雪山上的冰川不但是潔凈水源的保證,而且也是嫵媚多姿的基礎。這是一個十多年前新發現、不可多得的自然美的王國。

西嶺雪山位於四川成都市的大邑縣,主峰苗基嶺海拔3614米。它聳立天際,終年積雪不化,潔白晶瑩,有日照金山的奇觀。唐代大詩人杜甫寓居成都,眺望西嶺雪山,有「窗含西嶺千秋雪」的讚譽。這裡植被良好,有原始森林26800公頃,是城郊觀賞雪山奇景和原始風光難得的好去處。

四姑娘山位於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小金縣。主峰海拔6250米,是橫斷山脈邛崍山系的最高峰,其餘三峰海拔皆為5500米左右。四姑娘山峻拔多姿,終年白雪皚皚,巨大的冰川直瀉海拔4000米處,氣勢磅礴,蔚為壯觀。原始森林茂密,草甸綠茵似毯,谷中溪流清澈,高山湖泊星羅棋布,宛如一面面晶瑩的明鏡,鑲嵌在萬山叢中,景緻雄奇壯美。

金佛山位於四川南川市境內,為大婁山脈的主峰,海拔2251米。它處於四川盆地與雲貴高原的過渡帶,切割強烈,多陡崖峽谷,斷層明顯,岩溶地貌發育,多溶洞。形成懸崖絕壁雄險、峰秀洞奇的自然風光。金佛山泉、瀑遍布,尤以山北麓的龍岩河中的冷、溫、燙三泉著稱。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金佛山的原始植被保存較好,林木豐茂,物種繁多,有「天然植物王國」之稱。銀杉、方竹、杜鵑王和大葉茶「金山四絕」令世人矚目。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是李白的名句。穿行於巴山、秦嶺和岷山等群山之中的古蜀道,是古代聯接川陝的交通孔道,是秦入蜀的古棧道。蜀道自然景觀雄奇險峻,文物古迹星羅棋布,像一軸以古文化為紐帶的壯麗山水長卷。

蜀道,自陝西的五丁關至四川的劍門關一段,「鉤山帶河,連營作棧,綿亘六百里」。如「清風明月峽」,兩岸懸崖絕壁,下臨波濤洶湧的嘉陵江,峽壁鑿孔插木架梁,上鋪木板為路,構成「飛梁駕絕嶺,棧道接危巒」的奇絕風光。

劍門關是由礫岩構成的一系列單斜山組成,受斷裂構造影響,經流水崩塌等侵蝕作用,形成一條寬20多米、長500多米、高數百米的峽谷。遠看劍門兩翼的單斜山壁立如城,72座山峰如排劍橫空,森嚴壁壘。谷口有古關樓高聳,更顯雄關風姿。據記載,諸葛亮相蜀,鑿石架空始為飛梁閣道,以通行路,於此立劍門關。

劍門關至劍閣,是一條長約150公里,由10萬棵古柏夾道的山間通道,被譽為「蜀道奇觀」的「翠雲廊」。傳為蜀漢車騎將軍張飛守閬〔lang浪〕中時所植,故名「張飛柏」。其實是明正德年間劍州知府李壁倡植,距今460餘年。古道兩旁古柏參天,枝柯交錯,濃蔭蔽日,構成一條舉世罕見的長數百公里的翠雲廊。這條長廊,鋪嶺走脊,繞懸崖越溪澗,綿延不斷。遠觀如蒼龍出山,異常壯觀。

蜀南竹海,又稱「萬里菁」,位於四川長寧縣與江安縣毗連的連天山西南部,海拔400—1180米,佔地六萬餘畝。

竹海分布在28座峰巒之上,山山皆竹,鬱鬱蔥蔥,以楠竹為主,間有人面竹、花竹、算盤竹、綿竹、黃竹、羅漢竹、香妃竹等30餘種。竹海蔽日,竹徑幽深,四季風光各異。其間數十處飛瀑流泉長流不竭,有一三疊飛瀑,高200米,寬15米,十分壯觀。

竹海山嶺中有洞20多個,有的高高鑲在絕壁上,有的深深藏在地下,其中仙寓洞於竹海邊緣的擦耳岩的絕壁之上,寬200米,深10米,高15米。洞內原為古廟,建有大佛殿、二佛殿、玉皇殿、觀音殿等樓閣、殿宇。現寺雖毀,但石壁上佛雕、石刻尚存,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天寶洞上似刀削丹崖石壁,下臨萬丈深谷,春夏丹岩翠樹,鮮花似錦。

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而來的許多東西走向的山脈,到川滇西部,急轉南下,勢如群龍飛騰。這就是聞名世界的橫斷山脈。橫斷山脈的最高峰是貢嘎山,海拔7556米。它與山腳大渡河的高差達6000多米。貢嘎山在藏語中是「雪之山」的意思。貢嘎山周圍有20餘座6000多米左右的高峰,十分壯觀,早已成為峨眉金頂的借景。1957年我國登山隊,首次登上這從無人類足跡的雪山之巔。

橫斷山脈中段雲嶺山支脈——蒼山,是一座聞名遐邇的名山。它莽莽蒼蒼與碧波蕩漾的洱海相依相伴,橫卧於滇西高原。形成山海相映,氣勢雄偉、景色明麗的特有自然景觀。山海之間,四季如春,一年春、秋日達300多天。蒼山海拔4122米,洱海海拔1900米。特殊的地理環境,成為珍貴植物寶庫,僅杜鵑即有30多種。每年四五月從山下到山頂,不同品種的杜鵑依次開放,景色極為絢麗。與杜鵑齊名的就是「雲南山茶甲天下」的山茶花。由於大理氣候「常如初春」,所以終年花開不敗。

蒼山之麓,洱海之濱,是白族人民生活的搖籃。白族自治州的首府、歷史文化名城大理,就坐落在這美麗的山水之間。大理周圍,保存著白、漢人民燦爛的歷史文化,如太和城遺址、南詔德化碑、大理三塔寺、弘聖寺塔、世祖皇帝平雲南碑、山花碑以及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建築等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三塔(圖19)。大塔高69.13米,兩小塔高約43米,三塔成鼎足之勢,塔身白色,修長挺拔,聳立在蒼山、碧海、藍天、綠野之間,格外醒目。令人驚奇的是廟宇在歷代戰火和地震中成為廢墟,唯三塔自唐至今仍巍然屹立。

秀麗的湖光山色與優美動人的白族風情,構成了一個和諧整體。白族有許多傳統的節日和盛會,如三月街、漁潭會、耍海會、火把節、蝴蝶會等。其中最大的盛會要算是三月街。蒼山腳下,洱海之濱,農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