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國書法源流 第三節 春秋戰國時期的書法藝術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將都城遷至洛邑,自此,史稱東周,又分為前後兩段,分別稱春秋、戰國。中國進入歷史上著名的地方割據時期。

由於分裂割據,各地區的地域特色在文化上得到了比較充分的呈現。在書法上,也是風格繁多,爭奇鬥勝:或以奇崛見長,或以樸實取勝,或以瑰麗擅場,有的竟然出現了美術化的作法,不一而足。其結果,是形成了複雜的局面,文字比較混亂。然而,仍可以尋繹出一條清晰的歷史發展線索:即以石鼓文為代表的由大篆向秦篆演進的軌跡。

石鼓刻石文字,是我國現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石刻。儘管有說是周宣王時物,有說是周成王時物,但近人考為春秋戰國時秦國之物。我們以它與西周時金文相較,其成熟程度應當在後。

石鼓共10件,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上面分刻四言詩句,記述國君遊獵的情況。唐初發現於陝西鳳翔。據推算,石上原文可有700餘字;但幾經滄桑,屢遭殘損磨滅,現僅存270餘字了。

石鼓上的字,固與金文不同,但就其格局體勢來看,仍屬大篆一系。然十分嚴謹,似已有了秦篆的端倪。從被發現時起,便極為世人所推重,杜甫、韓愈、韋應物、蘇東坡、康有為等都有詩文頌讚。書家如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黃庭堅等也都予以極高的評價。石鼓文可以證明由大篆向小篆邁進,是一種歷史的必然,是當時人審美追求的必然方向。

在秦統一全國之前,還留下了一些手跡,如簡、牘〔du讀〕、繒〔zeng增〕書,即書寫在竹簡、木牘或繒帛上的一些文字,也有用硃色寫在石策或玉策上的文字。它們的體勢仍為大篆,但不是鑄刻,自然就有一些質地的限制與手寫的方便,因而在字形上也相應地有了一些變化。通常,把這些變化看作隸變的發端。

從這些朱、墨字跡上,既可以看到當時已有了方便的筆、墨、朱,更可以看到以後小篆及古隸的形成,是來有所本,變有所據,而不是憑空臆造的。研究用筆,這是比較早的資料,應當充分重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