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硯 第一節 硯的起源與發展

硯是研磨顏料(主要為墨)的文具。它是由原始社會的研磨器具與調色器具演變而來。

關於遠古時期的硯,《文房四譜》記載說:「昔黃帝得玉一紐,治為墨海焉。其上篆文曰:『帝鴻氏之硯』。」這裡帝鴻氏指的是黃帝,由於傳說中的黃帝時代尚無「篆文」,由此看來,此條記載沒有什麼可靠性,此器可能為後世(贗字中廠字換廣)鼎。現在發現最早的硯石有兩方,一是發現於陝西省寶雞市屬於仰韶文化早期的北首嶺遺址,石硯長17.8厘米,寬14厘米,橢圓形,有大小兩個凹槽,距今約5000餘年。另一是發現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屬於仰韶文化早期的姜寨遺址,石硯長8厘米,寬6.4厘米,平面略呈方形,一角略殘,硯面及硯底平整光滑,面有直徑7.1厘米、深2厘米的圓形臼窩。硯蓋亦為石質,呈扁平梯形。兩硯出土時臼中都殘存有紅色顏料,說明它們都是兼有調色功能的研磨器。

殷商時代,毛筆已較精良,因此與之相配的其他文具,包括硯在內,也較進步了。河南省安陽市的殷墟婦好墓(婦好為商代第二十三王武丁的配偶),即曾出土一件調色盤。周代的硯,在河南省洛陽市曾出土有兩方,一為長方形,以粗砂石磨光而成;另一為牛形,玉質。兩方硯面均殘留有硃紅色,說明以上這些「石硯」,當時仍兼為調色器。

春秋戰國時期,僅有一些關於硯的記載,《文房四譜》上說「魯國孔子廟中有石硯一枚,制甚古樸,蓋夫子平生時物也。」《述異記》上記載春秋時越大夫范蠡有石硯。

秦漢時期,1975年發現的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秦墓,還出土有石硯。硯由不太規則的菱狀鵝卵石加工而成,長6.7—7厘米,寬5.3—6厘米,高2厘米。附有研石,高2.2厘米,亦為鵝卵石經簡單加工而成。早期的石硯,大都為此種形制,以自然石料簡單加工而成,都是用研石將天然礦物墨或人工墨,碾碎研磨的。

漢代的硯出土的不少。如1981年在山東省臨沂縣(今臨沂市)金雀山西漢墓出土的長方形漆盒石硯,硯長21.5厘米,寬7.4厘米,高0.9厘米。木胎硯盒,里外髹漆彩繪,內鑲石板,石板上方有研石,同時出土的還有毛筆、木牘等。在漢代古墓中,多有長方形石板出土,並配有精緻的木盒或漆盒。這種石板或稱黛板,黛板可研磨黛粉用以美容,《楚辭》即有「粉白黛黑,施芳澤只」之語。石板也可研墨,用於繪畫書寫,因此也稱為石硯。江蘇省邗〔han含〕江縣西漢墓出土有彩繪嵌銀箔漆硯,此硯為木胎,平面呈鳳字形,硯池中間有三角形泄水孔,羊首木塞。硯身髹黑漆,側面飾貼銀箔人物、禽獸,硯背硃色漆地,飾黑色雲氣及騰龍飛鳳。我國漆器的發明與使用都較早,此件漆硯工藝精湛,繪飾精美,說明漆器在漢代已有了很大的發展。也說明了我國硯種的豐富與別緻。漆硯在以後歷代也有製作與使用。

1955年在河北省滄縣(今滄州市)出土東漢石硯,硯分為硯蓋、硯身及底部三足。硯蓋雕成雙龍盤繞,兩龍口部銜接,頸下透雕,中腰盤轉,四足匍匐。此硯也附有研石,硯蓋內正中有一凹槽,硯蓋與硯身相合時,適可容下研石。整個石硯,設計巧妙,造型生動,工藝精美。東漢石硯的形制與製作,比之多為簡單餅狀或素麵板狀的西漢以前的石硯,又前進了一步。1978年在河南省南樂縣出土一方三足圓石硯,硯蓋雕刻異常精美,浮雕六條相互攀纏的飛龍,陰刻龍鱗,四周刻飾翻卷水浪。飛龍六首攢聚,共戲寶珠,巧妙組成蓋鈕。如此巧布,尚屬少見,實為漢硯傑作。更引人注目的是此硯有銘文44字,蓋鈕為「君」字,硯底中為「五銖」二字,硯口沿一周隸字:「延熹三年七月壬辰朔七日丁酉君高遷刺史,三公九卿,二千石,君壽如石,壽考為期,永典啟之,研直二千。」硯石銘文對了解社會歷史與硯主情況等都有重要的價值,是「文房四寶」重要的文化內容之一。

除石硯外,漢代還有陶硯,銅硯等。陶硯如漢12峰陶硯,長18.5厘米,寬21.5厘米,通高17. 9厘米,此陶硯為箕形硯面,前低後高,向前傾斜,硯周諸峰蝤崪〔qiúzú酋族〕,三面環抱,中峰下有一龍首,設有一孔可注水,左右兩峰下各為一負山人像,餘九峰環繞成半圓硯堂,硯身下為三足。陶硯設計新奇別緻,整體和諧。漢硯中還有1969年在江蘇省徐州市出土的銅盒石硯,通稱鎏金獸形銅硯,長25厘米,寬14.8厘米,高10.5厘米。硯形為一伏地奇獸,雙角雙翼四爪,張口露齒,鎏金銅質獸體,通身鑲嵌近百粒紅珊瑚、青金石與綠松石小珠。銅硯分為上、下兩部分,上背部為硯蓋,下腹部內為硯石,石面光潔潤澤。硯盒通體鎏金,光澤燦然,點綴華美,裝飾考究,可謂富麗之極。它不僅為漢硯之珍,在硯史上亦屬上乘佳作。

《齊民要術》引述東漢政論家崔寔〔shi 實〕的《四民月令》說,「硯冰釋,命幼童入小學,學篇章。」「硯冰凍,命幼童讀《孝經》、《論語》篇章,入小學。」說明當時在小學幼童學習中,已普遍使用了硯,這也說明了漢代硯量增多。

從出土情況看,硯種較多,有石硯、陶硯、漆硯、銅硯等。硯式也富於變化,除長方形、圓形以外,尚有瓢形、峰形、箕形、異獸形等,許多硯還附有精美的硯盒。硯的製作日益精良,已由單純的文具開始演變為工藝美術品。這些都說明漢硯在質量上,較之前代已有了很大的變化。

漢硯在質與量上的提高與發展,也反映在對硯的理論認識上。《說文解字》上說:「硯,石滑也。」「硯,(石靡)〔mo莫〕也。」((石靡)為磨之本字)。《釋名》說:「硯,研也。研墨使和濡也。」從這些對「硯」的解釋說明,可看出從功能等方面,對硯的性質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魏晉南北朝時期,制硯水平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硯的品種更多,又出現了瓷硯以及銀硯、玉硯、木硯等等。在硯形上,開始趨於定型化。圓形、長方形等成為基本形式。同時在硯體裝飾上,也更加藝術化。

據《文房四譜》記載:「魏武《上雜物疏》云:『御物有純銀參帶台硯一枚,純銀參帶圓硯大小各四枚。』」這是說魏武帝曹操時,已有銀硯。晉代葛洪在《西京雜記》上說:「以玉為硯,亦取其不冰。」這說明那時也有了玉硯。晉代傅玄在《硯賦》中有「木貴其能軟」的話,《文房四譜》上便說:「因知古亦有木硯。」

瓷器是我國古代的一項偉大發明。我國原始瓷器約在商代出現。現在一般認為,一直到東漢才完成了由原始瓷器向成熟瓷器的過渡。有趣的是,近年來就有晉代瓷硯出土。1958年安徽省馬鞍山市出土有青釉三足瓷硯,圓形硯盤,周邊起沿,底有三熊形足,直徑11.3厘米,高3.6厘米。此硯胎骨灰白,硯身及底施青釉,有細小開片紋,是著名的「越州窯」青瓷製品。由於青瓷產地在江南,主要產地在浙江(如越州窯),因此在江南一帶有較多的瓷硯出土。由於瓷質較堅硬,研磨時彈性小,使用時不甚理想。但在尚未發現專用石質硯材的地方,瓷硯可大量製作,能滿足教育、文化、藝術發展的一定需求。因此,瓷硯的出現與發展,在硯史上仍有重要意義。晉代以後,直至清代均有瓷硯的製作。

除瓷硯外,也有晉代陶硯出土。1958年在南京的四座東晉墓中,出土四方陶硯,其中一為三足圓形灰色陶硯,墓主為顏謙妻劉氏,另外也在其他女性墓中有硯具發現,這說明當時喜愛翰墨的婦女為數不少。使我們聯想起「書聖」王羲之的老師、晉代女書法家衛夫人。傳說為衛夫人所著的《筆陣圖》就談到「文房四寶」:「夫紙者,陣也;筆者,刀矟〔shuo 朔〕也;墨者,兵甲也;水硯者,城池也。」將「文房四寶」比喻為兵械戰陣,看來,這位巾幗真要「筆伐」了。

晉硯,除出土的與文獻中記述的以外,也有反映在古代繪畫中的。宋代米芾的《硯史》上就記載有:「晉硯見於晉顧愷之畫者,……有十蹄圓銅硯中如(釒敖)〔ao傲〕者。」這說明米芾在顧愷之的畫中,見到過有十足的、形如烙餅器具的銅硯。

南北朝時期的石硯近些年也有發現。如1975年在浙江省紹興市一座南朝磚墓中,出土有獸蹄五足瓷硯,圓形,下有五蹄足,直徑20.3厘米,高5.6厘米。南北朝時的北魏也有石硯出土,1970年在山西省大同市一座北魏墓中,出土石雕方硯,長21.2厘米,寬21厘米,高8.5厘米。硯面中間有方形硯池,其餘部分均浮雕樂舞、騎獸、蟠龍、禽鳥,硯體四側滿雕紋飾,浮雕力士、禽獸等。北魏在遷都洛陽之前,都城為平城(今大同)。該地為北魏與西域諸國交往貿易的樞紐,在人文地物上,都受西亞的的影響。此件方硯的雕刻風格就集中反映這一特點。硯側的蓮瓣紋飾及肥碩力士,都具有西亞的風格;硯體上雕刻的鳥、獸、魚、龍均為漢畫像中常用圖案,具有我國漢代藝術特色。這種完美巧妙的結合,既反映了當時發北魏平城地區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