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明代書院的新發展 第三節 明代書院的講會和學風

講會(或稱會講)是明代書院的一大特點,也是明代書院興盛的一個重要標誌。

書院講會之風大盛,是在王陽明的倡導下形成的,實施於書院教育中,逐步成為一種相當完備的制度。

王陽明認為,為學不可離群索居,不可一曝十寒,不可獨學無友。固守一地,專從一師難以長進,最好的方式是經常聚會講習,師友相觀而善,取長補短,從而誘掖獎勸、砥礪切磋,使道德仁義之習日親日近,世利紛華之染日遠日疏,才能充分發揮教育的社會功能。

講會類似於近代的學會組織,以書院為中心,聯合附近社會人士共同組成,書院之間也聯合經辦,輪流主持,成為一個影響廣泛的學術教育活動。當時著名的學會有:惜陰書院講會,東林書院講會,關中書院講會,紫陽書院講會,姚江書院講會,還有:同善會,水西會,西原會,青原會,雲興會,依仁會,天泉會等。講會都有特定的規約,所謂「凡學必有約,凡會必有規」,制訂的《學約》、《會約》、《會規》詳細明確地標明宗旨、組織、儀式、程序等。

現摘錄《崇實會約》為例,以見一斑:

《崇實會約》是桐城方學漸於萬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主持紫陽書院講會新安六邑大會時,聚講數日,臨別以桐川崇實會約授六邑會友,共十二則,現存十一則:

一、會有統;二、會有期;三、會有儀;

四、會有圖;五、會有輔;六、會有指;

七、會有錄;八、會有論;九、會有程;

十、會有章;十一、會有戒;十二、……

在「會有戒」條下,列有下列戒規:學貴下,傲心宜戒;中貴虛,滿心宜戒;功貴恆,怠心宜戒;入貴巽〔xun遜〕,躁心宜戒;養貴靜,盪心宜戒;應貴直,機心宜戒;器貴宏,褊心宜戒;欲貴寡,貪心宜戒;用貴節,侈心宜戒;識貴超,習心宜戒。

紫陽講會有嚴密的組織,設會宗、會長、會正、會贊、會通諸職。會宗「主盟闡教,躬執牛耳」,由各縣推德高望重之人擔任;會長處理會中一切事務;會正協助會長處理會務;會贊綜理庶事,應酬來學;會通專管報事約友,通報聯絡,由才敏童子擔任。

講會有規定的日程:講會分月會、年會兩種,月會每月初八、二十三各舉行一次,巳時開講,申時散會。年會在每年九月十五日(朱熹生日)或三月十五日(朱熹忌日)。每會各舉行三日。

講會有隆重的儀式:開始時舉行釋菜(以果蔬祭先聖先師)典禮,祭孔子及宋儒;會日,由會贊設朱熹神位,供香案;會友至,首揖朱熹神位,次揖會宗,再次揖會長以下。交實錄於朱熹神位前,就坐於堂前位中;會宗或會長宣讀講義 一章後,歌詩一章;少選,再進講,再歌詩;少選,查實錄,賞罰訖,登記考核成績;布席,飯訖,撤席,復坐,質疑問難,議事辨禮,至下午申時,揖朱熹神位及會宗、會長,歌詩而散。

講會的內容,除「四書」「五經」外,理學家的著述、語錄等都是講論的材料。每次會講,先由會宗預選一章,謄發給會友,會日進講,又選邵雍、程顥、朱熹等理學家的詩數十首,在會講時歌唱,散會後,會友要各備日錄一本,記日行何事,接何人,存何念,讀何書,吐何論。須忠實記載,於下次會講時交會,與會友共睹,以備查核。

紫陽講會是尊朱辟王的。其他講會也各有所宗,所以講會演變成一種穩定的學術團體,有的還帶有某種政治團體的色彩。

明代書院講會的發展,特別是明中葉以來陽明學派的興起,對明代書院的學風產生了重要影響。突出地表現為:敢於懷疑,注重獨立思考。王陽明提出:「君子之論學,要在得之於心。眾皆以為是,苟求之心而未會焉,未敢以為是也;眾皆以為非,苟求之心而有契焉,未敢以為非也。」其次是平等論學,求同存異,不株守門戶,不以己見強加於人,提倡在學術論爭中兼容寬量,具有一種豪傑之氣,俠義之風。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