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樸素的宇宙學說 第四節 天地形成與宇宙輪迴

中國古代對於天地形成的原因有多種猜想,最早的可見於《淮南子·天文訓》。其上曰:在天地還沒有形成的時候,一片渾沌空洞,所以叫做太始。在那空廓中,道就開始形成。有了道,空廓才生成宇宙,宇宙又生出元氣。清輕的元氣互相摩擦,向上而成為天。濁重的元氣逐漸凝固,向下而成為地。陽氣積聚久了就生成火,火的精氣變成太陽。陰氣積聚久了生成水,水的精氣變成月亮。太陽和月亮過剩的精氣變為星辰。這種猜想先是伴隨著蓋天說流行,後來為渾天家張衡所用,只將蓋天家天在上地在下的說法改為「天成於外地定於內」。

宋代朱熹發揮了這一猜想。他認為,天地初開時,只有陰陽二氣。二氣交錯運行,互相摩擦,淀出許多渣滓,固結在中央,形成地。氣中清輕的部分上升,形成天、日月和星辰。這些天體在地之外環繞運轉,而地在中央靜止。這雖然不乏接近真實的成分,但只是朱熹靠純粹思辨悟出,與西方康德的天體演化理論有著本質的不同。

由於目力觀測,古人對宇宙的了解只限於太陽系以內,但這並不妨礙他們的思想超越這個範圍。南宋鄧牧在《伯牙琴·超然觀記》中說:「天地大也,其在虛空中不過一粟耳……謂天地之外無復天地,豈通論也。」鄧牧已從哲學的角度推論出太陽系以外還有空間,還有類似太陽系的天體群。

天體一經形成是否不再變化?自印度傳入中國的佛教,把宇宙分為創始、穩定、毀壞和消亡四個階段,認為宇宙消亡以後還會重新創生。佛教的這種宇宙輪迴思想,在中國具有廣泛的影響。北宋的邵雍甚至「計算」出宇宙以12.96萬年輪迴一次。朱熹還以山石中有蚌殼化石來作為天地毀而再造的證據。現代天文觀測已證實,各種天體都會經歷爆炸、毀滅、再生的過程。但山上的蚌殼化石卻是地殼再造運動所致。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