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樸素的宇宙學說 第二節 渾天說

在解釋天文現象上,渾天說似乎更高一籌,得到很多的擁護者。

張衡在《渾儀注》里闡述了渾天說的主要思想:天是一個球殼,天包著地,像蛋殼包著蛋黃。天外是氣體,天內有水,地漂在水上。全天為360¼度,其一半蓋在地上,一半環於地下,所以二十八宿恆星只能看到其中的一半。南極和北極整整相差半個圓周。天的旋轉正像滾動的車輪,沒有停止的跡象。

分析渾天家製造的渾儀和渾象,有助於讀者了解渾天說在解釋天象方面的能力。如圖22,與極軸垂直的圓有五個。靠近北極的圓叫恆顯圈,凡在圈內的恆星,全年總在地面以上。靠近南極的圓叫恆隱圈,圈內的恆星總在地面以下,全年都看不到。位於中間的圓代表天赤道。太陽在春分和秋分時,沿天赤道運動,出於正東方的E點,沒於正西方的F點,而且白天和黑夜所走的距離相等。天赤道以北,是太陽在夏至日所走的軌道,早晨出於東北方的A點,傍晚沒於西北方的B點,白天所行路程明顯多於夜晚。不僅如此,渾儀還可以定量地表示出與真實天象完全相符的數據。

蓋天說能夠演示的天象,渾天說同樣能夠演示。蓋天說不能演示的天象,渾天說也可以。看來,渾天說在表現天體視運動方面是無懈可擊的。然而,古人很難接受地是漂浮不穩的和日、月、星辰夜晚會浸泡在水裡的假設,以致渾天說和蓋天說之爭相持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唐朝。

這裡不能不談到,在蓋天說定量化的過程中,曾運用了兩個幾何定理和一項假說,推出一系列結論的。兩個幾何定理是:(1)相似三角形的對應邊成等比關係。(2)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弦定理。一個假設是:在南北兩地用八尺表同時測量影長,相距1000里,影長應差一寸。問題正是出在這條假設上。然而不但蓋天家們相信它,就連渾天家張衡、葛洪、祖暅等也把它當成公理,作推論的依據。

唐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一行和南宮說等人在河南的滑縣、浚儀(今開封)、扶溝和上蔡等地同時測量影長,發現滑縣距離上蔡526.9里,而影長卻差2.1寸,完全否定了「日影千里差一寸」的假設。

這次著名的論證以後,渾天說便為絕大部分的人所信服,成為中國古代正統的宇宙學說。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