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自成體系的曆法 第一節 回歸年和朔望月

太陽連續兩次通過冬至點所需要的時間間隔,叫回歸年,古代稱為歲實。

利用圭表,可以直接測定太陽到達冬至點的日子,因為那一天正午時的表影比一年中其他日子的都要長。但是,冬至可能發生在這一天里的任何一個時刻,而並非一定是正午,所以要想知道冬至時刻,須經過較長時間的觀測。

春秋戰國以前,天文學家已掌握365¼日的回歸年數值,寫作「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這個數值從何而來,未見明文記載。他們可能在總結了幾百年冬至日正午影長後發現的,如果第一年的冬至日正午表影最長,第二年則稍短,第三年更短,第四年差不多與第二年等長,第五年又基本上回到第一年的長度,然後把第一年冬至日到第五年冬至日之間的日數,除以四年,就會得到上述數值。這雖然是推測,但與事實不會相差太遠。

使用這一回歸年長的曆法叫做四分曆。 回歸年長度的現代測定值為365.242217日,四分曆一年可超出0.007783 日,四年則超出0.031132日,還不到45分鐘,對於2000多年前的古代來說,做到這一步已經很不容易了。

不過,四分曆在長期使用後,誤差積累就比較明顯了,常常出現曆法後天現象,即曆法預推時刻比實際天象發生時刻要晚。這就需要重測回歸年值,改換置閏法。比較歷代曆法的回歸年值,會發現總的趨勢是誤差逐漸變小,接近真實的長度。最逼近的數值為365.242190日,誤差為一0.000027日,一年僅差2.3秒,這是明末邢雲路用他的六丈高表測出的。

很值得一提的是,南宋楊忠輔測定的數據,為365.2425日,和現行公曆(即格里高利曆)完全一樣,卻比公曆早使用350年。同時,楊忠輔注意到,回歸年的長度不是一成不變的。雖然他測出的變化值比現代理論值要大,但是,現代理論值是在天文望遠鏡高度發展之後,在天體力學和高等數學的幫助下,才推算出來的。

朔和望是月亮運動軌道上的兩個位置。在朔時,月亮中心與太陽中心處於同一黃經,黃經差等於0°,這時候從地球上是看不見月亮的。在望時,月亮與太陽隔著地球遙遙相對,黃經差等於180°,這時候從地球上看月亮,其形狀是圓滿無缺的。連續兩次朔或連續兩次望之間的時間間隔,稱為一個朔望月。

四分曆中的朔望月值不是得自於觀測,而是根據19年七閏法,從回歸年長度推算出來的。中國最早的置閏周期是19年七閏,即19個回歸年等於19個陰曆年加上七個閏月。也就是說,19個回歸年等於235個朔望月。 由於四分曆的回歸年值偏大,朔望月值偏小,當提高回歸年精度時,就會減低朔望月的精度,反之亦然。直到南北朝以前,這個問題還沒有解決。19年七閏是阻礙問題解決的關鍵。北涼的趙(匪欠)〔fei廢〕修改了置閏周期,採用600年221閏,使回歸年和朔望月精度都有所提高。

本來,回歸年和朔望月就是兩個獨立的周期,沒有必要非把它們聯繫在一起。從唐代李淳風的麟德歷起,廢除了置閏周期,以無中氣之月為閏月。

當天文學家逐漸掌握了日食月食的規律以後,可以用兩次交食之間的日數除以月數而直接獲得朔望月值。兩次交食相隔的時間越長久,朔望月值就越精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