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奇異天象的觀測 第六節 新星和超新星

新星和超新星都屬於變星,是爆髮型的變星。新星爆發時,其亮度幾天之內可增加幾千至幾萬倍,隨後慢慢變暗,一般經過幾年或幾十年,還原到爆發前的亮度。超新星的爆發規模更大,亮度增加幾千萬甚至幾億倍。

中國古代有關新星的可靠記錄有50多例,超新星有10多例。最早的超新星記錄見於《後漢書·天文志》的記載:「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十月癸亥,客星出南門中,大如半筵,五色喜怒,稍小,至後年六月乃消。」「南門中」大致對應現代星圖中的半人馬座β星,在β星的東南不遠處,已證實存在一個射電源,有極大的可能就是那顆「客星」的遺留物。

在尋找古代超新星與現代光學天體的對應關係上,1054年超新星是最先被證認的。據《宋會要》記載:「至和元年五月晨出東方,守天關,晝見如太白,芒角四齣,色赤白,凡見二十三日。」至和元年五月,相當於公元1054年六七月間,天關星即金牛座ξ(見圖13)。這是當時司天監的觀測記錄。1731年,英國天文愛好者比維斯用小型望遠鏡在這個位置上發現一個橢圓形霧斑。1844年英國人W.P.羅斯通過大型望遠鏡觀察到它的纖維狀結構,並根據其外觀,命名為蟹狀星雲。1921年美國人鄧肯研究兩組相隔12年的照片,驚奇地發現蟹狀星雲在膨脹。1942年荷蘭天文學家奧爾特(J.H.Oort)從星雲的膨脹速度,反推出這些纖維狀物質大約是900年前從一個密集點飛散出來的。經過很多天文學家的計算、分析,證實了蟹狀星雲就是1054年超新星爆發後的遺迹。1969年在蟹狀星雲中又發現一顆脈衝星。早在1934年,德國天文學家巴德(W.Baade)就曾在理論上預言過,超新星爆發後,其中心部分將坍縮,變成體積小、密度極高、快速旋轉的中子星。這顆脈衝星所反映出來的物理特徵與預言完全合拍。說明確實存在過一次超新星爆發,因而從另一個方面證實了蟹狀星雲形成的原因。中子星的發現,成為20世紀60年代天文學的四大發現之一。

中國古代關於奇異天象的大量記錄,與世界上任何國家相比,都是最可靠的,最完整的,從數據角度來說,可用率最高。古代記錄為現代科學研究服務,是當年占星家們絕對想不到的事情。將來,當科學進一步發展時,這些記錄也許會顯示出更高的價值。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