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持續的恆星觀測 第三節 恆星的位置

專門記錄恆星位置的書叫星表。中國已知最早的星表保存在《開元占經》里。《開元占經》是唐代著作,而它收錄的這份星表是戰國時的石申及其門徒所測,共有121顆星。

恆星位置的測量是中國古代天文學家的常規工作。作為衡量其他恆星的標準恆星,各個星官距星的入宿度和去極度,就成了每次測量的重點。作為天文觀測坐標的二十八宿的方位,歷代天文學家更重視對它進行精密測定。李淳風在唐代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的觀測,發現了二十八宿的距度值與前代不同,但出於某種顧慮,他仍然使用漢代太初曆的數據。100多年後,一行遇到同樣的問題,他沒有懷疑自己的測量結果,果斷地採用了新數據。宋皇祐年間(公元1049—1054年)的觀測,記錄下345個星官距星的入宿度和去極度,是清初西方星表引入以前現存星數最多的星表。宋代姚舜輔為了編纂《紀元歷》,於崇寧年間(公元1102—1106年)進行了一次觀測,這次觀測精度很高,測量誤差只有0.15°,二十八宿距度被再次更新。元代郭守敬既精於儀器製造又精於天體測量,他的觀測精度較之姚舜輔又提高了一步:二十八宿距度的平均測量誤差小於0.1°。

陳卓之後,各代天文學家對1464顆星以外的其他星都不予重視,而郭守敬對這些無名星進行了系統的觀測,並編入了星表。很遺憾,他的星表長期失傳。直至近10年,才有人從北京圖書館善本書庫明抄本《天文匯鈔》中,查出書名為《三垣列舍入宿去極集》的書,未署作者名。經研究確認為郭守敬星表。與郭守敬同時代的趙友欽創造了恆星觀測的新方法,即利用上中天的時間差來求恆星的赤經差,與現代的子午觀測原理完全一致。

南北朝時,祖沖之的兒子祖暅〔geng 更〕發現北極星並不在北天極,而是離北天極有一度多的角距離。600年以後的沈括則測為三度多,沈括把這兩數的差異,歸咎於祖暅的觀測不夠準確。

其實,不管是二十八宿距度的變化,還是北極星的偏極,都是歲差造成的。雖然古代天文學家已發現這種現象,而且不厭其煩地修正、觀測、再修正,但是沒有人對此作出任何解釋,沒有人去探究發生這種變化的真正原因。

星圖,是恆星位置的形象記錄。中國古代星圖大致上有兩種,一種是示意性星圖,常常繪製在古代建築物或墓穴內壁上,如五代吳越國文穆王錢元瓘〔guan灌〕墓室的頂部和漢代武梁祠的石碑上都刻畫有星象。這種星圖只起裝飾作用,所以比較粗糙、簡略,根本談不上準確性。星象也往往是不全的,有的只是部分天區,甚至一兩個星官。另一種星圖則是為天文學家所用,為查找和計算恆星位置而繪製。所以這種星圖準確性高,記錄的星象比較完整。但從已知星圖看,第二種星圖遠遠少於第一種,而且唐代以前的幾乎沒有。

東漢蔡邕〔yong擁〕的《月令章句》記敘了漢代星圖的大致結構,根據這段文字可復原當時的天文星圖(見圖11)。該星圖是圓形的,以北天極為中心,向外三層紅色同心圓分別為內規、赤道和外規。內規相當於北緯55°的赤緯圈,表示內規以內的天區,總在地平線以上,全年都可看到。外規相當於南緯55°的赤緯圈,表示外規以外的天區,總在地平線以下,全年看不到。從內規外規的度數分析,此星圖曾用於中原地區。

天球是三維體。但中國古代還沒有掌握把它投影到二維平面上的技術。在圖11中,與北天極不等距的黃道應該是一個橢圓形,卻被畫成正圓形。在繪有赤道以南星象的圓形星圖中,這種變形更為明顯。大約在隋代,出現了一種用直角坐標投影的長條星圖,稱為橫圖。在橫圖上,雖然赤道附近的星象接近真實,天極周圍的星象又發生歪曲。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分別繪製:用橫圖表現赤道附近的星象,用圓圖表現天極附近的星象,宋代蘇頌所繪的一套星圖正是採用這種手法的代表作(見圖12)。這套星圖出自蘇頌的《新儀象法要》,圖中所標二十八宿距度值,與他在元豐年間(公元1078—1085年)的觀測記錄相同,說明此星圖是他根據實際觀測繪製的。

清代的星圖,把天區擴展到南極附近,其與陳卓星表相合的有277個星官1319顆星,另外新設23個星官130顆星。新增加的星中,絕大部分在中國看不到,是根據西方星表補充進來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