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持續的恆星觀測 第二節 三垣二十八宿

恆星的位置並不「恆定」,只不過因為距離地球非常遙遠,它們的位置變化,幾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都很難察覺出來。於是,古人在探索太陽、月亮和五大行星的運動規律時,順理成章地把「恆定」的星空背景作為坐標參照系。

人們要建立這個參照系,必須明確恆星分布的特徵。通常是把恆星劃分成若干個星群,叫做星官,類似現在所說的星座。每個星官的星數不同,少則一顆,多則幾十顆,根據它們組成的形狀,被賦予相似物的名稱,比如,「杵」〔chu楚〕三星和「臼」〔jiu舊〕四星,與實物極為相像(見圖10)。

有了名稱的星官易於記憶,但中國的星官的數目太多,陳卓總結的1464顆星就分屬於283個星官,仍然不便於辨認,這就需要更高一層次的劃分。《史記·天官書》曾把可見星空分成五大天區,叫五宮。中宮是指北極附近的星空,除中宮以外的天空,以春分那一天黃昏時的觀測為準,按東、西、南、北分為四宮,每宮又派生出七宿,共二十八宿,所有星官包括在中宮和二十八宿中,成為大單位下的小單位。雖然司馬遷以後,星官數、星數都有很大變化,但基本框架已經成形。下面的表格是以陳卓星表統計的。

當太陽出現時,由於地球表面大氣的散射作用,它的明亮遮掩住所有的恆星,使人無法判斷其位置。古人注意到,月相實質上顯示了月亮和太陽的位置關係。比如,滿月時,太陽與月亮相對,太陽西面落下的同時,月亮從東面升起;上弦月時,太陽與月亮相差90°,太陽落下時,月亮應當在頭頂上方。觀測月亮在恆星中的位置,可以倒推太陽的位置,所以,中國古代很重視研究月亮的運行規律。

二十八宿是怎樣形成的?為什麼偏是二十八而不是其他的數目?古印度也有過用28份劃分黃赤道天區的歷史,稱為28個月站。而「宿」字與「月站」具有相同的含義,二十八宿的本義應該是月亮運行中的二十八個宿營地。事實上,月亮的恆星周期為27.32日,假設月亮每天走一宿,不能說不符合推測。然而,中國二十八宿的距度值是不等的,大的達33°,小的只有1°,這種不等的規定顯然有違於月站的含義。不過,在先秦文獻中可以發現二十八宿等間距分法的痕迹。究竟是什麼導致了二十八宿不等間距的情況,始終是一個謎。

中宮後來又分成三個區,即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垣,就是牆的意思。由於這三個天區都有像圍牆一樣的星官,所以這樣命名。

將全天星空分配於三垣二十八宿,從《史記·天官書》就開始了,但三垣和二十八宿的劃分不是一次完成的,直到唐代的天文啟蒙讀物《丹元子步天歌》,才第一次較全面地以三垣二十八宿概括全天可見星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