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精密的天文儀器 第二節 觀測儀器

圭表是研究太陽方位的裝置。另有一類儀器可用於研究恆星、行星包括太陽、月亮在內的幾乎所有天體的運動規律,這就是儀和象。「儀」是指測量天體位置的儀器,「象」是指演示天體視運動的儀器,合稱為儀象。渾天學說是中國古代占統治地位的宇宙觀,渾儀和渾象是解釋渾天學說的觀測儀器。

據推測,渾儀的起源早於西漢。不過,就我們現在所知,直到《隋書·天文志》才第一次記載了渾儀的詳細結構,原物早已不存,設計者為東晉時前趙人孔挺。孔挺渾儀由四環一管組成:赤道環平行於天赤道,地平環平行於地平面,子午環連接南北天極,這三個環都是固定的。四游環,相當於赤經環,是活動的,可繞貫通南北天極的極軸旋轉。與四游環共面的是一個供觀測用的方柱形管子,叫「衡」,又叫「窺管」,窺管也是活動的,可繞四游環圓心旋轉。結構原理十分清楚,窺管可以同時參與兩種互相垂直的運動,赤經方向和赤緯方向,說明窺管能夠對準天球上任何一個位置的天體。因此,天體的去極度能從四游環上直接讀出,天體的入宿度等於天體和它西邊第一顆距星的赤經差。除了赤道坐標,孔挺渾儀還備有地平坐標系統。需要說明的是,赤道環上的刻度不是現代的360等分,而是365.25,即365格再加上¼格。這種不整分的傳統,曾令很多人奇怪和不解,其實這是有來歷的。古代天文學家用圭表測量冬至時刻到下一個冬至時刻的間隔,連續記錄幾年,取其平均,就得到回歸年長度(古稱歲實)。春秋戰國時期確定的回歸年長度正是365.25日,如果按此數劃分圓周,太陽便一天移動一格,一年正好轉一整圈,可見其用意在此。秦以後,直到西方天文學傳入以前,赤道環一周等於365.25度就作為傳統保留了下來,儘管後來回歸年的長度不斷改進,不斷精確。本書為了區別於中國傳統的「度」,凡遇西制角度單位「°」時,一律不用「度」表示。

唐代天文學家李淳風於貞觀初年(公元630年)設計製作了一架更複雜的渾儀,名曰渾天黃道儀。渾天黃道儀的外層有地平環、子午環和赤道環,均固連在儀器的基座上,叫六合儀。內層是四游環和窺管,叫四游儀。中間一層還有三個環——黃道環、赤道環和白道環,是李淳風自己的創造。古代日、月、星統稱三辰,故名三辰儀。四游儀可在三辰儀內旋轉,三辰儀又可在六合儀內旋轉,整個儀器多達七個環,同時具備赤道、黃道、地平三套坐標系統。渾天黃道儀的主要優點在於:a.可直接讀出天體的入宿度,而不必再減去距星的赤道讀數;b.首次將月亮軌道(白道)和太陽軌道(黃道)區分開來,可直接測量月亮在白道上的位置。雖然渾天黃道儀一直閑置宮中未投入使用,卻以其功能齊備而成為後世的典範。

北宋時期的渾儀數量多,工藝精,並刻意提高觀測精度。比如改進窺管、校正極軸以及注意儀器的安裝等等,帶動宋代的天文研究達到一個空前的高水平。因為環與環重疊交錯,給窺管造成許多盲點,又因為月亮的位置可通過赤道坐標或黃道坐標讀出,故宋代渾儀大多取消了白道環,精簡了結構。宋室南遷後,北宋的精良儀器都被金朝人移往燕京(今北京)。明初時倖存的幾件連同其他元代天文儀器又移往應天府(今南京)。後來,明成祖遷都時,按1∶1比例複製了全套。現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上還完好地保存著一件於明正統四年(公元1439年)仿製的宋代渾儀(見圖8),原宋代渾儀已毀。

若想增加渾儀的觀測功能,就需要適當地添環,然而環數太多,又給觀測帶來許多不便,顧此失彼,這是一對不好解決的矛盾。李淳風以後,歷代渾儀製造家做了很多嘗試,或減環,或移位,或替代,卻始終沒有得到最滿意的構思。

直到元代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郭守敬設計出了簡儀,才把渾儀從繁複的環套環結構中解放出來。簡儀,實際上是由兩套獨立儀器1.四游儀2.天軸3.北天極4.天元子午圈組成,即赤道經緯儀和地平經緯儀。赤道經緯儀不但放棄了白道環,也放棄了黃道環,只保留了原渾儀中的赤道環、地平環和四游環,並且赤道環和地平環不再充當支撐四游環的外層結構,而被移至四游環的南端,這樣在四游環的上方,除了北天極附近有個用於校正極軸的候極環外,沒有其他的遮蔽物。地平經緯儀,當時又叫立運儀,包括陰緯環和立運環。陰緯環相當於地平環,固定不動。立運環相當於四游環,可繞垂直於陰緯環並通過其中心的軸旋轉。立運儀是中國第一架能同時測量方位和地平高度的天文儀器。過去的渾儀,雖然附設地平環,但都缺少能以天頂為軸旋轉的環,而沒有這種環,就無法指示地平坐標。簡儀的另一個成就是提高了刻度劃分的精度。元以前,儀器的最小刻度為¼度,簡儀卻是1/10度,估讀可達1/20度。

原制簡儀被毀於清初,現存只有明正統四年(公元1439年)的仿製品,也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在簡儀的下方,本來應該安裝郭守敬設計的用於校正方向的正方案,仿製品把它改裝成了日晷。

郭守敬在儀器上的又一項創造是仰儀。仰儀專門用來測量太陽的赤經赤緯。渾儀不能直接測量太陽的位置,因為刺眼的陽光使窺管很難對準日面中心。仰儀的結構比較簡單,一個開口向上的銅製中空半球,內側刻有赤道坐標網,通過小孔使太陽成像於內側,太陽的赤經赤緯便一目了然。仰儀的外貌有別於中國傳統的天文儀器,顯得獨具一格。

總的來說,渾儀的設計水平在郭守敬時代已經到達巔峰,無論是布局的合理性還是細節的完善化均是如此,郭守敬之後,再無超越。

渾象的基本結構是一個球體,球面上標出全天可見的恆星、地平圈、黃道圈和赤道圈等。作為演示儀器,球體可繞連接南極北極的極軸旋轉,還有太陽、月亮和金、木、水、火、土五行星的活動標誌,可方便地移動位置以模擬實際天象。渾象相當於現在的天球儀。

對於天文學家來說,渾象主要還用於黃道度數與赤道度數的換算。在現代天文學中,球面三角學可輕易地解決不同坐標系的換算問題。但在數學並不發達的古代,只好採取比較笨拙的方式:用赤經圈把赤道圈和黃道圈劃分成若干個弧段,然後相同赤經的黃、赤弧段對照比量,兩兩相減,可列出一個差值表,再利用內插法求出連續差值表。也就是說,不管是黃道度數化成赤道度數,還是赤道度數化成黃道度數,查連續黃赤差值表,或加或減,即為所求。

東漢天文學家張衡,為了證明他的宇宙觀(即渾天說)的正確性,曾經設計製造了一架渾象,叫做漏水轉渾天儀。該儀器以漏壺流水為動力,通過齒輪系統,帶動渾象均勻地旋轉。經過調整校對,可使其正好一天轉一周,自動地吻合天象。

漏水轉渾天儀對後世的儀象設計影響很大,唐、宋時代很多的天文學家都為完善張衡的工作做出了貢獻。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北宋蘇頌、韓公廉製造的元祐渾天儀象,又稱水運儀象台。儀象台包括渾儀、渾象和報時系統三部分,分別置於三層木結構建築的頂部、中部和底部,像一座小型天文台。三個部分共用一套傳動裝置和漏壺組,運轉時能夠保持與天體周日視運動同步。令人叫絕的報時系統,不但逢辰打鐘,遇刻擊鼓,還有一個木人在夜間按更擊鉦〔zheng征〕,毫無疑問,其結構十分複雜。研究發現,報時系統中有類似擒縱器的機構,擒縱器是近代機械鐘錶的重要部件。水運儀象台建成之後,蘇頌寫了一部儀器說明書《新儀象法要》,詳盡記述了各部件的形制、尺寸、材料及其整體構聯方式,特別是書中附有大量的機械圖,使後代讀者能夠窺探其中的細節奧秘。

蘇頌和韓公廉還製造過一架可在內部觀看的渾象。據宋代王應麟的《玉海》記載:渾象為中空球殼,直徑超出人的身長,球面上以洞穿的小孔代表恆星,觀看人就坐在其中的懸吊椅上。隨著球殼自左向右旋轉,透過小孔的點點亮光,宛若夜間真實的星空,景象尤為逼真,與現代天文館裡的天象儀有異曲同工之妙(見圖9)。

自張衡以後,需要轉動的儀器,大都靠漏壺帶動,這一點比較好理解,因為在當時的條件下不可能找到比漏壺流水更穩定的動力。只是很自然地產生了一個疑問:儀器的轉動是否僅僅依賴於漏壺。我們知道,漏壺的水量很小,所產生的壓力也是極有限的,很難想像它能帶動銅製的渾象,上述所介紹的蘇頌水運儀象台的儀器就更難帶動了。《隋書·耿詢傳》寫道:「詢創意造渾天,不假人力,以水轉之,施於闇〔an 暗〕室中。」表明耿詢的渾天儀不藉助人力而用水推動,這似乎意味著耿詢以前的水運渾象不只靠水力,尚需人力。然而既有人力,又何需水力,何曰「水運」。古人關於這方面的詳情鮮有記敘,我們無從知道真實情況。也許有興趣的讀者願意去尋找它的答案。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