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獨特的天文坐標系統 第二節 赤道坐標系

天文上的赤道並非地球赤道,它是地球赤道平面向外延伸與天球相交形成的大圓環,叫做天赤道。中國古代天文學家把包括天赤道在內的範圍較寬的一條恆星帶由西往東分成28個天區,這些天區有專門的術語,叫做宿〔xiu袖〕,共計二十八宿。

每宿都有一顆作為測量其他恆星的標準星,叫距星,所以中國傳統赤道坐標系統的赤經起算點不是一個而是28個。既然是標準星,那麼距星與相鄰距星的赤經差,古代又叫距度的值,就必須最先測定。在二十四史的天文志中,均有二十八宿距度測定值的記載,只是各代的數據之間有些出入。在排除了測量精度改進的因素後,可以發現歲差是各宿距度發生單向變化的根本原因。由於古人不明這個道理,當發現原有記錄與新的觀測值有明顯差距時,只能被動地改換新的標準值。

在望遠鏡發明以前,古代人當然是憑肉眼進行觀測,所以他們挑選的距星大多是明亮醒目的,如角宿距星為室女座α(中名角宿一),箕宿距星為人馬座γ(中名箕宿一),觜〔zi滋〕宿距星為獵戶座λ(中名觜宿一)。

在中國赤道坐標系中,天體的位置用去極度和入宿度這兩個赤道坐標分量表示。去極度是指天體到北天極的角距離,入宿度則指天體與它西側第一顆距星之間的赤經差(見圖3)。例如古書中有「織女星(天琴座α)入斗五度」一句,意思是,織女星在斗宿天區內,與斗宿距星(人馬座φ星)的赤經差為5度。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