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寫在前面的話 第四節 停滯時期

進入明代和清代後,天文學就開始停滯不前。元代的授時歷在明代又繼續使用了270多年,直到清初採納了歐洲耶穌會傳教士所編製的《西洋新法曆書》為止。

中國天文學為什麼沒能繼續發展呢?有經濟、政策等社會原因,也有天文學本身的原因。首先,元代的天文儀器已能達到肉眼測量的極限,除非再增加凸凹鏡片,否則精度不會提高,而望遠鏡技術是在歐洲誕生的。其次,中國古代擅長代數計算,在解決天體位置與推算值彌合問題上,只注意表象,不注意幾何結構和理論依據。相反,古希臘天文學是側重幾何學的。中國從14世紀以後與歐洲科學水平差距越來越大,不能不令人痛心。雖然作這種反思是痛苦的,但卻有助於我們對今天的思考。

人們通常把最難懂的書稱為「天書」,中國古代有關天文曆法的書籍就是真正的天書。從下一章起,我們擬用最通俗的語言將「天書」剖析給讀者,必要時採用現代天文學基本常識與古代天文學對比敘述的方法,並省去一些不太重要的枝節和某些複雜運算。

大家知道,天文曆法知識的產生離不開天文觀測,進行觀測當然要有觀測儀器,而介紹儀器又不能不提及儀器的坐標系統,所以我們先從儀器的坐標系統談起。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