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物理世界的圖景 第一節 「莫能破」

古希臘和古羅馬人認為組成物質的本原是原子。他們以原子論來解釋世界物質的運動變化。「原子」一詞的希臘文本意是「不可分」。根據它的本意,中國人關於物質「原子」的思想出現得還要早。

甲骨文中,「小」字只作三點,表示物的微細之意。這個字的造形原意是,兩邊各一點成「八」字,是分的意思。把中間一點分了又分,剩下不能再分的微點,便是「小」的形象。《說文解字》寫道:「小,物之微也,從八,見而分之。」由此可見,「不可分」即「原子」的觀念出現於殷商時期。孔子之孫子思(公元前483—前402年)的著作《中庸》寫道:「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這意思是:我們所說的「大」,是指無邊無際的宇宙,世界上沒有別的東西可以包容它;我們所說的「小」,是不能再分的物質微點,世界上沒有任何人可以把它再分割。《中庸》所說「莫能破」,即今日俗語「不可分」。子思和古希臘德謨克里特(公元前460—前371年)幾乎同時提出「原子」思想。

遺憾的是,雖然《中庸》是儒家的一部經典,但是,在它成書後的千餘年間幾乎沒有人理睬它所說的「莫能破」的觀念。從子思以後,一代一代的儒家弟子都像他們的不祧〔tiao挑〕之祖孔子一樣,把注意力集中在研究社會倫理道德上,對於他們的先師本來就很少的自然哲學的閃光並不過問。直到宋代,理學大師朱熹(公元1130—1200年),才對「莫能破」作出進一步闡發。朱熹說:

莫能破,是極其小而言之。今以一發之微,尚有可破而為二者。所謂莫能破,則足見其小。注中謂其小無內,亦是說其至小無去處了。

莫能載,是無外;莫能破,是無內。謂如物有至小而尚可破作兩邊者,是中著得一物在。若雲無內,則是至小,更不容破了。(《四書朱子大全·中庸》第十二章)

朱熹對「莫能破」這一原子概念解釋得何等清楚!可惜,朱熹也僅僅停留在解釋字意上,而沒有用「莫能破」解釋物質運動和自然現象中的任何問題。朱熹如此,朱熹的繼承者也如此。又過了幾百年,當西方傳教士把近代科學連同古希臘的原子論帶入中國時,中國人才想起了自己祖先的「莫能破」概念。此後就把西方的「原子」一詞譯成「莫能破」或「莫破」。

「無內」是戰國時期名家提出的,也是辯者惠施的名言:「惠施……厤物之意曰: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莊子·天下篇》)惠施在曆數「物」的大小時提出「無外」和「無內」的概念,並把它們分別命名為「大一」和「小一」。其意思基本上和子思的「大」、「小」概念相同。

戰國時期墨家還提出了「端」的概念,他們說:「非半不新〔kan砍〕則不動,說在端。」(《墨經·經下》)分割物體一直分到沒有所謂半個(「非半」)的,不能再砍開的一個物質實體,就是「端」。墨家還以分割或砍木棍的例子,教導人們如何分法才會得到「不可分」的「端」。看來,「端」也是「原子」的概念。

春秋戰國時期,諸子蜂起、百家爭鳴。其中不少學派的自然哲學中都主張物質有不可分的實體存在。但是,這個思想在後世沒有得到發展,更沒有形成如同古希臘哲人的原子論。應當說,原子思想只是一種不可分的、不連續的物質觀念;還有一種物質觀,它認為物質是無限可分的、連續的。前者在中國雖然十分薄弱,但後者卻得到了充分的發展。戰國時期另一位辯者公孫龍說:「一尺之棰,日取其半,永世不竭。」(《莊子·天下篇》)這正是物質無限可分的、連續的觀念。這種觀念集中體現在古代的「元氣」論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