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熱 第三節 有關溫度和溫差的知識

溫度計發明以前,人們常常以自己的體溫,例如以手觸摸物體,來判別溫度高低。這種以體溫為標準的觸摸感覺法,只能判別一定範圍內的溫差。古代人所謂冷、寒、涼、溫、熱、燙等,都是些溫差概念,而不是指特定的溫度。感覺法往往因人而異。在某種程度上,已被感覺到屬「寒冷」(或「熱」)的一類物體,就很難再區分它們中哪一個更冷(或更熱)。因此,《淮南子·說山訓》寫道:

寒不能生寒,熱不能生熱;不寒不熱,能生寒熱。

這正是古代人由感覺導致的溫差觀念。

應當說,體溫是古代最恆定的「溫度計」。因為正常人的體溫基本相同。古代人充分地認識並利用這種「溫度計」。北魏賈思勰〔xie協〕在《齊民要術》中曾指出,牧民作乳酪,常使酪的溫度「小暖於人體」;作豆豉,「令溫如腋下為佳」。人的腋下溫度較為穩定,迄今仍為醫療界所採用。王禎《農書》述及養蠶氣溫時,指出養蠶人在蠶室內需穿單衣,「以為體測」,即以自己的體溫來測定蠶室內溫度:「自覺身寒,則蠶必寒,使添熟火;自覺身熱,蠶亦必熱,約量去火」。在焙制茶葉過程中,茶農「用火常如人體溫」,「若火多則茶焦不可食」(蔡襄:《茶錄》上篇)。

古代人以水的物態變化來判定天氣溫度。水結冰,天寒;冰化水,天氣轉暖。因此,古代人常說:「見瓶中之水,而知天下之寒暑」(《淮南子·兵略訓》);或者說:「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淮南子·說山訓》)

如前所述水的遞次沸騰現象,反之,人們以這種可見的現象來判定水溫。蘇東坡有一首詩描寫煮水泡茶的情景:「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聲。」(轉引自《農書·百穀譜集之十·茶》)水中的氣泡及其聲音都可供人們判斷水是否已沸。明代屠龍說,燒水有三沸:「始如魚目微微有聲,為一沸;緣邊泉涌連珠,為二沸;奔濤濺沫,為三沸。」(《考槃餘事》卷三《茶箋》)由現在的知識判斷,一沸約75℃—80℃,二沸約85℃—90℃,三沸為100℃。

在冶煉和燒陶過程中,工匠善於看火候,察顏觀色判別溫度高低。「火候」成為中國傳統科學文化中內含豐富的知識之一。冶鑄青銅合金時,火焰的顏色可供判別銅與錫是否熔化,可否開爐鑄造。春秋戰國之際的《考工記》寫道:

黑濁之氣竭,黃白次之;黃白之氣竭,青白次之;青白之氣竭,青氣次之。然後可鑄也。

就今日冶鑄技術看,這些描述也有合理之處。首先熔解揮發的是那些不純雜物,呈現「黑濁」的焰色;然後熔點較低的錫熔解並揮發,呈現「黃白」的焰色;隨溫度上升,銅熔化並揮發,呈現「青白」焰色。最後,爐火純青,開爐鑄造。這種察看火候的方法,不僅被歷代工匠沿用,也被煉丹家所發展。煉丹家以火焰顏色判斷丹砂和礦石中的成份。如「硝石」(硝酸鉀)火焰為「紫青」,氧化銅火焰「似紅金」,「硝汞」(汞與硫化合物)為「青焰」等等。直到18世紀,有關冶煉著作還寫道:「凡煉,……綠火黃火,各如其礦色也。惟紅火為上,乃銅之光。」(檀萃:《滇海虞衡志》卷二《金石》)從這些文字記載看,火候的概念確實包括了在火焰顏色中反映出來的溫度高低。今天人們常說的「火候足」或「火候不到」,多包含溫度或環境氣氛等多層意思。

值得指出的是,溫度高低常常與熱傳遞有關。在這方面,漢代王充的許多論述極為精彩。他寫道:

近水則寒,近火則溫,遠之漸微。何則?氣之所加,遠近有差也。(《論衡·寒溫篇》)

這正是熱傳遞現象及其與遠近距離的關係。王充以「氣」的觀念來解釋這種現象,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他還寫道:

夫熯〔han旱〕一炬火(即燭火)爨〔竄〕一鑊〔huo獲〕水,終日不能熱也。倚一尺冰,置庖廚中,終夜不能寒也。何則?微小之感不能動大巨也。(《論衡·感虛篇》)熯薪燃釜,火猛則湯熱,火微則湯冷。(《論衡·譴告篇》)

這些敘述,暗含著熱量大小以及與其發生熱傳遞的外界系統的關係。熱的能量太小,不足於影響或改變巨大的外界系統的溫度。王充的這些科學思想,在科學史上是罕見的。

傳教士進入中國之後,17世紀下半葉溫度計才從西方傳入中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