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熱 第二節 熱脹冷縮與物態變化

熱脹冷縮現象在古代得到很好的應用。古代人多以銅而少以鐵製作度量衡的標準器。他們的理由是,「銅為物之至精,不為燥、濕、寒、溫變節,不為霜、露、風、雨改形。」(《前漢書·律曆志》)顯然,古代人不可能精確地測定各種物體的膨脹係數,因此也就不能比較銅與鐵究竟哪一個在同樣溫差下膨脹較多。他們只能從物體經受風雨寒熱之後的外表變化中選取較好的材料。由於鐵比銅更容易生鏽、剝蝕,即「改形」,因此將銅作為度量衡標準器的材料是理所當然的;而古代人從中發現寒溫之變會使物體「變節」,這與熱脹冷縮的道理也是一致的。

據《華陽國志》載,在戰國末、秦統一中國之前,李冰為開鑿都江堰,曾利用熱脹冷縮原理打碎攔路巨石。都江堰兩岸懸崖巨石堅硬,鑽斧工具無可奈何。李冰想出一個辦法:先在其上堆放柴草,火燒柴草,使巨石熾熱,然後用水澆,於是石裂可鑿。東漢時,成都太守虞詡〔xu許〕主持西漢水(嘉陵江上游)航運整修工程,也用了同樣的方法:「詡乃使人燒石,以水灌之,石皆坼〔che徹〕裂,因鐫〔juan娟〕去石。」(《後漢書·虞詡傳》)這種方法在水利工程和採礦工程中被廣泛運用,並被稱之為「燒石易鑿法」,「燒爆法」(《物理小識》卷七)。

古代名門權貴,腰間常佩帶轆轤劍,劍柄玉制。所謂轆轤,是兩塊球形玉相套合而成,外形似「呂」字,「環口中間,似轆轤旋轉,無分毫隙縫」。古人如何將一個球形玉的軸塞進另一個的孔洞中? 原來是,將帶孔洞的球蒸煮加熱,然後將另一球的軸塞入孔洞。元代陶宗儀經過實驗之後,得「煮之胖脹」的科學結論。(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三)「胖脹」與膨脹是同一個意思。

但是,在蒸煮加溫過程中,如果溫度足夠高,某些物質的狀態就會發生變化。

物質有固態、液態和氣態三種狀態。溫度改變能使這三種狀態相互轉換。人們首先從天氣變化中觀察到物態的變化。同是雨水,「夏日則雨水,冬日天寒則雨凝而為雪」(《論衡·感應篇》)。「雲霧,雨之徵也。夏則為露,冬則為霜,溫則為雨,寒則為雪」(《論衡·說日篇》)。在日常生活、煮水做飯中,人們更經常地觀察到水與汽兩相之間的變化。水與冰兩相間的變化使人們正確地作出其間溫度不同的結論:「冰,水為之,而寒於水。」(《荀子·勸學》)「冰生於水而冷於水。」(《劉子·精神》)

在古代,對於物態變化最有研究的當屬煉丹家。他們為了製取「長生不老葯」或「點鐵成金」,終生隱居山林,將一些藥物、礦物加熱、煅燒、蒸煮、冷卻,使其物態發生變化。最早的煉丹家之一葛洪曾說:「丹砂燒之成水銀,積變又返丹砂。」(《抱朴子·內篇·金丹》)「丹砂」是含汞的合金。他發現了固態礦物與液態汞之間的狀態變化。出於保密,煉丹家的許多著作很難讀懂。但是,加熱汞的過程是眾所周知的。明清之際王夫之(公元1619-1692年)說:「汞見火則飛,不知何往,而究歸於地。」(《張子正蒙注·太和篇》)這裡說的是,液態汞經加熱而變為氣態飛往空中,然後氣態汞又凝結為液態而掉落地面的過程。

在長期煮水泡茶的生活實踐中,人們對於水的沸騰現象有仔細的觀察記載。在水未沸騰時,無氣泡出現,稱為「盲眼」;水初開時水泡像「蟹眼」那麼大,然後像「魚眼」那麼大;最後水泡翻滾跳躍(蔡襄:《茶錄》上篇)。其實,古代人觀察到水隨溫度升高而遞次沸騰的現象。

沸騰是狀態變化的一種形式,蒸發則是這種變化的另一形式。明代庄元臣說:「置水於室,弗動弗易,久而水減寸焉。」(《叔苴子·內篇》卷一)這正是水在常溫常壓下的蒸發現象。古代人酷愛硯石,好硯石加上貴重硯匣,可謂文房四寶中珍品。因為好硯盒「復之以匣,數日墨色不幹。經夜,即其氣上下蒸濡,著於匣中,有如雨露」。「墨氣蒸,上騰其墨,乃著蓋上。久之,蓋上之墨復滴硯中」(陸遊:《老學庵筆記》卷八)。這樣,墨水經久不幹。這種現象是由於墨水的蒸發,以及在密閉容器(墨盒)中過飽和的蒸氣凝結成水的緣故。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