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光學 第一節 燈和鏡

在人類的早期,唯有太陽能給人帶來光與熱。天空中一個最大的發光體「日」和一個最近的反光體「月」就成為明亮的象徵,「明」字就是由它們二者構成的。原始社會時期,火的發明是最偉大的科學革命,它的意義不亞於近代的蒸汽機和本世紀的原子能。有了人工產生的火,才能有燈具的問世。最原始的燈大概就是燃燒著的一根樹枝或一束植物的根莖。但是它們的發光不穩定,燃燒速度太快。又經過一段歷史時期,人們才發現,燃燒松樹條是較好的燈,因為它含有較多的松脂。近年考古工作者在六盤山余脈發現了幾處新石器文化時期的窯,其中一個最大的窯洞壁上有50多處火苗狀燒土。經過分析研究與模擬實驗,證明這些壁上燒土就是古代人用燈的遺迹。其燈具很可能就是油松木條。在一個窯洞里同時點上50多支油松燈,其壯觀與明亮程度是可以想像的。這種松枝燈迄今還在少數偏僻農村中使用。

西周時期,像松枝燈一類的燈,被稱為「庭燎」。那時的民歌唱道:「夜為何這麼黑?夜還未盡天未亮。庭燎照得屋內亮堂堂。」 據古代人說,庭燎就是木質火炬;或者是用布條捆束的一把蘆葦,在蘆葦空心處灌以蜜蠟。後者,已是很進步的燈了。後來的「膏燭」、「蠟燭」等名詞大概源於此。先秦時期,出現了油燈,考古發掘出的各種燈具就是證明。據記載,秦始皇墓中的燈油是鯨魚膏。漢代巧匠丁緩發明了「常滿燈」。據說,這種燈具能自動添油。在河北滿城2號墓發掘的西漢「長信宮燈」,具有可裝卸的活動燈座、燈盤和燈罩。燈盤可以轉動,燈罩可以開合,從而可隨意調節燈光的亮度和照射方向(圖4-1)。可以說,人造光源在公元前2世紀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上述光源都是火光,是熱光源。中國古代人還發現了各種冷光:天然的各種冷光物質的發光; 山間樹叢中的磷光,俗名「鬼火」。螢火蟲在夜間的發光,被古代人所利用。將許多螢火蟲裝進薄紗製成的燈籠中,頗具「有火之用,無火之熱」的光源,在古代的筆記小說中描寫了窮苦學生髮奮讀書的許多故事,其中就講到他們無錢買油,聚螢蟲以為燈,徹夜攻讀而功名成就。

在鏡子的歷史上,最原始的一種鏡子當為池、沼、湖、泊中的水面。從原始社會起,美的觀念至少促使人們在河池旁對水尋影,梳妝打扮。自從陶器發明後,就有了水鏡,古書里寫為「水監」。只要在陶盆里裝上水,就成為一面相當好的反射鏡。青銅平面反射鏡在我國的出現可以追溯到齊家文化時期,即公元前3600年以前。考古發現了這個時期的兩面銅鏡。從殷商青銅盛世起,銅鏡在我國日益普遍。西周金文中有帶「金」字旁的「」字或「鑒」字,它表明這時期的鏡子是用金屬製成的。當時青銅平面鏡已成為詩人筆下的描寫對象。西周的民歌《柏舟》唱道:「我心不比青銅鏡,是好是歹都留影。」

值得提出的是,在殷墟五號墓中發掘出四面銅鏡。其中之一,鏡面微微凸起。在安陽侯家莊1005號墓中也發現了一面微凸的銅鏡。 可見,凸面鏡在我國也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我們知道,凸面鏡成像是正立的縮小的像,因此,小鏡面也可以照較大範圍內的物體,在實用上省料輕巧,便於攜帶。西周時期,凹面鏡普遍稱為「陽燧」(又稱火鏡),利用它可以對日取火。它在那時已成為生活用品之一。人們外出,身上必帶陽燧,如同今天攜帶火柴或打火機一樣時行。

除了青銅平面鏡、凸面鏡、凹面鏡之外,人們還發現了某些日常用品的光潔表面也可當做鏡子。西漢人發現光滑的金屬杯可以照出人像;北齊劉晝發現「鏡形如杯」,縱看人面長,橫看人面短;王充發現刀劍的彎月面可以當作陽燧使用。漢代人還發明了一種奇妙的青銅反射鏡,用它的鏡面對陽光照射,反射到牆面的光斑中卻出現了該鏡背面的紋飾和文字,古代人稱它為「透光鏡」。(見插頁圖4西漢透光鏡)該鏡傳播到日本後被稱為「魔鏡」,而近代西方人稱它為「不等曲率鏡」。

大約從殷商到西周時期,中國人已製造了玻璃。考古發掘出那時墓葬中的一些小型的隨葬玻璃器物。西漢劉勝墓中出土有玻璃盤和耳杯。但是,玻璃在中國古代並未得到充分發展,透明度差的琉璃以及色彩斑斕的料器卻得到充分的發展與應用。與此相關的是,有關透鏡及折射的知識在古代中國的記載也就較為罕見。雖然如此,聰明的古代中國人不僅以天然水晶製造了種種透鏡,而且還在世界上最早發明了冰透鏡,也就是用天然冰塊作成的透鏡。古代人還用這樣的透鏡在陽光下聚焦取火。冰透鏡在中國的出現比歐洲早十幾個世紀。

隨著西方眼鏡傳入中國,眼鏡業在中國興起。十七八世紀時,中國的一批光學儀器製造師製造了種種鏡子,如千里眼(望遠鏡)、察微鏡(顯微鏡)、萬花鏡(萬花筒)、瑞光鏡(探照燈)等等。

燈與鏡是光學實驗的物質基礎。它們的發展導致了中國古代光學的諸多成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