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聲學 第九節 音樂與語言機械

幾乎每個歷史朝代都有能工巧匠創製出各種機械,其中大多是力學或工程機械,它們裝有槓桿、曲柄、輪與輪軸、齒輪、傳動帶等設備。在這些機械中,有一些能按照設計程序產生某種特定的樂聲,其情形十分類似機械式八音盒。

據《西京雜記》載,漢高祖劉邦坐主咸陽宮後,曾令工匠與機械師鑄造銅人12枚,約高三尺,列在一桌旁。那些銅人的衣著穿戴如真人一般,琴築笙竽各執其一。桌下有二隻銅管,「其一管空,一管內有繩,大如指。使一人吹空管,一人扭繩,則眾樂皆作,與真樂不異焉」。這個記載也許暗示我們,吹管者是在製造氣流;扭繩者可能以繩索帶動槓桿、齒輪、或撥子一類驅動裝置或調節裝置,以使銅偶的雙手按既定設計程序動,從而彈動桌面上預先擺好的琴築,或讓氣流進入某銅偶所持的笙竽之中,因而產生了某種樂聲。這可能是最古老的八音盒,是以人力牽引機械而發聲的。

三國時,這種音樂機械得到發展。人們製造了以水力發動的、具有能歌能舞的木偶組裝在一起的機械,稱為「歌舞水機」或「水轉百戲」。其時,以造指南車聞名的馬鈞曾設計並製造了這種機械。他以水力發動一個大主輪,主輪軸的轉動可以控制各種簡單機械。通過後者又牽動各種活動木偶,使木女舞蹈,木男擊鼓吹笙,甚至於「木人跳丸擲劍,緣絙倒立,出入自走,百官行署,舂米鬥雞,變巧百端」(《三國志·杜夔傳》裴注)。馬鈞因此被稱為「巧思絕世」的機械師。

隋煬帝大業年間(公元605—618年),工程師黃袞、黃亘兄弟曾設計、製造更為壯觀的「水轉百戲」。其中的木偶可以表演72種歷史故事中的最精采場面,稱為「七十二勢」。「木人奏音聲,擊磬撞鐘,彈箏鼓瑟,皆得成曲。及為百戲,跳劍舞輪,升竿擲繩,皆如生無異」(《太平廣記·水飾圖經》)。隋煬帝帶領群臣觀看之後,連連稱讚,併當場命大學士杜寶撰寫《水飾圖經》。黃袞被敕封散騎侍郎,黃亘也官至朝散大夫。

歷史文化中歌舞水機的傳統一直延續至今。在今日的元宵燈會、中秋燈會等城鎮市民活動中,人們不難觀賞到水上芭蕾、荷花仙子、電動歌舞等大型的程式控制裝置節目。它們與歷史上唯一不同的是,動力與控制系統完全現代化了。

在各種各樣的發聲機械中,最有科學價值的是,唐代將作大匠楊務廉在科學史上第一次成功地人工合成了言語聲。他設計的機械,能發出簡單的「布施」二字聲。據載,「將作大匠楊務廉甚有巧思。嘗於沁州市內,刻木為僧,手持一碗,自能行乞。碗中錢滿,關鍵忽發,自然作聲雲『布施』。」(《朝野僉載》卷六)

這個機械木偶在鬧市區引人競相爭觀。為了讓其說一聲「布施」,觀者無不投錢其碗中。以致每日能盈數千銅錢。從記載看來,木偶的手臂當是一槓桿無疑,在其所持碗中錢滿後,重力下壓,於是槓桿帶動了別的機械發出「布施」的仿人聲。它究竟如何發聲,是機械的相互摩擦聲還是其他,由於歷史記載太簡單,只有讓讀者自己去想像、設計和猜測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