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聲學 第八節 聲響捕魚

利用聲響捕魚,有兩種含義:一是以人造聲響逼集魚群;一是利用魚群的活動或其本身發出的聲音,以某種器具探測它的方位和數量。古代人對這兩種方法都有發現和利用。

漢代人已發現,聲響會使魚類藏伏淵底。《淮南子·齊俗訓》說:「擊舟水中,鳥聞之而高翔,魚聞之而淵藏。」這樣敲擊船板,就能捕捉到更多的魚。

唐、宋兩代,鄱陽湖的漁民曾以敲鑼打鼓、或敲擊船尾橫木,捕撈魚群。後者又稱為「鳴桹〔lang狼〕」。捕撈時,集船數十艘或上百艘,眾漁民同時敲打。在這種「雜訊」干擾下,起初魚群結集,伏於水底,繼而失去平衡,翻仰水面。此時,以罩撈取,如同拾之平地。這種驚心動魄的捕撈場面,曾招惹不少文人為之賦詩作詞。唐代詩人皮日休在其「鳴桹」詩中寫道:

盡日平湖上,鳴桹仍動槳。丁丁入波心,澄澈和清響。鷺聽獨寂寞,魚驚昧來往。盡水無所逃,川中有鉤黨。(《全唐詩》卷六一一)

或許,古代漁業資源尚為豐富,他們並不知道這是滅絕魚種的作法,更未曾想過它會給後代留下多大的惡果。直到清代,沿海地區某些城鎮的漁民還以此種方法捕撈海中黃花魚。幾百艘漁船環繞海面,鳴桹巨響,歌聲四起,燈光攢星光,見者往往疑作海市。雖然,古代漁民發現了聲響對魚類及其活動的影響,但是,這種聲響捕魚法實在不可提倡。

從聲學意義而言,另一種聲響捕魚法更具有科學價值。這就是,古代中國人發明了以去節竹筒探聽水下魚群的方法。竹筒的功能類似現代的「聲吶」。將去節長竹筒,一直插入水底,以此可聽到水下魚群活動聲,判斷魚群出現的方位和數量。尤其是在黃花魚(又稱「石首魚」或「勒魚」)魚汛到來之時,聽聞情況會令人驚喜不已。

明代田汝成在其《西湖遊覽志余》卷二五中記載:

杭人最重江魚,魚首有白石二枚,又名石首魚。每歲孟夏,來自海洋,綿亘數月,其聲如雷,若有神物驅押之者。漁人以竹筒探水底,聞其聲,乃下網截流取之,有一網而舉千頭者。

明代王士性在《廣志繹》中也有類似記載。他言及寧波、溫州等地漁民以巨艦下海捕撈之情形。魚汛之時,「魚如山排列而至,皆有聲。漁師皆以篙筒下水聽之」。醫藥學家李時珍在其《本草綱目》中也有記載。

可見,以去節竹筒聽水下魚聲的發現,至晚始於明代,並一直被沿海漁民襲用至今。這是古代人在聲學技術上的一大創造。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